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

英国智库如何评估中美6G竞争前景?

你好,我是徐弃郁,欢迎来到《全球智库报告解读》的周报栏目,本期周报将为你介绍世界主要智库最近出台的三篇报告:

第一篇,英国智库分析中美6G竞争;

第二篇,韩国智库主张韩国发展与东盟关系以降低对华依赖;

第三篇,俄罗斯智库判断西方对俄制裁走向。

好,先来看第一篇。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8月12日发布报告,题目是《中美6G道路的战略设置》。你看,现在5G还没完全铺开,中美还在这个领域激烈竞争的时候,这篇报告已经把眼光投向6G了。

那6G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按报告的说法,实际上6G的性能参数还在定义中,它的应用技术更是处于研发的早期阶段。但尽管如此,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6G的容量和传输速度相比5G将有一个质的飞跃。比如5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10个G,而6G是每秒一个T;5G的延时是1毫秒,6G是0.1毫秒。所以报告说,6G这种无处不在的高速海量数据传输将支持包括自动驾驶汽车、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指挥与控制系统等等。不光对经济和生活,6G对军事作战也会产生革命性影响。

那中美两国的情况如何呢?报告说,中美都已经在优先考虑6G技术的发展,也都在探索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潜力。报告说,美国在5G的部署方面落后于中国,所以在6G问题上会决心吸取教训:一方面美国政府会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和盟友、伙伴加速协调技术发展,同时遏制中国。

美国的优势在于科技创新能力,包括软件和半导体领域,而且对于相关技术供应链中的主要参与国家具有更大的影响。它的劣势在于5G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部署落后。

那中国有什么优劣势呢?报告说,中国的主要优势在于5G网络部署领先,从而为6G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支持。而中国面临的主要制约在于,部分关键技术和产品仍然依赖外部,容易受到美国方面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的影响。简言之,有些技术容易被“卡脖子”,中国必须克服这些技术瓶颈。

那中美竞争会怎么影响6G呢?报告认为,这种影响会非常深刻。首先两国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扩展到第三方市场,因为其他国家也在建设下一代电信基础设施,那采用什么样的建设思路就存在一个在中美之间“二选一”的问题。

第二,国际技术生态系统和全球技术力量平衡会受到重大影响。

报告说,现在中美双方都有许多声音以国家安全为由呼吁无线电信系统的脱钩。但电信行业的发展就是以全球化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全球化就不会有这样的技术进步。脱钩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对规模经济和创新潜力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些专家已经质疑,在这样“脱钩”的情况下, 6G的技术承诺是否可以完全实现。

那接下来会怎么样呢?报告的观点是,现在还有一定时间。它说,6G参数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化还需要几年,而6G的商用能力要到本世纪20年代末才可能达到预期。因此,未来几年对于6G发展来说是一个窗口,仍然有可能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达成一些共识。

报告认为,最后中美在电信领域的状态可能是一种比较混乱的局面,不是像一些政客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明了的脱钩”,而是一种“拼拼凑凑的脱钩”。

应该说,这篇报告反映的主要还是一种行业的观点,而不是政界的观点。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种参考视角。

好,我们再看第二篇。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8月12日出台一份报告,题目是《东盟-韩国伙伴关系:新南方政策之后的下一步》。

报告说,新南方政策是文在寅总统推出的标志性外交政策,就是把东盟作为韩国的重要伙伴,这使东盟与韩国的关系取得了巨大发展。现在随着尹锡悦政府上台,人们开始关心韩国会不会继续坚持这一政策。特别是由于尹锡悦政府高度重视美韩同盟,东盟外交界就担心自己在韩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可能会下降。

但报告的分析是,这种前景不太可能发生。为什么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韩国新政府已经有表态。报告说,尹锡悦本人在总统竞选期间就提出了所谓的“韩国-东盟ABCD战略”。什么是ABCD呢?就是活跃的人力资本交流、有活力的健康医疗合作、双向文化交流以及构建数字亚洲,这四项内容英文表述的首字母连起来就是ABCD。这说明尹锡悦本人是重视东盟的。

另外就在8月4日举行的东盟-韩国外长会议上,韩国外长重申了在“新南方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意愿,而且还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接触和制度安排。

第二,东盟对韩国降低对华依赖至关重要。报告说,尹锡悦政府非常关注解决韩国在经济上严重依赖中国的问题。而东盟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韩国经济组合多元化的主要对象。所以尹锡悦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特别是发展双边经济联系,这样才可能逐步降低韩国经济的对华依赖。

但是说到这里,报告也指出了韩国新政府面临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韩国这届政府有点太亲美。报告说,韩国把美韩同盟提得如此之高,而且积极拥抱美国的印太战略,这可能会对东盟国家发出一个错误信号,即韩国会以牺牲中韩关系为代价站在美国一边。

报告说,东盟国家虽然也非常担心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但它们在中美之间采取了十分谨慎的立场。这样一来韩国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可能让东盟感到韩国是在替美国拉拢它们,进而影响东盟小心保持的中间路线。报告认为,这将是韩国与东盟关系的一大挑战,尹锡悦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外交沟通。

好,我们最后再简单看一下第三篇。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8月10日发布报告,评估西方降低对俄制裁的可能性。报告说,现在俄罗斯国内和西方都有一些人认为,西方对俄制裁可能持续不了太长时间,俄罗斯与西方的正常经济合作将逐步恢复。

但报告说,这种观点是错的,即使俄乌停火并达成和平协议,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不会取消,不会回到“二月前的正常状态”。为什么呢?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俄乌冲突本身可能停停打打,不容易彻底解决。

第二,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根深蒂固。

应该说,这两个原因谈论的人比较多,属于常见观点。

但报告说的后两个原因比较有意思。它说,第三个原因是制裁发起国的体制特征使得制裁发起容易,但解除很难。报告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网络,美国任何政治家如果想解除它,就必须付出政治成本。这并不是每个政治家都愿意做的。

第四个原因是制裁的快速可逆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解除制裁需要长时间的谈判,但恢复制裁一夜之间就可以。

所以报告总结说,西方解除或大幅减少对俄罗斯制裁的可能性极小。但制裁也不意味着俄罗斯经济出现“历史的终结”。俄罗斯仍然可能逐步适应,并寻找新的发展和增长机会。

好,本期周报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周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