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快讯

上半年新开商业中心同比减少两成

据联商网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开业商业中心119个,同比去年下降19%。新开商业中心数量下滑,直接原因是疫情,比如上海在上半年一个新项目都没有,下半年预计会有一批集中开业。不过,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疫情并不是主要原因。

实际上,从2018年起到现在的五年间,新开商业中心的数量就在逐年递减。相比2018年上半年新开业228家,今年上半年的119家只有原来的一半。国内商业中心经过20多年的狂飙突进,市场接近饱和,进入了增长瓶颈。

你知道,商业中心的1.0版本,是以购物为主,所以也叫做“购物中心”,家乐福、沃尔玛、苏宁、国美是那个时代的流量密码。后来,电商渗透率越来越高,购物不需要专门跑一趟了,商业中心进化到2.0版本,以生活、娱乐为主,重点打造餐饮、亲子、影院、运动健身等业态。到现在,为了突破增长瓶颈,商业中心正在努力向3.0版本演化,构建以文化、审美为主的新业态。

我来给你说说,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商业中心,都长什么样。

比如位于杭州的天目里。你知道,杭州旁边有一座天目山,它被称作“杭州后花园”。天目里就是取名于天目山,希望成为杭州人的“精神后花园”。他们专门请来了意大利设计大师伦佐·皮亚诺,被称作“现代巴黎的象征”的法国蓬皮杜中心,就是皮亚诺的手笔。

天目里由17个环绕的单体建筑构成,中间是被称为“城市客厅”的中心广场,里面穿插分布着中央花园、水镜广场和乔木树阵,连屋顶上都种满了龙井茶树。看上去,这不太像商业中心,倒像是旅游景区。

天目里引进的“流量密码”,肯定也不能是俗气的商超,而是日本知名的茑屋书店。天目里的这家茑屋书店被称为“全球最美、北野武最爱”,一开业就成为网红打卡地。此外,这里还有主打独立文艺影院的三克映画、设计师买手店、印章定制店等等,处处营造出一种文艺到死的氛围,我走进去会感觉自己没文化。

再比如,位于成都的商业中心Regular源野,它的选址非常特别,开在市政公园的地下,20多个店铺环形分布在地下空间四周,中间则是一个远大于商业区的下沉花园广场,景观很美。

从业态上看,源野走的也是文艺风。比如这里有一家自然艺术工作室,店主是两位年轻的设计师,他们搜集植物、矿石、昆虫,加工成标本,或者创作成装饰画出售。这里还有别具一格的咖啡馆,白天卖精致的手磨咖啡,到了晚上就会变身小酒馆,提供各种口味的鸡尾酒和预调酒。

源野商业中心的出现,让这个市政公园出现一种奇妙的氛围:大爷大妈们在地面跳广场舞、遛狗、下棋,年轻人在下沉广场里拍照、喝咖啡,大家在“折叠空间”中互不干扰、各美其美。

你发现没有,要运营好商业中心3.0版本,得从原来的“招商思维”切换到“策展思维”。不是什么品牌火就引进什么,而是要以策展人挑选展品的眼光来挑选商家,这里面的每个商家,都在传递着你的文化调性和价值主张。最终,人们不是冲着某个网红店而来,而是为你而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