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周报将为你介绍世界主要智库最近出台的三篇报告:
第一篇,德国智库称美国公众越来越反对美国搞海外军事干预、充当“世界警察”;第二篇,美国智库建议欧盟更加充分地运用贸易影响力,从而强化自己的国际地位;第三篇,英国智库分析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近期事件中的成果与风险。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篇。德国艾伯特基金会1月7日发布报告,题目是《美国海外冒险主义的终结》。报告开篇就说,拜登政府执政一年以来,大多数国家都接受了两个现实:
第一,尽管拜登宣称“美国回来了”,但美国没有真的回来,不会回到特朗普之前的时代。
第二,不论美国是否继续在海外驻军,美国的战斗意志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说实在的,这种判断下得是比较猛的。
那为什么下这种判断呢?报告说,特朗普就是主张减少美国的海外军事干预的,而且他并不是像有些盟国希望的那样只是一个反常现象。实际上美国选民越来越反对美国继续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许多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公众明显反对美国的冒险主义外交政策,认为应该优先考虑国内问题。
报告这里引用了一家机构的民调结果,说大多数美国人(不管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都认为,最好通过“关注国内需求和美国民主的健康,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海外干预”来实现和维持和平。当然,报告说也有不少人支持美国继续增加国防开支,但他们是少数,希望减少国防开支的美国人是希望增加国防开支的人的两倍。在美国的年轻人当中这点尤其明显。
另外,报告说美国民众对海外军事行动也越来越持怀疑态度。在2020年的一项民调中,只有大约20%的美国民众支持美国在海外搞人道主义干预军事行动,大多数人认为应该保持军事克制或依赖国际组织,或者根本不干预。报告还举了个例子,说美国和塔利班谈判达成的多哈协议得到了美国国内所有政治派别的支持,2020年民调显示只有8.2%的人反对这项协议。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美国要开始重新转向“孤立主义”了呢?报告认为不是。它说,事实上,美国公众对国际参与的支持还在增长,56%的美国人希望增加与世界的外交接触,只有23%的人赞成减少。但与过去不同的是,美国人越来越不认为战争是一种国际参与的方式,现在近60%的人都认为应该直接与对手对话,避免军事对抗。
报告认为,这说明美国人开始渴望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什么是正常的国家呢?那就是和外界打交道是用贸易和外交途径,而不是军事,军事只是为了保护国土而不是维持世界治安。这种观点在美国年轻人中尤其普遍。
报告的结论是,美国国内这种观念的转变近期内很难逆转,随着年轻一代美国人逐渐成长、掌权,美国的外交政策可能会进一步远离军国主义和全球霸权。在未来几年里,关于如何定义美国在全球的关键利益这个问题,可能在美国国内引发激烈争论。美国在中东等战略要地的军事存在可能不会很快减少,但美国战斗意志的丧失已经越来越明显。
报告的落脚点当然是在欧洲,说欧洲要认真对待这一趋势,不再把美国的军事支持看成理所当然。
客观地看,这篇报告的分析缺了重要的一块,那就是美国在印太方向的军事存在。所以这种缺失肯定会影响它的结论。不过这篇报告也是一家之言,值得我们参考。
好,我们接着看第二篇。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1月4日发布报告,题目是《欧盟应战略性地使用其贸易力量》。什么意思呢?
报告说,当前欧盟外交政策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应对夹在中美之间的困境;二是如何在周边发挥领导作用。欧盟的应对就是提升战略自主。而报告认为,要实现战略自主这个目标,欧盟需要战略性地利用其贸易力量。
报告说,贸易是欧盟的重要优势和杠杆。欧盟现有的贸易协定达到50个,比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欧盟有27个国家和4.5亿消费者,内部市场发展得很好,任何与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就可以进入这样一个统一的市场。这就使欧盟拥有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谈判资本。
但是,报告说欧盟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庞大的贸易协定网络。那应该怎么充分利用呢?报告建议,欧盟还要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一些贸易协定。这里它专门提到了欧盟和智利的贸易谈判,说这项谈判应该尽快落实,为什么呢?因为智利的锂和钴的产量不少,这有助于欧盟实现电动汽车所需材料来源的多样化,从而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我这里插一句,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锂、钴这类新能源所需矿产的供应链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政治议题了,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另外报告还建议欧盟要加入《全面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而且还要说服美国也加入。(说实话报告这里的想象力有点过强)如果欧盟能在这些方向发力,那么欧盟在全球贸易规则中的影响也将更加牢固,可以更好地影响欧盟的贸易合作伙伴,可以在中美之间有效实现战略自主。
不过报告也提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障碍:
第一是保护主义抬头。报告说,欧盟以前在自由贸易问题上是非常积极、非常正面的,但现在欧盟部分成员国的保护主义倾向正在加强,导致一些贸易协定无法达成,而且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了贸易防御措施,包括报复性关税,反胁迫法规,等等。
第二个障碍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陷入僵局。报告认为,近期中欧投资协定不大可能回到议程上,这对欧盟的影响力增长也是一个限制,只能由时间来解决。
好,我们最后看一下第三篇。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RUSI)1月10日发布报告,题目是《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骚乱的反应:风险与收益》。
你肯定知道,这次哈萨克斯坦国内的骚乱闹得比较凶,俄罗斯率领集安组织进入哈萨克斯坦实施维和行动,帮助恢复了哈国内秩序。西方对这次哈萨克斯坦的局势和俄罗斯的行动评论非常多,RUSI这篇报告是其中相对客观、相对平衡的一篇。
这篇报告的主要意思有两层:
第一层,认为俄罗斯总体上成功。报告说,俄罗斯之所以决定进行干预,主要是担心哈萨克斯坦骚乱最终危及政权,并且导致整个中亚地区的动荡。但俄罗斯这次也非常谨慎,将行动界定为“反恐行动”,宣称其目的是保护平民和关键基础设施。报告说,这样一种防御性姿态使得俄罗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被动卷入进一步暴力的风险,同时又能帮助哈萨克斯坦稳住局势。这对俄罗斯将是一个轻松的胜利,同时提高俄罗斯作为可靠盟友的形象。
第二层,主要风险在于哈萨克斯坦国内局势升级。报告说,如果未来哈国内继续爆发冲突,甚至一些地方出现冲突升级,那俄罗斯将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要么继续留下帮助维持秩序,这也意味着开始拿自己的声誉和形象在赌了,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要么撤出维和部队,但如果这样的话可能会损害俄罗斯作为邻国安全担保人的地位,并且相当于向中亚国家表明不能再依赖莫斯科提供保护。用报告的话来说,这会给美国和其他大国增加在中亚的影响力提供机会。
那报告这种逻辑是不是正确,可能还需要由哈萨克斯坦局势的下一步发展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