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真会“断崖式变丑”吗?



咱们从一个最近几年很火的研究说起,这就是,断崖式衰老。也就是,你觉得自己在某个时刻,突然熬不了大夜,喝不了大酒,爬不了大楼,感觉自己突然变老了。

这个词最开始火起来,是因为2022年的《自然》杂志上,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团队发表过一项研究,说的是,人的衰老不是突然之间发生的,而是集中在三个时间点。分别是34岁、60岁和78岁。这就是所谓的,断崖式衰老。当时就有人说,这就是35岁中年危机的证据啊。你34岁刚刚经历了一次断崖式衰老,35岁能不危机吗?

最近,这个方向有了更具体的发现。就在上个月,2023年7月,中科院和温州医科大学,联合发表了一项研究。这回不是针对所有人,而是只针对女性,而且是中国女性。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个更精准的衰老时钟。注意,重点来了。中国女性,有两个断崖式衰老的时间点,分别是,30岁和50岁。

好,两个研究说完。估计你要是正好处在其中某个时间点,不管是中科院团队说的30岁、50岁,还是斯坦福大学团队说的34岁,60岁,但凡卡在这个时间点上,你是不是多少觉得心里有点慌?

别着急,关于前面这些研究,咱们得知道三件事。

首先,研究人员说的衰老,指的是生物指标层面的变化。也就是,你体内有很多跟年龄相关的化合物,比如蛋白质,而所谓的断崖式衰老,只是这些化合物在含量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就好比做菜,只是调味料变了,不代表这道菜就不好吃了。放在人身上,这个化合物的断崖式变化,不代表这个人的能力和精力一定会断崖式下降。

说白了,科学家眼里的老,跟咱们平时说的老,不完全是一回事。

其次,关于断崖式衰老的研究,正在走上正轨。注意,走上正轨,潜台词是,以前不完全在正轨上。比如,最早提出34岁断崖式衰老的那个团队,他们早年一直在研究换血技术。也就是,通过给生物注射年轻的血液,从而减缓衰老。一开始是研究小鼠,后来直接开始研究人。确实取得了一点效果。但是,这个实验争议很大。一来是道德争议,毕竟,换血这个事,多少显得有点不人道。二来是技术争议,要知道,人的血液里有数以万计的化合物,你这么笼统粗暴地直接换血,很难得出更精细的结论。

而现在,相关的研究,正在走上正轨。比如,就在2023年8月16日,《自然》《自然·衰老》《自然·通讯》都发表了论文,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一个东西,叫血小板第4因子,简称PF4,说它能够有效减缓衰老。你看,课题更聚焦了。这就意味着,后续可以针对这个因子,再做进一步研究。

最后,关于断崖式衰老,还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断崖式衰老,并不是全面衰老。比如,34岁、60岁、78岁这三次衰老中,只有60岁和78岁的衰老,会更多地体现在精力和健康水平上。那么,34岁那次衰老,不体现在健康上,体现在什么上呢?这就要说到,那个坏消息了。34岁的断崖式衰老,主要体现在,颜值上。

换句话说,所谓的34岁断崖式衰老,并不是断崖式变弱,而是,断崖式变丑。至少,你的颜值将遭遇一次不小的挑战。

这是因为,人在34岁的时候,体内有一类蛋白质,叫细胞外基质,简称ECM,会大量减少。而细胞外基质里,就包含跟颜值关系最密切的,胶原蛋白。也就是那个让人看起来紧致、饱满,有点婴儿肥的东西。在整形医学界,一直有个说法,叫34岁以前看皮相,34岁以后看骨相。说的就是,34岁之前,人有胶原蛋白撑着,好不好看,全体现在皮肉上。但34岁以后,胶原蛋白流失,脸部肌肉塌陷,部分皮肤松弛。这时,人露出的就是骨相。在整形医生眼里,但凡34岁以后特别漂亮的明星,基本都属于骨相美。

再加上,人脸的皮肤很薄,比如额头的皮肤厚度,大概是2.9毫米。什么概念?后背的皮肤厚度,是5.9毫米。没错,我们最在乎保养的脸部,恰恰是浑身上下最脆弱,皮肤最薄的地方。这就意味着,胶原蛋白流失,放在别的地方还好说,因为皮厚,看着不那么明显。唯独脸上,皮肤最薄,一眼就能看出来。

那么,怎么应对这个断崖式变丑呢?常规做法估计你都知道。比如,保持运动、多吃健康食品、保持心情愉快。这些咱们就不多说了。在这里,说两个我最近看到的,关于对抗衰老的新研究。

第一个研究,发表在《国际化妆品科学杂志》上,说的是,上班越累,人看起来越老。没错,就是所谓的,累丑。大概过程是,给100多名女性拍照,周五上班前拍一张,下班后拍一张。结果发现,上完一天班之后,人看起来明显变老了一点。

同时,这个实验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结论。你的工作事项越复杂,就越显老。也就是,同样是忙了一天,你要是只做一件事,就不那么显老。你要是得同时处理好多事,就容易显老。说白了,不怕工作难,就怕操心。

由此,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注意,重点来了。怎么对付上班带来的累丑?你需要尽量减少并行的任务数。比如,有十件事等着你做。你就应该先把那个最简单,耗时最短的事做了。先把任务数量减少。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电脑,那些等待完成的任务,即使不占用你手头的时间,它也在占用后台内存。对这些任务,能及时清空就及时清空。这就跟欠钱一样,你欠一个人100块,跟你同时欠100个人每人1块,哪个更让人费神?肯定是后者啊。

因此,不管你是做什么职业,工作的时候,第一优先级应该是,先减少任务数量。

第二个发现,来自上个月刚刚上市的一本新书,叫《生命力》。这是一本文集,汇集了最近几年的很多热门研究。我觉得最受启发的,倒不是这些研究本身。而是书里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你不要试图杀死任何,连进化都不能杀死的东西。

什么意思?比如,睡眠。你看,我们都知道,人在睡觉的时候,无法移动,无法战斗,万一遇上天敌肯定凶多吉少。但是,即使睡眠这么不划算,经历了千百万年之后,它依然存在,依然没有被进化淘汰掉。但是,现在却有人提各种各样的睡眠法,比如达·芬奇提出的,每小时睡15到20分钟。再比如,有人告诉你每天只需要睡两三个小时。

试问一句,进化都淘汰不了的东西,能这么三言两语被你淘汰了?它大概率上,伴随着巨大的代价。这就是前面说的,连进化都对抗不了东西,咱就别跟它拧着干了。比如,睡眠、饮食,在这些最起码的常识性问题上,咱们就尊重常识。该吃吃,该睡睡吧。

最后,借用《生命力》这本书里的一句话。说的是,当你面对一堆关于健康的新说法时,得有点当CEO的架势。也就是,像CEO一样,亲自去做最后的一轮面试。别错过适合你的,也别采纳不适合你的。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