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

《徐弃郁全球智库报告解读3》荷兰智库分析俄乌战争升级风险

你好,我是徐弃郁,欢迎来到《全球智库报告解读》的周报栏目。本期周报将为你介绍世界主要智库最近出台的三篇报告:

第一篇,荷兰智库分析俄乌战争升级风险;

第二篇,意大利智库评估欧盟能源多元化战略;

第三篇,德国智库强调欧洲应减少对印太地区象征性军事行动的参与。

好,先来看第一篇。荷兰海牙战略研究中心9月22日出台一篇报告,题目是《防范不可想象之事: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与北约对抗升级的前景与降低风险的措施》。你可能在新闻上已经看到了,美国政府前几天呼吁美国公民离开俄罗斯,给外界一种对抗即将升级、即将扩大的感觉。这篇报告分析的也是战争升级的问题。

报告开头就说,随着俄乌战局的演变,战争升级的风险正在逐步增加。特别由于俄罗斯和北约国家中的美、英、法都拥有核武库,核威胁也重新回到了最前沿。西方与俄罗斯都必须认真对待这种风险。

那俄乌战争升级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的情况呢?报告说,下一步无论是俄乌战争升级为俄罗斯与北约的直接对抗,还是从常规战争升级为核冲突,总体上都可以归纳为两大前景:那就是蓄意升级和意外升级。

其中蓄意升级包括三种可能:一是俄罗斯对西方发动网络攻击并造成广泛的破坏;二是俄罗斯对北约在乌克兰的补给线或者其他军事资产实施常规军事打击;三是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低当量的“战术核武器”,以在战场上最大限度地摧毁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并且阻止西方进一步援助乌克兰和制裁俄罗斯。

我这里补充一点,第三种可能也就是俄军使用战术核武器目前在西方战略界讨论很多,认为这个“核门槛”一旦跨过,后面升级到战略核武器甚至核战争就不是不可能的。

第二类前景就是意外升级,也有三种可能:一是俄罗斯因为情报错误而对北约目标发起进攻;二是俄军操作失误而打击北约目标;三是西方或者俄罗斯对对方指挥控制系统的攻击被误解为大规模打击的前兆,从而引发战争的意外升级。

讲到这里报告也指出,以上两类升级前景都存在一个对手之间双向反馈的过程,也就是一方行动,另一方马上跟着升级,很快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报告说,北约如果要防止战争升级,不光要当心来自俄罗斯方面的升级风险,也要注意避免来自己方的升级风险。

那具体怎么办呢?报告说,为了避免灾难性后果,北约必须在坚持不退让、坚持向乌克兰援助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向俄罗斯传递明确信息,划清红线,但是要避免挑衅性语言;

第二,明确表明不接受使用核武器的情况,并在这一点上加强和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第三,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时要有自我限制,不要提供需要北约部队来操作的武器(比如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也就是说只提供装备,不提供人员;

第四,确保莫斯科-华盛顿热线正常运行,美俄两国元首在关键时候要能够说得上话。

总体而言,这篇报告对战争升级的分析也好,给出的对策建议也好,看起来都很眼熟,因为这完全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一个老话题。但这些管控风险的措施今天能不能再起作用,就只有靠现实来检验了。

好,接着看第二篇。9月20日,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院和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联合发布一篇报告,题目是《推动变革:战时意大利与欧盟的能源转型》。篇幅不小,将近30页。

这篇报告说,欧盟在能源治理方面一直强调“三根柱子”,也就是能源安全、可负担性(实际上就是成本低)再加上环境可持续性。从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后,欧盟一直优先考虑第三根柱子,也就是环境可持续性,所以大力推动绿色转型。

但是俄乌战争爆发以后,这三根柱子变得越来越难以平衡。争论的焦点已经从可持续性转向了可负担性和能源安全问题,应对这两项成为欧盟决策者的首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如何兑现自己的气候承诺和脱碳目标就成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

报告接着说,这里最大的挑战就是天然气的供应。因为欧盟要实现脱碳目标之前,使用的主要过渡燃料就是天然气,天然气供应又高度依赖俄罗斯,所以在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合作逐步脱钩的情况下,如何补上天然气这个缺口就是个大问题。

目前来看,“非洲路线”将是下一步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就是在非洲和欧盟之间建立一条地中海能源走廊。报告说意大利已经和6个非洲国家达成协议,确保到2024年完全取代俄罗斯向意大利供应天然气。

但是报告指出,在解决当前能源问题的时候还需要关注其他相关风险:

第一是财政风险。报告说在能源价格大涨的情况下,欧盟成员国都投入了大量财政资源来缓解由此带来的冲击。这方面已投入资金最多的国家是德国,达432亿欧元,第二是意大利370亿欧元,第三是法国350亿欧元。

但报告说,从占GDP的比例来看,希腊最高,已经把GDP的3.7%用于平抑能源价格,立陶宛第二,支出占GDP的3.6%,西班牙第三,占GDP的2.3%,意大利占GDP的2.1%。所以你看,这方面的财政负担确实很厉害,而且越是经济弱的国家,这方面负担越重。这里提到的希腊、西班牙都是当年受欧债危机冲击最大的国家。

第二是对能源转型的威胁。报告说,在当前能源特别是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如果不综合考虑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共享,欧盟很可能会高估未来对天然气的需求,从而形成误导性的投资框架,造成天然气基础设施过剩等问题,最终威胁到未来的能源转型。

所以报告的结论是,欧盟面对冲击时,尤其需要仔细平衡当前需求和中期目标,确保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不会损害计划中的能源转型。这才是摆脱当前问题的最终出路。

好,最后我们简单看一下第三篇,主题还是和欧洲有关。德国对外关系理事会9月19日发布报告,题目是《发生在两个战区的冲突:欧洲对亚太的误解》。这篇报告主要有三个观点:

第一,俄乌战争是当前欧洲的首要关切,但欧洲国家还在密切关注亚太形势,还在担心台海两岸发生大规模冲突;不但持续发出所谓关切的信号,而且还派出军舰前往亚太,展示一种象征性的军事存在。

第二,欧洲对亚太安全表达关切的方式错了。报告说,欧洲资源有限,当前重点又是俄乌战争,所以不要再去发什么军事信号,不要搞什么象征性军事存在。因为这样做会传递相反的信号,不利于维护地区稳定。

第三,欧洲需要做的是深化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和外交关系,同时可以提出促进沟通和降低危机升级风险的措施。

整体来看,这篇报告针对性还是很强的,主要就是向欧盟当局喊话:欧盟要看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处境,务实一点,在亚太地区尤其如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