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

消费小趋势:“安放自己”的三种方式

我的编辑许晶,在听我讲了几个关于“安放”的互联网产品之后,跟我说,他最近也听到几个消费小趋势,都觉得很有意思,正愁不知道怎么把它们串起来,现在想来,用“安放”这个词儿来串也十分合适。

他就给我讲了三个关于消费者如何自我安放的故事。

 

 

东北人:把自己安放到西双版纳

第一个,东北人正在把自己安放到云南的西双版纳去,把西双版纳变成“第二个三亚”。

中国社会里,大家爱开玩笑说,海南是东北的第四个省。因为海南温暖湿润、好吃好玩,东北三省的居民非常热爱去往海南旅居或者养老。尤其是在三亚,春节前后如果你在三亚海滩上待着,你听到的东北口音会远远多过海南本地口音。

不过从2018年开始,东北朋友跟海南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为什么呢?两个原因:

一个是去的人多了,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海南的物价和房价都在飞涨,对外来的普通人越来越不友好。

另一个原因是2018年4月开始,海南也实行了全域限购政策,外地人想要在海口、三亚、琼海这样的区域买房,得有五年以上的社保或者个税记录,这个门槛可不低。

于是过去两三年,相当大一批东北人又开始另找新的迁徙地,他们发现了云南省内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国唯一一个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地处北纬21度,常年平均气温也是21摄氏度。这个地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北边也能够向阳。所以在以前,西双版纳不太流行南北通透的房子,朝北或者朝南就可以了,反正都能照到(太阳)。但这几年,东北人的买房需求变多,带动得西双版纳也开始出现南北通透的楼盘,像融创这类见识过全国客户的地产开发商,就最先在本地开发出了南北向的户型。

那有了合适的地理位置,又有了贴心的开发商,东北人尤其是老人们就纷纷下单。所以在2018年、2019年,全国其他城市的房价纷纷冻结和下探的时候,西双版纳的房价却从三四千被炒到了八九千。2017年这里的常驻人口本来才125万,到了2021年却增长到了130万。西双版纳这座小城,逆势成为了一个人口净流入的非省会城市。

融创的小区在当地也就成了东北人聚集最多的片区,迁移过去的东北人,还把附近一条小街道改造成了“东北街”,五六百米走过去,全是东北常见的食品和用品。比如:卤水豆腐,酸菜,东北饺子,韭菜盒子……当地居民解释说,来过冬养老的东北老人们闲着没事,就干脆租店摆起了这些东北摊儿。

西双版纳除了人口净流入,出现东北街,它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还被东北人带动着出现了直播卖房、短视频接拍业务和广场舞等等紧跟主流的业务。

这是第一个故事,东北人的自我安放。

 

 

95后:把自己安放到禅修班

第二个故事,95后年轻人开始把自己安放到寺庙里去,用“轻度修行”的方式来度假。

怎么算轻度修行呢?就是到寺庙里参加各种内观课、禅修训练营,有为期2天的,也有7天、10天、20天的。参与者提前报名,经过了大致审核之后,就抛下手机,按照寺庙的作息和秩序过几天与世隔绝的生活,当作生活的重启和充电。

这样的禅修班,现在全国各地不少寺庙都有,从杭州灵隐寺这样的知名大寺,到隐在深山的无名小庙,其中还有不少是已经办了十多二十年的。但区别是,这类禅修班的受众以前主要是中老年信众,都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而现在却越来越年轻化。

像庐山顶上有一个“诺那塔院”,工作人员为了回应年轻人对禅修的关切,还专门在小红书上开了账号来记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外在名山大川的幽静景区里,像莫干山、太湖边,也有不少的民宿和度假酒店也跟僧侣合作推出了禅修项目。

那都什么人在参加这样的禅修项目呢?自媒体“一条”采访过诺那塔院的一组7天训练营,发现绝大多数是95后,可能跟放暑假有关系。这群95后参加短期禅修,有的是大城市白领,用来过年假;有的是程序员在跳槽的间隙,换换心情;还有的是用来对抗失恋、抑郁,或者其他的焦虑。

这些年轻人都在禅修班里做什么呢?早睡早起、节律饮食、寡言少语、打坐内观、行走劳动、观景敲钟、听课抄经等等,跟和尚们过得一样。有的禅修班主题甚至是闭口禅,也就是要求参加者在几天内尽量不言不语、少说少想、多做多感受。

这么苦修是图什么呢?其实是在给自己换一个情境,强迫自己从高速的世俗节奏里慢下来,从烦躁焦虑的情绪里静下来。

这些年轻的参与者们是对“佛学”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吗?也不全是。真正对佛学感兴趣的人,可能更愿意去报考浙江佛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社招生。年轻人们选择短期的轻度修行,一方面是看中这里能够快速地切换情境,另一方面也是能够融入一个更友善和投缘的集体。这是在越来越“内卷”的红尘里不容易找到的。

我还听到过一个禅修爱好者们选择禅修班的思路,特别有意思,他们说:不要选热门大庙,要尽量选冷门小庙,因为小庙的人少,菩萨忙得过来,有精力听听你的心声,回应你的愿望。

你看,这帮轻度修行者还是很实用主义的。

这是第二个,年轻人把自己安放到轻度修行里。

 

 

时尚精:把潮流安放进天价拖鞋里

第三个,时尚精们,正在把自己的潮流品位安放进天价拖鞋里。

许晶说,他最近翻小红书,竟然发现拖鞋测评和穿搭教程的笔记数量都破了百万了。但这些被写进小红书笔记的拖鞋,不是义乌小商品市场那种拖鞋,而是lululemon、阿迪、耐克、李宁、匹克的拖鞋。在小红书博主们的脚上,拖鞋正在变成潮流品。

这些潮流拖鞋的价格也超越了它的义乌“乡亲们”,入门级的潮流拖鞋就能卖个两三百块钱。像Yeezy和lululemon这种时尚品牌,干脆把拖鞋卖到了500块钱以上。我听到这个价,赶紧去搜了搜,发现Lululemon有一款拖鞋叫RestFeel,那个长相掉进义乌拖鞋堆里根本分不出来,但一双敢卖520块,而且真的有潮流女孩穿着逛街和上班。

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呢?许晶说,远程办公应该是最重要的时代背景。正装鞋的需求变得不那么高频了,于是,运动品牌和潮流品牌们开始把研发鞋子的热情挪到了拖鞋上。

早在2019年,Adidas跟Yeezy合作推出了第一款潮流拖鞋叫Yeezy Slide,不但样子有别于常规拖鞋,而且继承了运动鞋界这几年很流行的“踩屎感”。所以这双拖鞋一诞生,就在潮流圈和球鞋圈成了热门话题。

在消费者这一端,年轻人也在越来越追求个性和舒适。越来越多人开始想,既然lululemon的紧身裤、运动内衣都能够成为上班穿搭的一部分,那凭啥不可以穿拖鞋?再说,远程办公已经让消费者们懒散了下来,那怎么能做到既懒散又精致?天价拖鞋就成了一个解决思路。

于是,各大品牌都加入了潮流拖鞋的内卷大战。现在的市场上,拖鞋的花样不比前两年热炒的运动鞋少了。什么超临界物理发泡中底的拖鞋、可抽插中底的拖鞋等等。有的鞋你不喊它的名字,甚至看不出来它是拖鞋。像国内的运动品牌匹克,有一款拖鞋叫“态极”,这双拖鞋目前出货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双。

 

 

好,这是我和许晶想要赶在十一长假期间,联手分享给你的,几个“自我安放”的消费方式。说不定能给你的十一长假提供一点点消费参考。

你最近如果也接触过什么可以“安放自我”的消费,期待你给我讲讲。

另外,如果你哪天蹬着天价拖鞋,到西双版纳报了一个禅修班,也请你一定要回来给我讲讲你的感受和经历。

再见。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公司敞开聊,股票别瞎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