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赚钱之道》如何选择副业,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开展副业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并观察很多副业达人,以大量案例为基础,总结了一系列通过副业赚钱的思维、方法和工具。可作为了解副业赚钱的入门参考;帮读者寻找更多的收入渠道,构建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以提高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更好地掌控工作及生活。

关于作者

安晓辉,程序员出身,有丰富副业经验,兼具多种职业身份,包括西安点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职业规划师,DISC认证讲师和顾问等。 是知乎职场话题知名答主,有近8万关注者,阅读量超过2300万人次。著有《大话程序员:入门全攻略》《程序员的成长课》等书。

核心内容

第一,现在社会上有哪些副业可以选择,大家通常是如何选择副业的;

第二,每个想做副业的人,如何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开展副业;

第三,在做副业过程中,可能面临什么困难,又有哪些解决办法。

《副业赚钱之道》如何选择副业,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开展副业插图1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副业赚钱之道》。

说到赚钱,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兴趣,毕竟在生活中,不缺钱的人是极少数。但要说到利用副业赚钱,很多人在感兴趣的同时也会有疑虑:现在职场竞争这么激烈,能把主业做好就不错了,哪儿还有心思搞副业呀?

没错。所以这本书区分了两个概念,防守型副业和进取型副业。

所谓防守型副业,是指一个人的主业做得不错,当下工作没问题,但为了预防将来的危机,提前准备,干点副业,来增加财务保障。而进取型副业呢,主要不是担心危机,而是出于兴趣和特长,积极主动地开展副业,希望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它们考虑的重点不同。

所以这本书并不主张随意开展副业。特别是防守型副业,它主张应该在主业有了长足进步,个人资源有较好积累之后再考虑。否则,很可能副业没做好,主业也被荒废了。

但无论是防守型还是进取型副业,这本书指出,做副业不是为了副业而副业,而是为了寻找更多的收入渠道,构建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在当今变化莫测的世界里,能提防诸如裁员、行业衰退等状况的冲击,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特别是近两年来,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各种不确定因素轮番出现,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使不少人的生活遭遇了巨大困难。这本书倡导的多元化收入结构和赚钱能力,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学习。

这本书的作者安晓辉,是程序员出身,有丰富的副业经验。他从事副业,是因为在33岁时遭遇了大多数职场人士都会碰到的问题:晋升无望,收入见顶,而家庭开支又快速上升。为了走出困境,他从撰写一篇博客文章开始,受到出版社的邀约写书,然后录制与书相关的视频内容。最后发展成一位有多种职业身份,阅读量超过几千万人次的知识博主,也取得了比过去丰厚得多的经济收入。

在这本书里,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并观察很多副业达人,以大量案例为基础,总结了一系列通过副业赚钱的思维、方法和工具。虽然有点庞杂,但很实用,可以作为了解副业赚钱的入门参考。甚至有读者评价说:“这哪是副业赚钱之道,如果一个普通人能正确按照书中提供的方法论做事,别提副业了,主业都能做得非常出色。”

接下来,我就分三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现在社会上有哪些副业可以选择,一般大家是如何选择副业的;第二,每个想做副业的人,如何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开展副业;第三,在做副业过程中,可能面临什么困难,又有哪些解决办法。希望听完之后,你对副业赚钱这件事能有基本了解;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从容地迈出这一步。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现在社会上有哪些副业,通常大家是如何选择副业的?换句话说,先看别人是怎么搞副业的,再想自己除了工作,还能干点什么。

说到这个问题,你可能想到送外卖、开网约车、做微商之类的工作。没错,这些是比较常见的副业。不过除此之外,有些副业可能是你以前不知道的。在这本书里,作者一共收集了32个案例,提到了几十种副业,有些是容易想到的,比如做自媒体、做保险代理人、做瑜伽老师等等;有些是不容易想到的,比如做儿童礼仪培训、做二手车评估、做纹身设计师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说,副业划分最重要的是两种。一种是有专业技术门槛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比如编程、画画、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另一种是没有技术门槛的,只要你愿意投入时间精力,随时都能做,比如像同城跑腿、销售代理、参与问卷调查等等。这是在考虑副业的时候,最先碰到的问题。

通常来说,如果有条件做专业技术方面的副业,当然是最好的。因为这类副业有门槛,报酬比较高,并且在做的过程中,能提高专业能力。但是如果没有条件做专业技术类的副业怎么办呢?从其他副业做起,也是一种选择。

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主人公是西安一家大专院校的老师,有一次网络购物时,跟快递员聊天,对快递的工作产生了兴趣。他心想,自己每天下班后,包括周末,都有空闲时间,并且还有电动车,不用添置装备就可以送快递。唯一让他犹豫的是,怕别人知道他是大学老师,用异样眼光看他。但转念一想:只要自己不说,谁知道这个呢?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自己整天对着电脑,挺枯燥的,如果抢几个单,送送快递,既能为别人服务,也可以调剂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他立马行动起来,在APP上注册成为骑手,干上了快递的副业。

这故事你一听,可能会觉得有点意思:一位大学老师因为好奇心,干上了快递骑手的工作,作为增加社会阅历的体验。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社会中确实有一些门槛较低的副业,比如跑腿、代驾、推销等等,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你愿意干,立马就可以干起来。不过这些副业虽然能赚钱,但主要是消耗时间和精力,不利于个人能力成长;就像这位大学老师兼职送快递,对他来说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们还应该了解更多。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个“五星分析法”,从个人倾向、核心资源、客户需求、周边机会和收入结构这5个维度,来考察各种副业机会。下面咱们介绍两种有普遍意义的。

一是发展兴趣爱好。每个人都有兴趣爱好,只是平常习惯了,不去琢磨它涉及什么环节、用什么知识、需要什么技能、跟什么职业相关。但如果仔细琢磨,包括打游戏、看电影、读书、旅游等兴趣爱好,都有很多相关的工作可以做。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顾先生是一家网络公司的产品经理,他喜欢玩车,只要聊起车来,他总是滔滔不绝,说得头头是道。有朋友买车时,就叫他帮着验车;他也帮很多朋友验过车,反响很好。他买房结婚后,经济压力变大,想通过副业贴补家用,就想到了这个兴趣。要知道在当前经济中,二手车是个不小的市场,但问题很多,不懂的人容易吃亏上当,需要专业的人帮助评估汽车状况。于是顾先生就把目标锁定在这个方向,通过系统学习汽车专业知识,考取二手车鉴定评估师的资格证书,干上了二手车评估的副业。

这个案例可以说是将个人兴趣变为副业的一个典型。书中还提到,有一家酒吧的老板,对心理学感兴趣,于是自学心理学,考取了私人心理顾问证书,开启了职业规划师的副业。这里可以看到,要把兴趣转化为工作,光有兴趣还不够,还要经过一定的钻研学习,甚至要有资格认证才可以。

二是捕捉身边的各种机会。现在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各种趋势此起彼伏,因此创造出各种机会。只要留意这些趋势,再加上努力学习,开展副业也是水到渠成。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帆女士在某公司从事财务工作,有了孩子后,想为女儿买保险,就开始研究保险知识。她学习能力强,对理财知识感兴趣,水平提高很快。研究一段时间后,她意识到保险在国内正是蓬勃发展阶段,前景很好。于是考取了保险经纪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当上了保险代理人。她把自己买保险的思路分享到自己参与的宝妈群里;有些宝妈很感兴趣,就来咨询她;而她的原则是自己买的才会推荐,自己看不上的绝不推荐。这样就赢得了宝妈们的信任,不断有单子成交,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保险经纪人。

这是一个从消费者转向服务者的典型案例。类似的案例还有,一位练瑜伽的企业策划后来当上了瑜伽老师,一位喜欢纹身的音像效果设计师同时从事纹身设计,等等;也都和兴趣爱好有关,并且在拓展副业过程中,也离不开钻研和学习。

总之,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副业机会是广泛存在的。一方面可以面对周围的人群,用特定的服务或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关注社会、行业趋势,从趋势的变动中寻找副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每个人在职场摸爬滚打,都会掌握一些有价值的资源,比如知识、技能、人际关系、信息、渠道等等,也可以想办法把它们转化为副业。

第二部分

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从自己的资源条件考虑,有哪些做副业的机会。

在这本书里,作者分析了每个人都可能有的四种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人际关系、信息、渠道;还总结了八种资源变现模式,包括教别人学知识、帮别人做事情、给别人当顾问、开发自己的产品等等。我给你介绍比较典型的三种。

第一,是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别人做事,为别人服务。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老黄是一名硬件工程师,在一家公司负责研发个人护理电子产品,包括电动牙刷、洁面仪等等。他对电路板设计很在行,在业内小有名气,这样就有朋友和同行请他帮忙做电路设计。但这类单子往往比较急,老黄要熬夜加班。一般会从晚上8点干到凌晨1点,到了周末会更晚,有时到凌晨4点才能休息。总之,因为老黄的技术很棒,产品交付及时,在客户中口碑很好,形成了固定的客户群,也就有了稳定的副业。这是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副业的典型方式。

第二,也是用专业技能帮别人做事,不过这种技能是在主业之外发展出来的。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主人公叫小汤,是一家航空公司的质量管理主任,负责规范员工的操作流程。这份工作并不难,小汤做得很出色,但很难有晋升的机会。于是她就想办法提高个人技能,从学PPT设计开始,主动帮其他同事做述职报告的PPT。后来又参加公司的PPT设计比赛,得了第一名。这样,公司的同事都知道她会设计PPT,给了她一个“PPT达人”的标签,并逐渐传开了。

有一次,有朋友找到小汤,说身边有个朋友想找人做PPT,问她愿不愿做。小汤琢磨了一下,她觉得业余时间接单子,一是可以打磨自己的PPT技能,二是可以培养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对工作也有帮助,于是她就答应了。在做完第1单之后,又有朋友邀请她,第2单、第3单慢慢都来了。就这样,她开始了一份做PPT设计的副业。

你看,前面提到的两种模式,都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他人,帮别人做事。其实不光是这样,现在随着新的学习方式兴起,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别人,也能成为赚钱的副业。

书中提到了很多这样的案例。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名叫彭小六的程序员,最初为了还房贷,以IT培训为副业,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别人。后来又从兴趣出发,从事关于阅读和写作的线上分享、线下培训,结果用了两年时间,成为知名的知识博主。副业给他带来每个月六位数的收入。最后他辞去了上市公司软件研发经理的工作,专注于推广阅读和教育。

还有一位叫弗兰克的新媒体人,原来是制造业的项目经理,后来钻研写作,通过教别人写作,用一年时间,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以这种方式干上副业的。一开始他只是想分享编程的知识经验,在博客上写文章,没想到被出版社看中了,邀请他写书。后来又根据书的内容录制视频课程,先讲编程技术,再讲职业规划,再讲如何通过副业赚钱等等。最后从一名程序员,发展成有多种职业身份的知识博主,也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大转变。

你看,这些案例中的副业,不仅仅是用业余时间赚钱,或提高专业技能这么简单;而是通过开展副业,在副业中学习成长,实现职业生涯的跃迁。

那么如何找到有发展潜力的“投资型副业”,而不是简单的拼时间和体力的“消耗型副业”呢?这本书也提供了建议。

简单地说,要注意两个角度:一个由内而外,一个由外而内。所谓由内而外,就是从自己的条件出发,分析自己的知识、技能、兴趣、特长等,看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而由外而内,就是从工作的性质考虑,通过有没有专业壁垒、是否具有复利效应、是夕阳产业还是朝阳产业等标准,来筛选具有成长性、值得长期投入的工作。

说得具体一点,我们可以先从由外而内的角度,找自己最看重的3个工作特质,筛选出第一份副业清单;再通过由内而外的自我认知分析,找3~5项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最想培养的技能或最感兴趣的领域,筛选出第二份副业清单。最后对比这两份清单,重叠的内容就是比较理想的副业。

比如作者开启副业时,从外向内看,他希望从事的副业跟自己兴趣有关、能获得公众认可并有利于发展特长;由内而外看,他所擅长和感兴趣以及想培养的技能,包括写技术文章、写文学作品、做职业咨询等等。最后两方面综合,他选择的是写技术博客。

如果两方面没有重叠怎么办呢?就说明我们对副业的目标设置和自身条件分析有偏差,也就是理想和能力不匹配。那就得调整,要么降低对副业的要求,要么提高自身的条件。总之,只有经过认真分析和慎重考虑,才能发现理想的副业;并且经过调整和校正,大多数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副业。

第三部分

那么,是不是找到了一项副业,就能高枕无忧呢?不是。这本书告诉我们,副业做起来不难,但要坚持下去却不容易。比如有的人做了几天,觉得太累,就放弃了;有的人想要坚持,却不知道怎么做,做着做着就做不动了;还有的人看到了回报,但回报太少,就不想再做了,等等。

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在做副业的过程中可能遇见什么困难,有哪些解决办法?

在这本书里,作者总结了开展副业常见的七个阶段,分别是:观望·三分钟热度·坚持·自我怀疑·冰火交织·安营扎寨·衰退。你一听就知道,它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会反复波折,需要预判和应对。怎么办呢?作者介绍了18种关于落实行动和坚持努力的方法。不过由于篇幅有限,下面重点介绍三种常见的障碍和突破方法。

第一个障碍是不停地观望,但不能落地。很多人会因为各种原因想尝试副业,但想归想,总是不能迈出第一步。原因也很多,比如事情太难,比如时间不够用,比如担心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等等。这时候怎么办呢?书中建议了一种方法,叫“起而行之”。就像前面案例中提到的那位大学老师,他想到了送快递,说干就干,先干起来再说。

这种行动背后,其实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很多时候做事犹豫,不断观望,是因为习惯里有一种认知,认为想做什么,要先学会,然后再去做,遵循的是“想做→会做→做”这样的程序。但实际上,生活中大量实践都是先做起来,然后才知道怎么做,甚至擅长和主动去做,遵循的是“做→会做→想做”这样的程序。想清楚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干副业的时候,不用考虑太多,反复掂量,陷入不断观望的陷阱;其实只要方向正确,自己想干,就先干起来,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调整就可以了。

第二个障碍是“三分钟热度”。跨过了观望阶段的人,往往对副业满怀憧憬,在新鲜感和创业热情的推动下,浑身是劲,勇往直前。但不久后会发现,在新鲜感和热情褪去之后,各种不适应和麻烦接踵而至,比如时间不够用、睡眠不足、没钱参加培训、缺乏资格认证、回报遥遥无期等。这时候很多人会想放弃,还给自己找了理由,比如“体验了一下,发现不喜欢”“投入时间和精力太多,影响正常生活”“还是想过得自在一些,这样不值得”等等,陷入了“三分钟热度”的困境。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书中有一种建议,叫“提升重要性”。就是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提升事情的重要性,就能让自己的努力更有韧劲;相反,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没那么重要,就不会主动去做,或者碰上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

作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7年的某一天,他起床后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摔倒在地板上,昏迷不醒。后来一检查,查出高血脂、颈动脉硬化等各种问题,让他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在这之前,他也一直想锻炼,但没有真正去做。在这以后,他开始每天跑步,即便冬天室外结冰,也要穿上运动服去跑,不让这个习惯中断。这就是体验到了失去健康的危险,而把锻炼看得无比重要的结果。

同样的道理,有些人想做副业获得第二份收入,但迟迟没有行动,或只有三分钟热度,多半是副业对他没那么重要——因为主业收入还不错,生活无忧,所以做不做都无所谓。但如果他能想象,自己像某些特定行业的员工一样,突然遭遇降薪、裁员等状况,生活一下紧张起来,甚至连开销也维持不下去,那么他很可能马上付诸行动,并敦促自己坚持下去。

第三个障碍是自我怀疑。在经过一段时间坚持后,做副业的人如果体验不到回报,就会进入自我怀疑阶段。这时候会产生各种怀疑,比如我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做这个事?坚持下去真的能成功吗?投入这么多精力值得吗?我做这件事的方向对吗?做事的方法对吗?等等。怀疑多了,就会焦虑紧张,压力巨大,一旦扛不住就会选择放弃。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书中提到了一种方法,叫阶梯模型。简单地说,就是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小目标开始做,容易看到成果,保持自信。具体来讲,可以把一星期以内的目标定为“步骤”;一周到一个月的目标定为“短期目标”;一到三个月的目标定为“长期目标”;三个月以上的目标定义为“梦想”。把目标分解之后,就可以着眼于具体的步骤,通过标记打钩的方法来推进任务,一步步地由短期目标向长期目标迈进。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迅速看到做事的结果,增加自信心,保持紧迫感。比如你想写一本书,从选题到写作再到编审、印刷、上市,至少要6个月以上。这时候如果把出书作为一个总目标,会让过程显得枯燥而漫长。而如果把这个过程分解为若干小目标,甚至在写作过程中把一些章节发到网上,获得读者的反馈,这个过程就会显得更紧凑和愉悦。所以这本书认为,使用阶梯模型做事的人,半途而废的可能性更小,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更大。

总之,这本书告诉我们,做副业并不容易,但如果你能坚持不懈,穿过自我怀疑,也许会来到一个稳定的时期——这时候每年花多少精力,收入是多少,成本是多少,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应对,都可以预判。副业做到这一步,就算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但即便如此,副业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大多数产业都有生命周期或红利周期,当副业所属的领域进入衰退时,副业也会衰退,也需要通过持续创新、降低成本、放大服务能力来保持长期的竞争力。因此从很多方面看,副业跟主业没有区别。

结语

说到这儿,关于这本书的解读就接近尾声了,来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介绍了,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副业机会是广泛存在的。只要你愿意,社会中有一些门槛较低的副业,可以很快干起来。不过这些副业虽然能赚钱,但主要是消耗时间和精力,不利于个人能力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其中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每个人在职场历练多年以后,都会掌握一些有价值的资源,比如知识、技能、人际关系、信息、渠道等等,都可以转化为副业。比如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帮别人做事,或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别人,都能成为赚钱的副业。

不过要注意的是,副业做起来不难,但要长期坚持,做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并不容易。因为它经常碰到三分钟热度、自我怀疑之类的障碍。除非你能坚持努力,穿过障碍,才会迎来比较稳定的阶段。但即便如此,副业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升级。

最后再说说副业和主业的关系。我们要想清楚,在有主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做副业?以及即便不做副业,“副业思维”对主业有什么影响?

前面曾经提到,副业可以分为进取型副业和防守型副业,这也体现了人们从事副业的原因。进取型副业是为了增加收入,拓宽赛道,推动职业生涯的进步;防守型副业是为了预防危机,未雨绸缪,为潜在的危机准备救生衣和避难所。

但不管是拓宽赛道还是预防危机,作者提醒我们,在职场中要经常思考三个“顶级”问题:第一,是自己的升职机会是否见顶了;第二,是自己的工资水平是否见顶了;第三,是自己的个人价值在当前工作环境中是否已经见顶了。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多是“是”,那么就应该考虑尝试副业了。事实上本书作者就是这么决策的:他在公司虽然处于重要部门,技术能力出众,但要想沿着职位序列上升,几乎没有机会了;同时,虽然工资每年会有8%~10%的增幅,但在扣除通货膨胀以后,几乎没有增长,所以他决定开展副业。

当然,作者虽然强调居安思危,但并不主张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去尝试副业。因为如果条件不合适就开展副业,很可能副业没做好,主业也被荒废了,最终得不偿失。所以还是要提醒,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我们今天谈到的案例和思路,只能作为参考和借鉴。

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是否决定开展副业,“副业思维”都是对工作有帮助的。包括前面提到的尝试副业的危机意识和拓展精神,开展副业时需要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为了克服动摇和自我怀疑而坚持不懈的努力,都可以对主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因此从很多方面看,副业跟主业没有区别。甚至可以说:主业做不好的人,也很难做好副业;副业能做好的人,主业也可以做好。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的解读。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还可以点击红包分享按钮,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