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快讯

游戏《原神》上线两周年,成为新晋“吸金王”

最近,应用商店情报平台Sensor Tower公布了9月份移动游戏全球收入排名。其中,《王者荣耀》以月入1.9亿美元蝉联榜首,排第二名的是来自米哈游的《原神》,月入1.3亿美元。

《原神》是在2020年9月份推出的,到今年9月份刚刚上线两年。据Sensor Tower统计,两年中,《原神》在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的累计收入为37亿美元,仅次于《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排全球第三名,堪称游戏业内的新晋“吸金王”,它背后的米哈游也赚得盆满钵满。

目前米哈游还没有上市,据外部人士估算,2021年米哈游的营收为32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85亿元,比网易的同期净利润168亿元还多一点。在2022年中国《新财富500富人榜》中,米哈游的三位创始人蔡浩宇、刘伟和罗宇皓,分别以553亿元、305亿元以及289亿元的身家,排名第73位、第145位、第157位。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对于《原神》为什么这么成功、吸金能力为什么这么强,业内已经有很多分析,比如:开放世界的设计,多角色养成玩法,PC、主机和移动端的多平台同步,免费加抽卡的商业模式等等。这些都没错,不过我还想再补充一点:米哈游可能是国内最会做IP化运营的游戏公司。

我们知道,游戏行业有几大难题:

第一,生命周期短。游戏的研发成本很高,动辄上亿元,但游戏的平均生命周期却只有8—12个月,玩家玩一段时间就腻了。游戏怎么长久地留住玩家,是一个大问题。

第二,收费模式遭诟病。免费游戏要赚钱,就要想办法用各种道具卡牌让玩家多氪金,但花样多了又容易招致玩家不满,比如不少人吐槽《王者荣耀》的高价皮肤很坑人。

第三,拉新难。让老玩家尝试新游戏相对比较容易,而让不玩游戏的人首次尝试玩游戏,比较难。目前,游戏群体比起整个网民群体还是小众的,哪个游戏能够率先完成“破圈”,成功拉新,谁就占得先机。

你发现没有,把游戏角色IP化,可以“一石三鸟”,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当游戏角色成为虚拟偶像,热爱它的粉丝们当然就会更愿意长久地玩下去,从而延长游戏生命周期;粉丝们为自家偶像氪起金来出手大方、毫不心疼,收费什么的不是事儿;粉丝们还会自发进行传播,帮自己偶像完成破圈。

《原神》就是把游戏角色IP化的高手。具体来说,有这么几个大招:

第一,最常见的招数,做联名。《原神》是最会搞联名的游戏,没有之一。上个月庆祝上线两周年的时候,《原神》的联名款可以说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让人无处可逃。你点个必胜客,会看到饮料杯上印着原神人物“安柏”和“优菈”;打开高德地图,会有原神人物“派蒙”给你语音导航;连凯迪拉克和《原神》也官宣“在一起”,推出了两款联名限量版车型,车身上印着“枫原万叶”和“北斗”两个游戏人物。

第二,做话题营销。上个月,《原神》把游戏人物“派蒙”做成了一个38米高的巨型充气人偶,让它漂流在伦敦市区的泰晤士河上,沿途和大本钟、威斯敏斯特宫等伦敦著名景点合影。不但引爆伦敦市民的围观,还让派蒙在推特上实力圈粉,轻松拿下10万+喜欢。据说之后,这个巨型派蒙还会到新加坡著名景点巴拉望海滩,开启全球巡游之旅。

再比如,在《原神》游戏中,人物可以通过“传送锚点”瞬移到地图的某个位置。《原神》就用这个梗,在国内外多个知名景区发起“传送锚点打卡活动”。你可以在伦敦滑铁卢车站、纽约皇后中心等地看到游戏人物的“传送锚点”,每天都有无数玩家被吸引过来打卡。

第三,制作人物动画,放大角色魅力。比如去年,《原神》为一个新角色“云堇”专门制作了一段动画,动画里云堇有一段戏剧唱段,专门找了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扬老师亲自配音。这段动画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爆红,多次登上推特热搜。不但让玩家爱上云堇,还让无数老外爱上京剧。

上个月,《原神》还宣布和全球知名动画制作公司飞碟桌(ufotable)合作,正式启动《原神》动画项目。在历史上,由游戏IP开发而来的最成功动画,要数任天堂的精灵宝可梦,它不但扩大了游戏本身的影响力,而且超越了游戏生命周期,让宝可梦一直活跃在我们身边。如今,《原神》也正在沿着这条路进发。

第四,鼓励游戏内容的二次创作。相比其他游戏,《原神》投放的硬广比较少,而着重通过二次创作来扩大IP影响力。比如,《原神》和B站合作,推出“UP主激励计划”,鼓励他们把游戏内容、游戏角色做成视频传播。除了游戏类UP主,其他类型的UP主也有可发挥的空间,比如,美妆UP主就去复刻游戏人物妆容,美食UP主就去复刻游戏里的食物。总之,通过各个渠道去引爆游戏的二次传播。

正如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说的:“我们不是在做游戏,而是在做IP。”也许,这就是《原神》的流量密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