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新生意“1.8Meters”一米八海洋科技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



最近,很多人在谈论一个叫一米八海洋科技的公司。注意,一米八不是外号,这个公司真叫一米八,是7月底,在杭州注册的。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公司的股东名单里,出现了马云的名字。一米八海洋科技的控股股东,是今年3月在香港成立的1.8Meters,而在1.8Meters中,马云间接持股10%。

大家关注马云的动向,当然是为了找机会。毕竟,观察机会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看看你认为最会做生意的那些人,在往哪个领域走。

那么,马云的新生意是什么呢?在公司介绍里,一米八的主要业务领域是,智慧渔业和智慧农业。这可是个不小的机会。根据《中国蓝色经济报告2022》的统计,202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约8万亿。报告里还提到,2017到2019年,在中国人摄入的动物蛋白里,海产品占了20%以上。为了维护海洋资源,应确保可持续渔业的发展。

但是,除了渔业之外,大家真正关心的,是一米八布局的另外一项业务,这就是新能源。仔细想想,渔业和新能源的关系,非常密切。你看,养鱼,意味着要建一大片海上渔场。水面上那么大的空间,海上光照又充足,不是正好搭建光伏设备吗?

咱们再看政策层面。就在今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注意这个词,海域立体设权。简单说,以前对海洋的开发,倾向于平面化,海洋资源好像指的就是海面那一层。而今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要进一步立体化。也就是,把水面、水体、海床之类的资源,都合理开发利用。而《通知》中说的立体设权,就是要确保这个立体化的开发,能够有效推进。

当然,关于一米八的业务布局,具体还得看他们后续的动向。但是,刚才说了这么多,至少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新能源领域,将长期向好。

你看,今年我们不是总说要抓住确定性吗?过去提起这个话题,我们很容易讲鸡汤,容易上价值。但是今天,咱们不玩文学修辞,就来实打实地说说,新能源领域的确定性。不管你是做投资、换工作,还是选专业,都建议你听听。

那么,新能源领域有哪些确定的机会呢?前段时间,华兴资本投资银行的新能源和先进制造组负责人周亮,接受了亿邦动力的专访,专门分析了他对于新能源行业的思考。里面干货很多,我们今天主要说其中的两个重点。

第一,新能源产业的机会在哪?乍一看,新能源是一个很庞大的领域。但目前,主要方向,只有五个,分别是,风、光、车、储、氢。也就是,风能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氢能。大多数上下游的产业布局,都是围绕这个五个分支展开的。

其中,风、光、车,都属于相对成熟的领域,这些领域机会依然很大,但竞争也很激烈。而最后这个氢,目前还处在技术的早期阶段。这么算下来,只有储,也就是储能领域,正值爆发的当口,也有很多正在快速增长的公司。尽管眼下看,电池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但从长期看,它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为什么?两个原因。

一来,储能本身有巨大的需求。你看,发电这个事,总不可能严丝合缝,你发多少电,大家就用多少电。它的常态,要么是供不应求,要么是供大于求。怎么办?很明显,你需要造一块大电池,把这些电能储存起来。这么一来,电价也稳定了,供应也保证了。储能行业,就相当于这个造电池的。

二来,新能源和传统能源,有一个底层的差异。传统能源属于资源产业,说白了就是看老天爷给你多少矿,给你多少石油。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而新能源,更像制造业,我们一定程度上能自己造出能源。这就意味着,我可以可劲儿地造,想造多少造多少,唯独有一样,就是造出来的电能,得有个地方存放。你看,储能又派上用场了。换句话说,储能,有点像餐饮一条街上,那个卖冷柜的。不管什么饭馆,你总用得着它。而且你的规模越大,你需要的冷柜就越多。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显示,2022年全球新型储能累积装机规模是45.7GW,年增长率足足有80%。你看,几乎是成倍地增长。

好,这是咱们要说的第一个关键结论,新能源领域中,储能是一个确定的长期趋势。

第二个关键结论是,储能行业,不能只关注技术。你看,一提起跟技术相关的新领域,很多人会本能地认为,技术就是第一核心竞争力。谁的技术先进,谁就更厉害。但在储能领域,不好意思,这个逻辑不全对。

因为储能行业面对的需求,是高度同质化的。储能行业的用户,不管是公司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需求其实都一样,就是你能安全、便宜、快速地帮我把电存起来。就像你出门买电池一样,你买它的目的太单纯了,就是图个耐用。你根本不会在意它用的技术是否先进,其中有多少专利。

这就导致,储能行业的第一竞争力,不是技术,而是性价比。借用周亮老师的话说,在储能行业,越靠近需求侧,越是规模、资金、客户关系等方方面面的竞争。技术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是一个重要方面,甚至不是决定性的。

因此,你看储能行业,技术路线一直在动态调整中。比如,锂电和钠电,说不上谁更先进,它们之间一直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锂材料贵的时候,大家就倾向钠电池技术。假如锂材料的价格下降到15万元/吨以下,大家就倾向于锂。

注意,我们可不是说,技术不重要。而是,在储能行业,技术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你要想判断谁更有前途,除了技术之外,还可以看看,这个公司是不是在某个领域有独特的优势。比如,销售渠道、客户关系、先发的规模优势,等等。比如,飞轮储能,它的原理就像上发条一样,输电就相当于给发条上劲儿,放电就相当于松劲儿。从稳定性看,它不如电池储能。但它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充电放电都更灵敏。只要能找到有这个特定需求的用户,这个技术就有发展空间。

最后,假如你想进一步了解储能领域的格局。前段时间,中商产业研究院专门做了一张新型储能产业链全景图,里面完整列出了储能行业的上、中、下游技术重点和相关公司。图片就放在文稿里,来看看吧。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