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胡润百富发布了《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共有1312家独角兽企业,其中美国企业最多,占了625家;中国企业其次,占了312家。如果看排名前十名的独角兽,中国占了5家,美国占了3家,抖音排在榜首。
从新上榜的中国独角兽情况看,互联网企业不多,意味着这个领域的创业机会有限,逐渐成为传统行业;而碳中和、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芯片,成为新的五大黄金产业。
对此,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的创始人兼CEO林凡表示,在这个独角兽快速更迭的时代,职场人应该及时把握机会,加入那些正在高速增长的赛道。比如今年上半年,互联网行业人才处于净流出状态;而职位数量增长最快的前三位行业,是新能源发电、电子、新能源汽车。其中,新能源发电的岗位需求增长221%,新能源汽车的岗位需求增长100%。
那么,职场人怎么才能更好地捕捉到身边的风口,及时加入新赛道呢?林凡的答案是:要利用好你的“弱关系”。我们都知道人脉很重要,不过人脉这个提法太宽泛,既包括跟你经常互动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他们和你是“强关系”;也包括那些和你只有过一面之缘、点赞之交的人,他们和你是“弱关系”。
具体到求职、跳槽这个场景下,哪种关系更有用呢?答案是弱关系。社会学家经过大量调研发现,大多数人获得职位的关键信息,来自只见过一两次面或者压根就没见过面的人。比如,有人在朋友圈转了一条消息,或者你在饭局上偶然认识了某个人,正好让你了解到一个正在招聘的关键岗位。
为什么对找工作来说,弱关系比强关系更重要呢?首先,和你有弱关系的人比和你有强关系的人要多得多,这是一个更庞大的信息源;第二,与你有强关系的人往往和你是一个圈子,而找工作,特别是跨行业找工作,意味着跨圈,跨圈的人脉藏在弱关系里。
对一个有心的职场人来说,经营人脉,意味着要同时维持好“强关系”和“弱关系”,并且懂得在两种关系中动态调整。用更学术的说法,叫“耦合”和“脱耦”。耦合,就是把弱关系发展成强关系,缩小人际圈,加大圈内的连接密度;“脱耦”刚好相反,就是有意识地扩大人际圈,把一部分强关系转变为弱关系。
为什么要这样做?举个例子,如果有人移民海外,想尽快适应当地环境,他的最好办法就是和当地老乡联系,尽快融入这个圈子,这就是“耦合”的过程,把弱关系变成强关系。但是,如果他一辈子待在当地华人社区,只和华人密切往来,事业上就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时候他必须主动“脱耦”,去扩大人际关系网络。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是创业者,在初创阶段是“耦合”的过程,而在扩大规模阶段是“脱耦”的过程。如果你是职场人,想要快速融入领导的核心团队,你需要去积极“耦合”;而到了重新调整方向的阶段,你需要有意识地“脱耦”。就像《复杂思维》这本书里说的,“耦合的目的是把握机会,脱耦的目的则是创造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