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腾讯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的业绩报告,营收1355亿,几乎跟去年持平;而净利润255亿,同比下滑了23%。但这其实不是惊骇的事,因为腾讯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了。
这份一季报里还有两个有意思的信息点:
一个是,腾讯的三大收入板块增值服务、网络广告和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这三块里,只有第三块,也就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仍然在显著增长,同比涨了10%,这个板块的名字有点复杂,你可以简单理解成,腾讯只有金融和ToB业务的收入在保持增长。
另一个信息点是,腾讯一贯以来的旗舰型业务——游戏,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超过了本土市场。在2022年一季度,腾讯游戏本土收入同比下降了1%,海外收入增长了4%。
看起来,腾讯似乎正在把自己的支柱性业务,从消费互联网切换到产业互联网。
那这个推断正确吗?我反而想请你先放一放这份一季报,去翻一翻腾讯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年报,在里面找找答案。
我们说过,腾讯作为一家国民级公司,它每年的年报都值得我们读一读,去看一看它过去一年发展得怎么样,它怎么理解自己和市场。
我们在《商业参考》的第一季也读过腾讯的2020年年报。当时我们发现,腾讯在接下来一年里,最关心的事情有四件。哪四件事呢?
第一,游戏业务,怎么去处理外部变化给它带来的压力。
2021年初,腾讯自我剖析的时候,它感受到的外部压力主要是其它游戏厂商的崛起,像《原神》这样的公司给它带来的竞争压力。而到了2021年下半年,你肯定有印象,它又多了一项社会和政策压力:社会要求它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第二,去年的腾讯很关心,它的投资布局这么深、这么广,会不会使得它和自己的被投公司们捆绑得太紧,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关于这件事腾讯在过去一年做了什么呢?它最知名的一个动作,就是把自己持有的京东股权,当作股息派发给自己的投资者们了,从而使自己的持股比例从17%降低到了2.3%。
第三,一年前的腾讯对自己的金融业务极尽克制,把重心放在合规和完善自己的社会责任。
第四,当时的腾讯在企业服务端没有太提市场扩张,而是更侧重去堆技术。
我们来看一看一年后的腾讯变化。
首先,几个关键的业绩数字。
在前一年也就是2020年,腾讯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4820亿和1600多亿元人民币。
而到了2021年,腾讯受到大环境和港股本身的影响,它的市值从接近6万亿港元跌到了3万多亿,但它的收入和利润仍然在增长。收入560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在2248亿。
跟去年一样,腾讯的收入也还是没有京东和阿里高。阿里的财务年度确认方式比较特殊,我们先不看它,我们来看京东,京东的年收入都已经冲到9516亿了。但京东因为是重资产运营,运营成本很高,它的全年净利润是134亿元,相比之下还是腾讯赚钱赚得多。
那么腾讯这5601亿的收入是怎么构成的呢?
腾讯的习惯是,拆成三大块来评估:
占比最大的那块是增值服务,也就是游戏、视频号直播、腾讯视频这类数字内容的收费收入。整个增值服务的收入是2900多亿,在腾讯的总收入里面占比最大,达到52%。这2900多亿当中,游戏业务又占了1743亿,在整个集团的总收入里面占比达到了31%。
排名第二的收入板块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像微信支付、腾讯会议、腾讯云、企业微信、腾讯文档等等,都在这一块里面,收入达到了1720多亿,占比31%。也就是说整个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加起来,跟游戏业务将将打平。
占比最小的第三块收入板块是网络广告,也就是你在微信、腾讯新闻和腾讯视频这些地方看到的广告。这块的收入880多亿,占比16%。
腾讯说,网络广告业务在2021年三四季度不太景气,因为经济和监管环境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大市场上,教育和房地产行业受到了严格的管制,比如工信部在整治App的开屏弹窗广告,这些也都让它整体的广告收入先放缓、后减少。
前面说到这些收入和利润数字,要是拿来跟我们开篇说的四件大事做个比较的话,有两个重点细节值得你留意:
第一,增值服务里的游戏仍然是腾讯最大的支柱业务,它一个业务的收入就占了集团总收入的31%,比另外两大板块的收入都要高。
我们开篇说过,腾讯在上一年非常关心怎么处理游戏业务的外部压力,尤其是社会和监管在去年都要求游戏厂商们放过未成年人,别让青少年在游戏里乱花时间、乱花钱了。所以腾讯游戏的收入数字一出来,它不免要担心社会的质疑:你忙了一年,结果游戏业务的收入还在增长,在总收入里的占比跟去年还是差不多,你到底有没有诚意在关心青少年?
这种质疑要是形成气候,那腾讯可受不了。但要是为此减少游戏收入,腾讯也受不了。
怎么办呢?腾讯想出了一个办法: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它每次发财报的时候,都把本土游戏收入和国际游戏收入分别披露出来,言下之意是告诉国内的民众:我的游戏收入仍然在增长,是因为在国际市场赚钱速度跟上来了,不是在偷偷诱惑你们家孩子,你们家孩子我保护得很好,我这儿还列有保护青少年的数字。
所以,腾讯在年报里说,游戏业务的1743亿收入里,本土占1288亿,海外占455亿。本土收入虽然总量多,那是因为它历年来基数大,增速已经降下来了,年增速只有6%。而它在海外市场的游戏收入正在高增长,年增速能到31%。就差印上「中国家长请放心」了。
第二,仍然跟我们开篇说的有关系。我们前面说,腾讯去年对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的规划是比较克制的,金融科技要去做合规性,企业服务要去堆技术含量,都不要去忙创收。但实际上2021年这一年跑下来,腾讯的三块业务里,恰恰是只有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这一块的收入占比是在扩大的,从上一年的27%涨到了31%,这个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收入板块开始展现出潜力,要给整个集团的收入当支柱了。
与此同时,腾讯的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这两块收入,占比都在下降。
这两个细节我们再总结一下,就是:游戏收入仍然是腾讯的命脉型收入,但这笔钱尽量到海外去挣;同时,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可能会逐渐承担更多。
这个变化跟腾讯的董事局主席马化腾的话是能够对应上的。马化腾在主席报告里说,2021年,腾讯有三个业务取得了战略级进展:
一个是普及企业软件和效率办公工具;
一个是增加视频号的内容创作和观看量;
一个是拓展国际市场的游戏业务。
也就是说,在国内市场上,要么去做企业互联网业务,要么去做消费互联网业务里的视频号,国内游戏市场不再是重点了。至于游戏,也要用力,但是把力气用到海外市场去。
为什么马化腾给腾讯选择了这么三个战略侧重呢?这也很好理解,腾讯在国内经营了这么多年,市场的拓展已经接近极值了。拿它的拳头产品微信来说,微信和它的国际版WeChat,在2021年底,合并月活用户已经达到了12.68亿,比起3个月前只增加了不到400万。中国14亿人里,14岁以下的还有2.5亿,65岁以上的还有1.9亿,腾讯不可能全都吃光。
另外,整个2021年,腾讯在国内消费互联网市场的关注点也不是全面扩张,而是怎么去适应新的社会和监管环境。而这个适应过程也是需要成本的,所以腾讯说,估计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全面消化掉未成年人防沉迷措施对它的业绩带来的影响。
马化腾还有句话说:
我们相信,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在结构性地迈向更健康的模式,回归以用户价值、科技创新及社会责任为中心的本源。我们正在积极适应新环境,降本增效,聚焦重点战略领域,争取长期可持续增长。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企业办公、视频号和游戏出海,是腾讯认为的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三个方向。
好,这是我们站在市场看腾讯,划出来的几个重点:
首先,腾讯2021年的收入在5600多亿,净利润在2248亿。收入和净利润仍然在千亿级,仍然都在增长。
其次,腾讯认为,在新的环境下,自己找到了长期可持续的战略方向:企业办公、视频号和游戏出海。
站在市场看完腾讯,下一讲我们反过来,跟着腾讯看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