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本年度的科学技术奖,这是物流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奖项。我注意到,物美旗下的“多点”(Dmall)系统获得了最高奖项科技进步一等奖。
你也许用物美的多点App买过东西,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多点不仅是物美超市自用的线上App,它也是一个面向B端的数字零售解决方案,包括了会员、营销、门店管理等子系统。目前,包括麦德龙、广东的7-Eleven、武汉中百、重庆百货等100多家零售企业,都在使用多点系统来管理业务。据有关报道,多点系统能够帮助商家平均人效提升35%,线上订单增长90%,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下降20天。
听起来,这是一个我们熟悉的第二曲线增长方式:物美先把自己的数字化系统做起来了,再把这个系统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B端产品卖给同行。不过,我要说的是,这其实是一个相反的故事:物美的创始人张文中本来就是做数字系统的,只是后来阴差阳错才干起了超市。
张文中拥有南开大学系统工程博士学位,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留学回来之后,他创办了一家IT公司,主要做零售业解决方案,包括POS机、信息化系统等软硬件。但那是在1990年代初期,大多数零售企业还没有信息化意识,他的零售业解决方案卖不出去。
无奈之下,张文中决定,亲自开一家超市来做示范,展示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这就是在1994年诞生的物美超市翠微店。率先装备了信息化武器的物美超市果然一骑绝尘,开业第二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亿元大关,这个业绩把张文中自己都吓了一跳,这可比卖信息化系统顺利多了。张文中果断转轨,一心一意经营物美超市,物美2003年在香港上市。
有了这个背景你就能理解,物美一直就比别的超市更具数字化基因。它在传统超市中最先推出自己的多点App,并且把多点发展成为零售业的通用解决方案,就不奇怪了。
说起来,“国民辣酱”老干妈,也是这样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本来是开小店卖凉粉的,为了让自家的凉粉更好吃,她捣鼓出了独家秘制辣酱。结果很多客人吃完后,都觉得她家的辣酱太惊艳了,提出能不能直接买点辣酱带走?甚至隔壁凉粉店的竞争同行,也来买她的辣酱。陶华碧果断决定,别卖什么凉粉了,直接卖辣酱吧。
再给你补充一个最新的案例。这两年睡眠App流行开来,它有催眠、记录睡眠质量、唤醒等功能,其中蜗牛睡眠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头部App。据蜗牛睡眠的创始人介绍,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要做睡眠App,而是想要做一款智能睡眠枕头。
他们投入大把资金、花了整整八个月时间来搞产品研发,结果产品开发出来后,根本卖不动。智能枕头在消费者心智中是一个全新的品类,睡不着的时候,大家可能想着要买点褪黑素吃,但不会主动想起来说,哦,我该买个智能枕头了。如果想通过商场、机场等线下场景来主动接触客户,枕头的个头又太大,坪效低,渠道不愿意卖。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们给智能枕头配套开发的睡眠App,在没有做刻意推广的情况下,下载量一直往上涨。他们误打误撞,发现市场上存在“睡眠App”的需求,而且还是一片蓝海。他们果断调转方向,把公司重心转移到App的开发上,做成了市场头部。
你看,就像蜗牛睡眠创始人说的那样,“创业不是想明白的,而是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