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孤独死”?



上个月,也就是2023年8月,日本出了一个新闻。一位叫滨崎宪孝的老人,被发现死在了独居的家中。而且被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死了三个月左右。朋友邻居,居然全都不知情。没错,也就是最近几年,日本社会经常说的,孤独死。

尽管孤独死在日本是一个并不算新的社会现象,据说每年有3万名老人孤独死。但是,从这回的事情里,你还是能感受到那种明显的薄凉感。我说几个细节你感受一下。

首先,这位滨崎宪孝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他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的动画《樱桃小丸子》的原型人物之一。当年,日本漫画家樱桃子,以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为原型,创作了《樱桃小丸子》。而这位滨崎宪孝,就是漫画家樱桃子的同学之一,他也被画进了作品里。后来,他还自己出过书。换句话说,他大小也算个公众人物。

其次,虽然有的媒体报道里说他是老人,但实际上滨崎宪孝才58岁。没错,还不到60岁,就沦落到这个境地。你让七老八十的人怎么想?

最后,他最后一次跟人联系,是3月份跟朋友一起喝酒。之后这帮朋友就愣是没人跟他联系过。直到他的尸体发出异味,才被周围的邻居发现。当时附近还有一个老太太说,好久没见到滨酱,也就是滨崎宪孝,没想到居然死了。而且你要是去看新闻报道,你会发现这老太太说这话的时候,整个人相当淡定。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她知道,没准哪天她也会这样,早就看开了。

最近几年,关于孤独死的讨论很多。也有不少国家的人都在担心,自己老了以后,会不会也变成这样。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新闻来说说,日本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孤独死?

前几年,日本的NHK电视台拍过一个纪录片,叫《无缘社会》。后来,他们还拍了《老后破产》《老后两代破产》。这些片子还出了同名书籍。其实,《无缘社会》这个片名,本身就是孤独死问题的解释。那就是,一部分日本人在老去的过程中,把自己跟周边世界的所有关系、所有的缘,一个一个都切断了。这个过程,主要发生了这么三件事。

第一,是切断了跟土地之间的联系。我们先从一个现象说起,你发现没有,最近几年,咱们国内出现过两个趋势。一个是前几年,年轻人逃离北上广。另一个是最近两年,重返北上广。还有人给这些去了又回的人起了个外号,叫回炉漂。我们要说的重点,不是回炉漂本身,而是你能从中读出一个信息。就是中国的很多年轻人,是有选择的。进可攻,退可守。不管什么时候,你回到家乡,总能找到一点认识的人。再不济,你有时候还得回当地户籍部门办点手续之类。总之,跟家乡的联系,不会被切断。

但是放在日本,不好意思,这件事很多时候不成立。大概20世纪60年代前后,日本开始快速城市化。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家乡,他们普遍聚集在了以东京为首的几个大都市圈。而且按照《无缘社会》这个纪录片的呈现,当时日本社会是没有严格的户籍制度的。他们只有一个东西,叫户籍誊本,类似户口簿,但是管理要宽松得多。日本居民只要拿着誊本,到所在地的相关管理部门,就可以办理迁入迁出。换个地方太方便了。这就更让很多日本人,毫无节制地进入大城市。

等这群人老了之后,再想回当年的家乡,不好意思,当年你认识的人,早就跟你一起走出去了。就算回去,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

你可能会说,就算不回老家,好歹身边不是还有亲戚吗?也不至于那么孤独啊。没错,亲人确实有,但不好意思,很多亲戚之间,早就互不相认。

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二个造成无缘社会的原因,亲缘关系的断裂。日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口或者四口之家的小家庭模式。以往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开始消失。这就导致,一旦选择单身或者离婚,这个人就几乎没什么可联系的亲戚。

早些年日本还出现了一个现象,叫直接火葬。也就是,当事人生前签署协议,死后不开追悼会,直接火葬。不找亲戚吗?不是不找,而是找了也没人认。当时纪录片摄制组,就试着联系过一位死者唯一的亲人,是他的舅舅。结果人家直接说,早就不联系了,这事别找我。简单说,就是活着没人陪,死了没人认。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就算家人联系不上,工作那么多年,难道没有同事吗?不好意思,同事,也指不上。

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三个断裂,职场断裂。也就是,一个人只要退休,跟社会的关系就会被切断。

因为日本的职场相对固化,一些企业轻易不开除人。一个人在一个企业,经常一干就是一辈子。你可能会说,这不是正好能交很多老朋友吗?但事实上,结果恰恰相反。

首先,尽管你身在职场,但实际上,50岁后,你跟同公司的年轻人之间,就已经形成不同的圈层了。日本的一些公司会给那些上了岁数,已经没什么工作能力的员工,找个靠窗的好工位。每天你只要看看报纸,等着退休就行。公司的事,已经跟你没什么关系了。这些人还有个称呼,叫窗边族。

其次,因为常年在一个公司里工作,没有职场流动,因此到他们退休的时候,除了跟自己同龄的同事外,几乎不认识什么人。

最后,退休之后,跟自己同龄的同事,大概率也比自己好不到哪去。大家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有闲心管别人?

这就导致,很多日本人只要退休,就意味着跟社会切断了联系。再加上前面说的,跟亲人的关系,跟家乡的关系,也早就被切断了。除非这个人特别有钱,能住高级的养老院,或者请专人看护。否则,只能去条件差点的普通公寓。配套的照护措施根本跟不上。结果,这些人就成了彻底的无缘之人。现在说的孤独死、老后破产,主要也都是这批人。

说到这,再看咱们中国。你会发现,除了社区街道、社会福利这些保障措施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特别可靠的保护机制。这就是咱们的文化传统。

在这里,我想给你读一段话,来自媒体前辈张力奋老师的《牛津笔记》,说的是中国大妈。有一回,张力奋老师陪着父亲,坐船从上海出发到韩国。豪华游轮上,有一群中国大妈,个个60开外,在研究怎么使用跑步机。其中一个大妈走在最前面,说,我来。结果因为操作不熟练,摔了一个跟头。张力奋老师赶紧上去扶。没成想,人家大妈根本就没当回事。只是拍拍身上的土,然后一边大笑,一边又跑上去尝试。

过去提起中国大妈,好多人只想到广场舞。但是,从这个事里,我们至少还能从她们身上,读出两个中国人的观念缩影。第一,我们对周围世界,有天然的亲近感。我们关心周围的世界,不管是人还是事儿,我都愿意去打探打探。第二,我们打从骨子里,有股乐观劲儿。遇到坎怕什么,掸掸身上的土,迈过去不就得了?简单说,就是一面拓展关系,一面解决问题,把这个社会网络,变得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宽广。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