实现碳中和,企业采取了哪些新动作?



8. 实现“碳中和”,企业有哪些新动作?

 

过去一年,这个世界持续分裂,而“碳中和”可能是唯一全球互认的带有政治正确意味的热词。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7月20日,郑州大暴雨,一小时降雨量创下中国内地所有国家级气象站的单小时降雨量纪录。在12月的年刊里,我们回访了郑州的居民,看看这个城市是如何在灾难后恢复常态的。

其实整个7月,全球都困在异常天气里。7月14日起,暴雨侵袭欧洲西部,很快引发洪水,一些地区,电力和通信被切断,共有至少196人遇难。与此同时,美国俄勒冈州南部山火大规模爆发,伊朗西南部陷入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而根据国际灾害数据库的统计,2000年后,人类每年经历的极端天气灾难大多在300至400次之间,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为了避免灾害更多发生,减少人类行为对生态的破坏,各个国家都在制定自己的碳中和时间表。

中国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设置为2060年。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不再把可持续发展当作单纯的营销话术,而是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供应链和产品细节之中。

 

我们以运动鞋为例——从19世纪中叶、化工行业发展起来开始,鞋类产品其实就一直在尝试新材料。尤其是运动鞋,一定要用各种各样的塑料,不断提升舒适度和性能,以至于现在的运动鞋更像一个数码产品,根据MIT研究:一只运动鞋,平均会有65个组件,整个装配过程有超过360道工序。所以,对一双鞋来说,每一种材质上做到更新,这双鞋的绿色指数才能提升。

今年6月,阿迪达斯宣布和Allbirds合作推出一款跑鞋,FUTURECRAFT.FOOTPRINT。

 

两家公司宣称,普通运动鞋的排放水平在14-16公斤之间,而这双鞋只排放2.94公斤二氧化碳。

Allbirds可持续业务负责人跟我们介绍,为了降低碳排放水平,双方团队检查了运动鞋生产、运输、使用和回收每个环节,尽可能找到低碳解决方案。在他们看来,当真正想要降低碳排放,鞋上任何一个小小的部分都是格外重要的。

比如,这双高强度跑鞋,本来使用3D织造可以变得很轻,但研究了3D织造机的能耗之后,阿迪达斯和Allbirds认为传统的生产工艺更低碳,并进一步降低鞋面质量。最后,这双鞋鞋面由多块织物,用回收聚酯线缝合而成。

可见,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降低排放水平,公司们已经用尽浑身解数,在技术细节和营销上做出双重努力。这类商品未来会越来越多,我们作为消费者,其实可以逐渐建立起一个新的思考核心,就是从可持续的角度来做消费决策。

 

9. “双减”之后,中国教育有什么新变局?

 

前段时间,有几条刷屏的帖子,其中一条是《俞敏洪,我敬你是条汉子》,帖子的作者是对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直播农产品售卖、捐献课桌椅的行为表示赞许,他的行为之所以获赞,是因为透着一种“悲壮”。几乎同

一时间,包括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公司都公开表态,在2022年之前停止K9或K12学科教育。

应该说,这是对今年7月发布的《“双减”意见》的应激反应,全称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股价下跌,估值缩水,比例高达三分之二的裁员力度,资金断裂,被迫转型——2021年成了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终结之年。之前,这个疯狂生长了近20年的行业被资本圈一致看好,曾预计2030年规模达到3.5万亿元,现在,一切归零。

 

不过,被削减是教培产业,并不是中国教育,换言之,我们表面看到的是“减”,实际则是公立教育主体地位的全面回归和责任提升。

 

实际情况是,过去几年,由于资本过度渗透,课外补习体系几乎架空了公立教育。举例来说,培训课的老师大多是年轻人,男教师居多,公立学校以中老年教师居多,女教师更多——而在课程研发投入,薪资待遇等方面差异则更大,而在同样的规则下,现有的公立学校难以和培训机构全面比拼。

因此,治理培训机构是治标,问题根源依然在教育体系内部——比如教育资源如何均衡分配,教学效果该如何评估?考试方法能否兼顾公平和选拔?这些问题迟迟没有答案。教培行业,某种程度上消化了教育困境导致的焦虑情绪,那么他的消失,也不可能解决公立教育自身的问题。

——相反,教培行业被打压后,公立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了更迫切的问题。

具体来说,双减之后,公立学校教师就开始启动轮岗流动,落实课后教学的补充,接下来则是更为合理的评估体系,考试方法的全面改革,课程的更新,师资的培养,这些工作的落实,都意味着公立教育体系将面临巨大的调整。

很多人想不到,中国教育部第一个“减负令”是1955年发布的,他的名字是《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那年的高考报考人数是17.7万人,高校录取率为60%,而此前三年,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伤筋动骨的院系大调整。

可以看到,每个时代,中国教育其实一直在做艰难的探索。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