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新环境里,中国经济如何迈向2030年



此前我们讲过很多经济学家和产业文件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个预判: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体量能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是2035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前提。

但进入2022年,我们又听到了很多不踏实的消息。一会儿听说半导体巨头美光要裁撤上海的研发团队,一会儿又听说越南的出口数据超过深圳了。203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进度会被打乱吗?

我自己当下对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不过4月底,中国的产业研究学者宁南山刚好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讨论他对中国经济迈向2030年过程的一些推测,他总体还挺乐观的。我征求了他的同意,给你讲一讲他的判断逻辑。

首先,关于疫情。宁南山说,长远看疫情并没有从根本上伤及中国的产业升级。

2020-2021年中国两年平均经济增速是5.1%,比6%这个预期值是下降了1个百分点,但细看的话,被伤害最大的主要是航空、旅游、餐饮等等服务型的第三产业,而半导体、电子和新能源汽车这些关键的新兴产业还是一片火热。它们在市场化的行业当中,是受疫情影响最小的一批,也是就业最稳定的一批。

于是,在这个大方向上,有三个重要的变量,会影响中国从现在到2030年的发展:人口、产业和统一。

 

 

先讲讲人口。

人口是中国在长期里最大的基本面。另外,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中国人口看作是廉价劳动力而不是消费者。

所以,如果观念能够与时俱进,我们就有机会,让全球高消费能力人群的比例迅速从发达国家向中国集中。

但中国的总人口规模面临一个必然的变化:将会在2021-2030年之间会出现历史性的顶峰,这个历史性的人口顶峰指的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顶峰,以后会不断下降。

所以,中国需要做的是,想办法维持住人口稳定,或者让人口下降的曲线更平滑,而不是直线下跌。

所以在未来十年,中国一定会出台大量的政策来刺激生育,来延缓人口下滑的速度。

 

 

再看第二个变量,统一。

按照惯性,中国到2030年,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到那时,大陆三大经济圈+福建省的人均GDP会超过或者赶上台湾;要是半导体产业链再能够实现自主化,同时半导体芯片制造产能是2021年的2倍甚至3倍以上,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可能性,用更小的代价,也就是和平完成统一。

但事情不一定会按照理想状态演化,这几年台海最大的风险点,就是台湾会不会越过红线,触发大陆的武力统一进程。

所以,整个大陆和企业们需要为此做好预案,其中最直接的预案就是在产业链上。

尤其还需要考虑的是,会不会有外部强国干涉我们的统一进程。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可以把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当作一场仿真测试来观察。

在这场仿真压力测试里,我们能够看到的、最直观和最震撼的事件,当然就是西方国家联合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警示,我们需要提前构思反制的方案。

宁南山说,大陆的企业一向不太注意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以至于前几年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疫情爆发,以及俄乌冲突爆发的时候,往往措手不及,很多企业都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这类风险,应该现在就去评估和防范了。

 

 

再来看第三个变量,产业。

前面说了,中国的立国之本只能是高科技制造业。哪些高科技产业未来会给社会带来明显变化呢?宁南山认为最重要的有5个:

一个是半导体产业,全球的市场规模会直奔1万亿美元而去。

按照世界半导体产业协会SIA(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公布的数据,2021年的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已经5559亿美元。全世界又还在处于万物互联和智能化的大潮里,到2030年,翻个一倍不算过分。

宁南山判断说,到2030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将会出现30个营收百亿以上的大公司。这可不是空想,他还分了几个细分行业来做推算,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和封测、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等等。你可以在文末的原文链接里看到他的推算细节。

目前在国内,有10年以上经验的资深芯片设计师拿百万年薪已经很正常了,国内的一些芯片大厂给到应届硕士生的年薪也能够上到30万。像前程无忧这样的招聘网站,数据显示说,半导体行业在过去两年的招聘人才数量,年平均增速是10%,而薪酬的平均增速是20%-25%。

你看,基于这样的趋势,半导体行业会是未来十年中国最大的高薪岗位增量行业,每年都会为中国新增几万个工作岗位。到了2030年,这个行业的从业人数确定会超过100万人,如果说还有什么悬念的话,那也就是能不能超过200万了。

第二个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宁南山说,这个产业的变革关键不在电动化,而在于智能化。

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如果能够普及,那么,可以给中国释放出来几千万的卡车司机和滴滴司机,同时,国内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会从每年几万人大大降低下来。

第三个产业,云计算。

云计算产业未来十年的主市场是中国企业们的数字化转型,也就是帮企业们完成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转变,来提升效率。

在中国的公有云市场上,2021年份额最高的是阿里云,占42%;华为云排第二,占20.3%,腾讯云第三占到13.0%。这前三的格局到2030年估计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更值得看的是这几家的全球化力度。

第四个产业,医疗器械和制药业。

不过这个行业里的企业跟前面几个产业里的不一样,会在矛盾当中前行。因为一方面中国对医疗器械和医药有巨大的国产替代需求,另一方面老龄化又使得国家有动力抑制全社会医疗支出的增速,比如医保集采这种大规模压低行业产品价格的举措,就是出于这个考虑。

所以,中国的医疗器械和制药厂商应该在哪里谋取利润呢?应该是创新药的研发和海外市场的拓展。

宁南山说,国家医保集采,这两年确实是药企的黑天鹅。但从长远看,国家政策一定会倾向于敢于创新的企业,推动它们成为世界级公司。从这个角度看,今天的集采政策给行业带来的悲观情绪,反而是制造了一个投资空间。

第五个产业,航空航天。

中国自己的大飞机公司商飞公司已经在投产了。如果疫情的影响能够在未来一两年消退,按照现在公布的市场订单推算,商飞公司到2030年能够向市场交付500-1000架支线客机和大飞机,到那时,商飞将会成为全球三强,跟波音、空客并肩。

这之外呢,中国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也透露过说,2030年之前,中国将在月球南极建设一个科研站基本型。后期还要在月球上盖房子、打砖、3D打印、开采矿物。

另外,到了2030年,中国还要开展火星取样返回,探测小行星和木星系。探测小行星,是为了锤炼航天技术的精细化发展。而探测木星系,是锤炼更远距离的测控技术,更长寿命的探测器技术,和更新的新能源利用技术。

这些在外太空练出来的功夫,又能够赋能中国本土的高科技产业。

所以,宁南山的结论是,只要我们保持国家的组织能力,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闯过未来十年,就是民族复兴+发达国家+国家统一。

==

这是产业研究者宁南山在2022年的大环境里,对中国未来八九年的发展预判,希望给你提供参考。

另外,在中国全力抗疫、坚持动态清零的今天,宁南山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思考,可能也能帮我们理解,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不可能接受,让新冠病毒来自由决定人口的下降速度。

宁南山近期还有一篇文章也很有意思。最近市场不是有一种担心是,越南正在抢走中国制造业么。宁南山对这个问题也有他的测算和讨论。

我也想跟你分享一下。

再见。

 

 

参考文献:

对2030年中国的一些预测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公司敞开聊,股票别瞎买。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