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头条》一线城市到底好在哪?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国家统计局发布2月份房价数据,二是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三成。

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总体来看,目前房地产行业还处在深度调整期,楼市持续低迷,新建商品住宅总体环比下跌0.1%,二手房环比下跌0.3%,也就是说,从去年开始的这一轮楼市下行周期还没有触底。

具体来看,70个城市里,有40个城市的新房出现环比下跌,有57个城市的二手房出现了环比下跌。其中,三、四线城市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价格,都在环比下跌,而且跌幅比1月份还要大;二线城市的新房价格与1月份持平,但二手房价格还在阴跌;只有一线城市出现了复苏迹象,北上广深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都比上个月上涨了0.4%~0.6%。

另据媒体报道,今年一季度,中央多部委表态要“稳地产”。比如,财政部明确“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有18个城市放宽了公积金贷款条件,有9个城市下调了首付比例,还有杭州、苏州、南京等多个城市下调了房贷利息、缩短审批房贷周期。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从楼市周期我们可以看到,每次周期下行,一线城市房价总是最抗跌的;而一旦出现复苏兆头,一线城市又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楼市最先开始回暖。一线城市房价如此“坚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有二、三、四线城市不具备的基数庞大的买房刚需。有多少年轻人,从“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你承认,或者不承认,一线城市都在深深吸引着你。

那么,问题来了:一线城市到底好在哪?这个问题可以有无数种回答。不过,最近我读到《南风窗》杂志的一篇文章,从一线城市的产业结构来理解这个问题,很有启发。

通常我们认为,一线城市更好,是因为这里经济更发达。但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定义“经济发达”。如果从GDP总量看,当然是北上广深排前面,但如果从人均GDP来看呢?你可能都猜不到,我国人均GDP排名前三的是哪些城市。我来揭晓答案:人均GDP排名第三的是无锡,排名第二的是克拉玛依,排名第一的是鄂尔多斯。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如果问年轻人,你是愿意去一线城市生活,还是这些人均GDP排名靠前的城市生活?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可能这样的对比有点极端,我们再换一个问题:你是愿意去成都、重庆、西安、武汉这样的“新一线”城市生活,还是去苏州、常州、东莞、佛山这些著名的工业城市生活?从人均GDP来看,“新一线”不如这些工业城市。但我猜,大多数年轻人会选择去“新一线”。

这就很有意思了,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如果它们的优势并不是GDP的话,那到底是什么?《南风窗》的这篇文章指出,一线城市真正的优势是更具吸引力的产业结构,也就是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更高。

举个例子,2021年广州的GDP为2.82万亿元,苏州的GDP为2.27万亿元,是广州的80%,已经很接近了。但是,如果单看服务业创造的GDP,广州是2.02万亿元,而苏州是1.16万亿元,只有广州的一半。换句话说,虽然两个城市看上去GDP总量差不多,但它们的经济结构完全不同,广州是以服务业为主,而苏州是以制造业为主。

经济结构的差异,会造成社会收入结构的差异。在像苏州这样的工业城市,社会结构是M形的,一头是收入比较低的在工厂务工的劳动者,另一头是收入很高的工厂老板和城市拆迁受益者等,而中间收入的白领阶层不多。因为白领的主要就业领域是服务业,特别是像金融、互联网、媒体等高端服务业。

这就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身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可能觉得,找到合适的对象已经很难了,但你知道吗,在苏州、常州或者东莞、佛山这些城市工作的优秀年轻人,找对象更难,原因之一就是当地中等收入阶层相对较小,能够匹配的数据库规模太小。

相比来说,一线城市是以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形社会结构。这主要得益于,大量高端服务业聚集在一线城市,形成了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说个数据:你知道,缴纳个税的主力人群就是中产阶层,北上广深的常住人口只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10%,但这四个城市的个税总和占到全国的40%,侧面说明了一线城市中产阶层的庞大。

为什么高端服务业能“批量制造”中产?相信这几天,你一定刷到了这样一些让人眼红的消息——“腾讯员工人均年薪85万”“华为持股员工人均分红47万”等等。虽然这些只是特例,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文章里的一个洞察:越是“高端”的服务业,劳动者的话语权越大,在分配上往往对劳动者更有利。

进一步说,要判断一个城市有没有潜力晋升为“新一线”城市,GDP或者人均GDP都不是最关键的指标,而主要看这里有没有发展出发达的高端服务业的能力。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根据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国内手机出货量为1486.4万部,同比下降31.7%。不仅出货量少了,而且上市的新机型也比去年同期更少。市场遇冷的原因,一方面是芯片短缺导致手机价格普遍上涨,2021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0%。另一方面,消费者纷纷吐槽现在的手机“加价不加量”,更贵的同时却没什么创新亮点,只有一些参数上的微调,大家当然就没有换机的动力。

想想也是,之前年轻人用手机,恨不得一年一换。而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延长到了28个月,全球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更长,超31个月。不少“95后”表态,他们一部手机能用4年,真是活生生地把手机从“快消品”变成了“耐用消费品”。前几天,关于“年轻人为什么不爱换手机”的话题还冲上了微博热搜。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有意思的是,年轻人虽然不换手机了,但开始更频繁地换手机壳。据说,手机壳已经成为女孩子们在口红、项链之外的第三件重要配饰,每天出门前,需要根据不同的穿搭和心情来选择不同的手机壳。我看到一个数据,每年购买12个以上手机壳的人有超过一千万。手机壳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生意,竟然孕育出了一个千亿级大市场。

更重要的是,手机壳也不是我们印象当中一二十元这样的便宜货了,整个手机壳产业进行了一场悄无声息的产品升级,现在一两百元的手机壳很常见,贵的能卖到四五百元,还很抢手。那么,手机壳是怎样“自我升级”的呢?我们团队梳理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方向。

第一类,硬核技术风。比如靠做华为手机壳起家的杰美特,专攻防摔和防水的手机壳,现在已经是上市公司了。杰美特把汽车防撞技术应用到手机壳上,号称可以实现“摔机自由”。同样走技术路线的品牌还有PITAKA,它把原本用来生产航空火箭和军用产品的芳纶纤维用来做手机壳,重量轻,还可以耐高温。虽然你的手机可能也不会经历那么极端的环境,但这些技术会让你觉得“很酷”。

第二类,个性时尚风。比如来自香港的手机壳品牌CASETiFY,也是目前天猫上最火的手机壳品牌之一,它的特色就是把手机壳当成一种时尚单品来做,从全世界招募设计师来进行设计,紧跟时尚潮流。此外,做联名款也是CASETiFY常用的手段,不但和卡通IP做联名,还和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大都会等知名博物馆及知名艺术家作品做联名,非常对文艺青年的胃口。

另外,在时尚赛道上,LV、Chanel、Dior、Gucci 等奢侈品牌亲自下场,都推出了各自品牌的手机壳。他们认为,手机壳也可以成为入门级的奢侈品单品,是打入年轻市场的敲门砖。LV的包包咱们暂时买不起,可以先买一个LV的手机壳嘛。

第三类,低调实用风。比如来自瑞典的手机壳品牌Holdit,外观低调,但处处充满各种贴心的小细节。比如,材质上用了一种特殊硅胶,即使有油性笔划在壳上,也很容易就可以擦掉。在摄像头的位置,又特意设计高出1mm来保护摄像头。它还支持无线充电,让你不用脱手机壳,就可以把手机放在无线座充上充电。

说了这么多手机壳奇奇怪怪的功能,我突然陷入了哲学思考:当我们买手机壳时,我们到底在买什么?也许,不是为了满足任何外在的需求,而是我们内心对自我形象的确认。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