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阿裡雲裁撤物聯網團隊!分手,對於阿裡和IoT都有好處



在2023年的尾聲,阿裡再一次爆出重磅消息。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阿裡雲正在IoT業務線砍掉硬體集成業務並縮減相關人員,裁員比例超50%,該部門剩下的人員將被打散並至其他業務。共同調整的,還有為政企客戶定製行業解決方案的專案制業務,混合雲事業部部分團隊裁員比例達到30%。

此舉被認為是阿裡雲收縮非核心業務,聚焦重點業務的表現。因為在裁撤IoT跟混合雲業務的同時,阿裡雲同步在擴大公共雲事業部和 AI 部門的招聘。

這一舉措,也可以看作是吳泳銘剛剛上任時就提出的“用戶為先、AI驅動”的戰略重心轉移的落地表現之一。

2023年9月12日,剛剛就任阿裡集團及阿裡雲CEO的吳泳銘就發佈了一份名為《用戶為先,AI驅動 以創業心態創造更大價值》的內部全員信。其中提到,未來的阿裡將確立兩大戰略重心:用戶為先、AI驅動。阿裡巴巴整個集團將圍繞這兩大重心進行業務梳理,對三類業務加大戰略性投入:

  • 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臺業務;

  • AI驅動的科技業務;

  • 全球化的商業網絡。

重磅,阿裡雲裁撤物聯網團隊!分手,對於阿裡和IoT都有好處插图1

此次變動,對於阿裡雲乃至阿裡巴巴集團而言意味著什麼,對於整個IoT行業又意味著什麼?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就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昔日的微軟,今日的阿裡

吳泳銘接任成為阿裡第三任CEO,並且履職不久就提出了“用戶為先、AI驅動”的戰略轉向口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大洋彼岸的另一家巨無霸企業——微軟。

今天阿裡的狀況,也像極了2014年年初第二任CEO鮑爾默和第三任CEO薩提亞交接階段的微軟。當時的微軟,儘管在鮑爾默手上實現了利潤增長,但市值卻急劇下降,被後進科技企業一個個超越,不論內部還是外部,對其都充滿悲觀。認為它儘管是一家賺錢的企業,但卻是一家沒有前途和希望的企業。

如今的阿裡,僅市值上一度被後進選手拼多多壓過,就可見其當前的境遇。

兩家企業的際遇也多少有點類似。經歷了篳路藍縷的創業之路,而後成為市場霸主。漸漸,初心不再,注意力從對用戶需求的關注、對科技創新的推動,轉移到了對競爭對手的針對和對各種所謂趨勢的跟風上。瘋狂介入各種新賽道,用一樁樁收購將自己變成無所不包的巨無霸,但在核心能力增長上卻收效甚微。

最後,儘管還賺錢,但是市值卻持續下跌。在人們的印象中,它們再也不是當初那個一心想著用科技惠民的弄潮兒,而是一個專橫、跋扈,同時又昏招迭出的市場霸凌者。

微軟的這一形象,被薩提亞·納德拉成功扭轉。其上任伊始,就在文化層面提出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轉向,在業務層面提出了“移動為先,雲為先”的口號。今日吳泳銘的表態和做法,與10年前的薩提亞又是何其相似。

然而,戰略調整隻是變革的第一步,戰略最終能否被貫徹和落實才是關鍵。

當時的薩提亞,也是大刀闊斧地裁撤那些自己不擅長、無法帶來收益的業務,比如久攻不下的移動手機業務。轉而將精力轉向雲計算和新終端等業務領域。最重要的是,他一改微軟過去的“競爭”文化,積極改善友商關係,與蘋果、谷歌等過去的死敵和解,走出了一條合作與競爭並存的道路。

今天的阿裡,或許也需要一場類似的轉變。

我們看阿裡過去幾年的路徑,除了在馬雲力排眾議的堅持下打造出來的雲業務可以算得上是成功開闢的第二曲線外,其他業務鮮有亮點。因為其所有業務都是圍繞競爭對手去的,當一家企業的眼裡只有競爭和收購時,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其創新動力的不足。因為前期的成功積累了資金實力,後邊在確定業務方向時便開始保守和偷懶,人云亦云,看到小對手的新業務就收購,看到大對手的新業務就注資打擂臺。

這樣的行為,除了引發一場場無效的消耗戰之外,對於自身和行業的貢獻微乎其微。

隨著業務分支越來越多,阿裡面臨的真實市場環境是,它在不同的業務領域都至少有一個強勁的專業化對手。而在具體業務的競爭中,阿裡的反應都不如他的對手敏捷。因為大家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要執行的是同樣的任務,但是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內部運行機制,龐大的規模和體量勢必會造成流程的複雜與臃腫,反饋到業務層面就是面對市場變化時的笨拙與遲緩。

阿裡今年的大拆分,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走出這一困境的不得已之舉。

分手,對於阿裡和IoT都有好處

回到物聯網業務上。阿裡雲的IoT部門成立於2017年4月,而其入局IoT也談不上是什麼先見之舉。一方面,亞馬遜和微軟先後在2015年和2016年就成立了物聯網平臺,為國內的科技企業提供了參考方向。另一方面,2017年,國家先後出臺多項重大物聯網發展政策也讓國內市場的物聯網投融資快速升溫。

順勢而為的阿裡雲IoT部門曾被寄予厚望。這一點,從翌年雲棲大會上,時任阿裡雲總裁的胡曉明的演講中就可見一斑,他提到 “IoT是阿裡巴巴集團繼電商、金融、物流和雲計算後新的主賽道”,並表示 “阿裡雲計劃在未來 5 年內連接100億臺設備”。

重磅,阿裡雲裁撤物聯網團隊!分手,對於阿裡和IoT都有好處插图3

起初,阿裡雲IoT的業務定位是“物聯網基礎設施搭建者”,表示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諸如阿裡雲Link物聯網平臺、AI技術、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物聯網作業系統AliOS Thing等。

但是,隨著2020年天貓精靈加入雲事業部,並與IoT越走越近,阿裡雲IoT業務的方向似乎也開始跑偏了,逐步染指硬體領域。

我們都知道,物聯網是一個產業鏈長、生態豐富、應用碎片化的產業。儘管將其作為一個整體看時,體量大,而且增長前景好。但是到具體的市場特徵上,卻存在相關應用涉及到多種技術標準、行業標準和多樣化的應用需求、任何物聯網產品和解決方案都難以實現大規模標準化、行業發展破碎化、競爭效率較低等問題。

此外,物聯網行業不同於2C行業,不論入局哪一個垂直領域,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行業Know-How,這些行業Know-How是無法通過捷徑實現規模化的。

2B行業不同於2C行業的另一大特徵是,客戶都注重成本轉化,每一分投入都需要相應的利潤回報才行。而且每個企業都可以看作自己領域的專家,如果要真正開墾業務,必須能夠帶給對方可見的收益才行。

所以,表面龐大、增量可觀的物聯網市場,其實障礙重重,尤其對於阿裡這種習慣用規模效應在短期內撬動巨大利潤的企業而言,這樣一條賽道,無疑像是行走在越南雨林中的美國大兵,多少有點有勁沒處使的無力感。

起碼就短期而言,物聯網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仍舊依賴於專注於特定領域的生態企業。這些企業憑藉其在特定技術和市場細分領域的專長,具備適應行業變化和長期發展的能力。這些企業通常對市場有深刻的理解,能夠提供高度定製化的解決方案,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而物聯網行業市場分割特性導致每一塊業務的利潤有限,也剛好能夠支撐這些中小企業的技術發展和市場擴張。

而對於阿裡這樣的大廠而言,可能需要另闢蹊徑來入局物聯網行業,以實現真正助力行業發展的同時,讓自己獲益。

目前的物聯網市場,就像巴西的千湖沙漠一樣,遠遠望去,一片翠綠,碧水汪汪。但實際上卻是無數個湖泊組成的,體型小的魚類可以在任何一潭水中恣意遨遊,幸福生活。而如果有一隻藍鯨將其錯看成大海,無意中躍入其中,不僅不利於其自身生存,也會破壞其他小生物原有的生存環境。

重磅,阿裡雲裁撤物聯網團隊!分手,對於阿裡和IoT都有好處插图5

因此,筆者認為,阿裡雲此次對IoT業務的裁撤和調整,對阿裡自身和IoT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對於阿裡雲而言,它能夠收縮戰線,將資源重新用在自己的核心業務上,保持自己公有雲行業地位的同時,還有望開展更多業務模式創新,重新成為一線領先企業。

對於IoT行業而言,阿裡這類大廠的“撤退”,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深耕行業的各玩家的一種肯定,一方面意味著它們辛苦耕耘積累的經驗可以成為有效護城河,另一方面,也少了對巨頭企業隨時可能染指自己業務的提心吊膽。

巧的是,幾乎就在阿裡雲內部傳出IoT裁撤消息的同時,被譽為“全球IoT雲平臺第一股”的塗鴉智慧卻出現早盤股價大漲5.37%的情況。希望這是一種好的跡象,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大家發揮各自所長,掙取自己該得的那份利潤。

寫在最後

目前來看,吳泳銘掌舵下的阿裡,正在開啟一場類似於微軟10年前一樣的變革。對阿裡而言,這場變革既是一個重生和再造的機會,也是一次巨大且艱難的挑戰。這顯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使命,卻又是想要成為百年企業的阿裡不得不邁出的關鍵一步。期待在吳泳銘的帶領下,阿裡能夠開闢出一趟屬於自己的新航程。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