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

《马一峰 能源前沿报告》18 中石化、bp集团:传统石油公司如何进军新能源?

在上一个模块,我们讲了能源技术的重要变化,接下来我会聚焦能源企业,也就是具体玩家的新动作。我经常说,能源转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能源企业的转型。关注能源企业怎么应对变化,非常重要。考虑到传统石油企业体量比较大,面临的矛盾相对突出,我就从石油企业的转型讲起。

这一讲,我带你关注的两家石油企业,一家是中石化,另一家是英国石油企业bp集团。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两家企业呢?

首要的原因,当然是这两家石油企业都在新能源领域布局非常深入,甚至走在了很多新能源企业的前面,是石油企业转型中的典型代表。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同国家的石油企业转型,在战略和具体路径上肯定有所差异。通过关注中外两家企业,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石油企业的转型之道,看清总体趋势。

我先来和你说说这两家企业的背景信息。你可能听说了,中石化宣称,要建成“中国第一氢能企业”。你很难再叫它“石油企业”了。中石化还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站方面业务。2021年11月,它启动的一个光伏制绿氢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

你看,中石化不仅要转身,还要做氢能的龙头,雄心很大。而bp集团呢,也是野心勃勃。

2022年,bp宣布,到2030年,光伏和风电的装机量要达到50吉瓦,这个规模差不多相当于两个三峡水电站。同时,石油、天然气的产量要降低。降多少呢?2030年的油气产量要比2019年降低40%。提出这么大的目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都是非常激进的。

你可能知道,石油企业的体量是很大的,要转型新能源,犹如大象转身,挑战很大。那中石化和bp集团这两头“大象”,凭什么能大转身?又凭什么去争做新能源领域的龙头呢?下面我就来讲讲。

传统石油企业要转型,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往哪儿转?

新能源产业涵盖的领域很广,可选项太多了。就拿能源种类来说,就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其他可选项还有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等。

这么多的方向,你不可能都做。如果方向选不好,就会面临非常大的业务发展风险。

该怎么选呢?比较容易想到的选择方式,是选当前比较火热的领域。比如光伏和锂电池。这两个领域现在发展很快,孕育出了不少大企业,比如隆基、宁德时代等。这个很好理解,既然火热,就意味着行业相对成熟,前景比较好,风险也更低。

但如果你选择了热门方向,就会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热门领域的竞争会比较激烈。

比如光伏行业,各种竞争厮杀已经够激烈了,石油企业凭什么能来分一杯羹呢?毕竟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能源领域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比如石油的勘探开采,核心技术主要是地球物理和工程机械。而光伏行业的核心技术,主要和半导体科技有关。

石油企业要进入光伏行业,你就要去建立全新的人才、技术、管理体系等,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工作。就算你建立起来了,你没有先发优势,能竞争得过入场更早的光伏企业吗?

现在比较常规的做法,就是自己先开展一些小的新能源示范项目,从中积累经验,发展技术,踏踏实实逐步做大,然后找机会弯道超车。不过,这样做不确定性很大,你很难确定这个示范项目10年后是不是真的能成长起来。

面对转型这个难题,中石化和bp是怎么做的呢?

先来讲讲中石化。它采取的一个主要策略,在我看来可以形容为“顺藤摸瓜”。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进军新能源,会优先选择和它的传统业务有关联的方向,而不是说哪个领域热门就去做哪个。

刚才我提到过,中石化要发展成“中国第一氢能企业”,它为什么不提做“中国第一风能企业”呢?这个可不是随机决定的,而是和它的先天优势有关。

在石油炼化的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氢气,所以氢气怎么生产、怎么运输、怎么存储,中石化远比别的企业更懂。选择这条相对熟悉的赛道,中石化会更有竞争力,这会大大减少业务发展的风险。

好,说完中石化,再来说说bp集团。bp也有计划大力发展氢能,但除此之外,它还在风电领域提出了一个大目标,就是要做海上风电领域的头部企业。这也和bp的先天优势有关。

在“深海一号”那讲课程里我提到过,海上石油和海上风电的开采有很多相似之处,而bp恰恰就是全球开采海上油气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这就是bp为什么要主打海上风电的原因。最近两年,bp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动作也非常大。比如在2022年,bp入局了一个欧洲海上风电项目,预计这个项目的总投资会达到100亿英镑。

你看,不管是中石化还是bp,他们选择的主要发展方向,虽然看起来有所差别,但都没有脱离自身的先天优势。除了我们刚刚说的那两个领域之外,中石化选择进军光伏等领域,也是遵循这个逻辑的。

我们刚刚说,石油企业进军光伏产业,核心技术不一样,在这方面没有优势。但对中石化来说,它有另一种资源优势。中石化建光伏电站,目前主要在做加油站屋顶光伏和油田地面光伏,因为中石化旗下有3万多个加油站,油田呢,又有大面积的土地,这就是资源优势。

好,选择了基于优势出发的方向,接下来就涉及怎么强化竞争力的问题了。

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石油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有一个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就是重点围绕“交通用能”这个场景,不是单纯地生产某种新能源,而是提供从新能源生产到终端销售的一体化服务。

这个“一体化”怎么理解呢?就拿bp来说,它要建光伏电站、风电站,又布局了绿电制氢厂,还有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加氢站。你发现没有,这些业务从头到尾是一环扣一环,相关联的。而这种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就是石油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产业链从头到尾打通,协调好每个环节之间的联动,就能够有效降低能源供应的成本。比如你建了一个加氢站,如果能自己用风电或者太阳能制氢,那氢的供应就会更稳定,避免一些市场波动带来的供应短缺之类的问题。

不过这种打法,要实现起来比较难。产业链条长了,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资本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一般企业很难具备这种能力。但传统石油企业,在这方面却很擅长。因为本来,传统油气行业采用的就是这种打法。

比如bp,它的石油业务主要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原油开采,石油炼制,还有加油站。这和它在新能源领域的整体布局是很类似的。它是把运作石油业务的逻辑,移植到了新能源领域。再加上bp本就很熟悉“交通用能”这个市场,它的竞争优势就更大了。

不过讲到这里我猜有人会问,如果一家企业经营这么多业务,有石油、有天然气,现在又多了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充电站等等,它能把每一项业务都做好吗?

一家企业要做这么多业务,又想全部做好,这个确实很难。所以石油企业转型普遍采取了一个策略,就是和新能源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甚至是收购一些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这样就能比较快速地获得成长。比如我刚才提到的,那个bp入局的海上风电项目,就是和一家新能源企业一起合作中标的。

那这些新能源企业,为什么愿意和石油企业合作,甚至是被收购呢?这就要说说它们的短板了。

这些做全产业链的新能源企业,在技术和经验方面相对丰富,但往往比较缺资金。而能源恰恰是一个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的行业。新能源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初创企业比较多,它们的资金实力,很难支撑长周期项目的运营。但资金实力恰恰是石油企业的优势。因此,新能源企业和石油企业合作,能够降低新能源企业的资金风险,这是一种优势互补。

另外,石油企业自身也是一个用能大户,在石油开发、炼制,还有加油站运营的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能源,所以它能消纳很多新能源,直接解决了新能源的销售问题。比如中石化的胜利油田、江苏油田,就开展了很多光伏项目,发出的电用来开采石油。

在我看来,这种合作是促进能源转型发展的。其实,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盯着新能源企业,传统能源企业,包括石油企业、煤炭企业,也能发挥很大作用。如果你是一家新能源企业,那不妨多关注传统石油企业的转型,里面有很多好的机会,说不定可以碰出火花。

我们这一讲说到,传统能源企业入局新能源,要“顺藤摸瓜”,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你还能想到哪些例子呢?欢迎你给我留言,一起交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