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方法



最近,全国部分城市,终于陆续告别高温。今年夏天热到什么程度?早在7月3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就宣布,当天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全球平均17.01℃。这是算上海洋、极地,以及全球所有的地方之后的平均值。

既然问题摆在这,肯定得想办法。尤其是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有庞大的建筑群,假如绿化不够,就会积聚热量,导致温度进一步升高。这个现象,叫热岛效应。

其实,过去几十年里,全世界的很多城市,都在想办法缓解热岛效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历史上那些,确认有效的做法。这能帮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在对抗热岛效应方面,最有经验的城市之一,是美国的芝加哥。因为他们早年曾经吃过热岛效应的大亏。1995年,高温天气袭击芝加哥。五天时间里,739人死于高温相关疾病。其中很多是居住在市中心的老年人。一来他们舍不得开空调。二来因为当年芝加哥治安太差,他们晚上睡觉也不敢开窗。结果就酿成了惨剧。

之后,芝加哥就开始在降温上下功夫。他们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搞绿化。但是,芝加哥市区没什么多余的土地,怎么办?当时,有人就设计了一个绿色屋顶计划。也就是,在房顶种植物,把房顶变成公园。比如,芝加哥的标志性景点千禧公园,就整体建在车站和停车场的屋顶上。今天,芝加哥已经建成了509个绿色屋顶,据说为整个城区,平均降温2.8℃。

第二,建立集中供冷系统。就类似于咱们国内的集中供暖。原理类似于,为城区建立一个超大号的水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就是利用水给物体降温,很多专业级的电脑会用到这个技术。而芝加哥做的,就是把这个系统,放大到整个城市。他们在市中心建了5座制冷站,为全市115座大楼降温。每个制冷站,能容纳23000吨水。这些制冷站会在半夜的用电低谷期集中运转,把水温降到接近0℃。白天再通过管路,输送到周边的大楼。这套系统,比每座写字楼分别制冷,要更省电。

第三,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来缓解热岛效应。比如,芝加哥城区的房屋屋顶和地砖,大部分以灰白色为主,这是为了尽量少吸收热量。同时,通过改变建筑颜色来缓解热岛效应,也正在成为城市的主攻方向。毕竟,换个颜色,可比建空调成本低多了。前不久,普渡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开发了一款超级白漆,据说能反射98%的光线。

好,这是芝加哥缓解热岛效应的做法。在对抗高温方面,还有一个城市很有经验,这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温度常年在32℃以上。除了采取与芝加哥类似的降温措施,新加坡还建立了一套动态模拟系统。简单说,就是为整个城市,建立一个数字孪生体,一比一地模拟出整个新加坡。这么一来,研究人员就可以在这个数字城市里,模拟高温可能带来的冲击。从而实现见招拆招。比如,这周末高温,但正好市区有演唱会。数字城市可以提前模拟出演唱会遭遇高温时,可能发生的状况。相关方面就可以为此做好预案。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