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

肾亏:可归于精神障碍?吃腰子可能会导致重金属超标?

腰子是肾脏的俗称,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吃腰子补肾,源于 2 个基本出发点:一是认为肾脏主导了繁殖与性能力;二是认为吃啥补啥。

 

肾亏是一种文化癔症

肾亏,有时候也被称为肾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说法。人到中年,总会被扣上一顶肾亏的帽子。一般认为,肾亏的主要症状是和性能力减退有关,此外还有耳鸣、疲乏、腹泻等等。

但如果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讨论,肾脏的主要功能其实是排泄。像尿素、肌酐、尿酸这些新陈代谢后的多余物质,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此外,肾小管还可以重新吸收水份和钾、钠等物质,调节体液的电解质平衡。

而且,肾脏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内分泌。比如,分泌血管紧张素原酶、前列腺素、缓激肽,用来调节体内血液流动。

不论是人,还是猪牛羊,凡是哺乳类动物,肾脏功能都是高度类似的。如果“吃啥补啥”的逻辑真的成立,那么吃肾脏带来的效果应该是增强排泄能力,而不是增强性能力。

那么,男性的性能力又和什么相关呢?

性能力如果出问题,主要是勃起障碍、射精障碍、性欲减退。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心理因素,比如说压力过大、焦虑,或者因为此前对性活动的不正确引导而造成了恐惧。此外,还可能是血管病变、性激素分泌有问题、神经传导出了问题等等。而肾脏和这些功能几乎没有关系。

所以,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中,确实有一种疾病叫做“肾亏”(shen-k’uei),但是被归在了心理障碍这个大分支下。

它实际上说的是一种在东亚和南亚广泛存在的文化恐慌,其中男性患者会报告他们患有早泄和阳痿,并相信在排尿时会排出精液,并由此会带来疲惫、虚弱、焦虑的这么一种疑病。

这种病,在印度被称为达特(Dhat),在东南亚、斯里兰卡也有它独特的名称。比如在印尼被称为 koro,也被翻译成“缩阳症”,也就是阳具萎缩的意思,而在中国被称为肾亏。

而另一个国际医学界广泛认可的疾病分类,也就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也收录过肾亏这种疾病,是归在文化特异性综合征里的。

这类疾病的具体定义是:身体器官和功能没有可测量的生理变化和结构改变,仅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才能见到,而在其他文化中无法见到,通常也只被特定文化里的民间医学认知和治疗。

这类疾病大约有几十种:

中国文化里的有 3 种——肾亏、神经衰弱,和走火入魔。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是“横冲直撞”(running amok)。韩国是“火病”(hwabyeong)和失去自我(Sinbyeong),指的是遭到不公待遇后的愤怒和抑郁。而在北美印第安人那里,是鬼病(Ghost sickness),指的是体虚。在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埃塞俄比亚,是“鬼眼”,指的是被恶魔之眼看了以后损害了健康。在日本是“TKS”,说的是人际关系紊乱导致的恐惧状态。一共好几十种,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总之,大致看下来,这类文化特异性综合征的发病率对处于那个文化中的个体来说,一生中大约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的发病率,还是挺高的。

所以你看,肾亏并不是科学解释不了,于是便臆想出来一个牵强的理由。实际上,在世界各地,此类文化癔症广泛存在,天下没有新鲜事。

 

为什么“文化特异性综合征”不再被提及?

对这类疾病的广泛研究,是从 1970 年代开始的。在最初的十几年里,发现的例子主要集中在亚洲,被系统地总结在了八十年代版本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带有浓重的东方文化指向性。

不过,后来随着政治正确、反种族歧视和反文化歧视的势头越来越占据主流价值观,不论是在《国际疾病分类》里,还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都在逐渐淡化“文化特异性综合征”这个概念。

在临床上,也没有什么医生敢下诊断说这位患者得的是“文化特异性综合征”,取而代之的处理方法就是按标准、科学的模式做检测。如果检测不出器质性疾病,那就在心理问题上找原因。

从前,一度被扣上“文化特异性综合征”帽子的疾病,现在都被归在一些传统病症里了。比如抑郁、焦虑、强迫症、精神分裂等等。

当然,本身处于特定文化中的清醒人也能意识到,这只不过是因为西方价值观对自己在“文化歧视”上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才导致文化特异性综合征只火热了十几年,然后逐渐凉了下来。这并不代表在这些特定文化中的人,没有广泛的受到不是疾病的病的困扰。

而且,由此滋生出来的祖传秘方、灵药仙丹、虚假保健品对人的危害,比文化特异性综合征还要大。

 

吃腰子可能会导致重金属超标

而随着科学研究的继续深入,我们会发现,肾亏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和性功能密切相关的雄性激素——睾酮,虽然 95% 以上都是在睾丸里产生,可还是有大约 5% 由肾上腺分泌。

虽然肾上腺不属于肾脏,但由于它位于肾的上方,被肾筋膜和脂肪组织包裹,而人们炒腰花的时候,可能并不会特地去掉这部分,所以还是有可能一起烹调的。

但由于烹调的温度足以破坏全部的睾酮,所以就算把那 5% 遗漏在肾上腺里的睾酮算进来,也依然是无济于事的。于是,吃腰子补不了肾亏,肾亏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类障碍。

这类疾病的延缓,需要先认识到“肾藏精”“肾主津液”“肾司二阴”“肾主骨”“肾生智”“肾开窍于耳”等云山雾罩的词汇,只是一种文学描述,而不是现代医学里的疾病,它们都是缺乏科学证据的。

并且你可能不知道,吃腰花非但无法补肾,甚至还会导致肾的损伤。这是因为动物性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这个问题在 2010 年之前几乎没人重视,那时候食品安全行业对重金属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水体中的重金属、土壤中的重金属、植物中的重金属。很少有人关注到,动物性食品其实也在受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在肉中存留的相对较少,但大都会积累在肝脏和肾脏里。所以,哪怕猪吃的喝的东西都重金属超标了,但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猪肉还是符合标准的,而猪肝和猪腰子就已经严重超标了。

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元素——铅、汞、镉。

其中,铅污染主要来自饲料。摄入量少的时候,会对神经末梢产生危害,影响运动和感觉;量大了以后会影响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

汞主要来自于饲料和水,被摄入后,会在体内形成甲基汞,积累在脑组织和肝肾里。

镉对肾脏的影响就更全面和直接了,它被吸收后,会形成镉蛋白,阻碍骨骼的形成、降低精子活力、造成精子异常。

所以,如果吃了重金属超标的腰花,不但不能补肾,反而伤肾。

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规律。猪饲养中出现的重金属污染,其实是有地域性的。不合格的猪肉和猪内脏,主要在矿山和重工业、重污染的地区被集中检出,因为那里的土壤和水体里本身就含有较高的重金属。

所以,虽然吃腰子有可能伤肾,但真正重金属超标的腰子其实并不多,大城市的超市里,猪腰子大都是合格的,我们把它当作一种风味独特的正规食材就可以。

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除了肾亏,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文化特异性主导的症状呢?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