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钰·商业参考2》NFT的产品思路:从制造共识到做差异溢价



《蔡钰·商业参考2》NFT的产品思路:从制造共识到做差异溢价插图1

史中那篇梳理NFT发展史的文章里面还有两个故事,我也得给你讲一讲,因为它们包含着很有趣的商业思路。

 

 

一个还是来自幼虫实验室的霍尔和沃特金森,加密朋克头像的创始二人组。2021年5月,这两人再接再厉又推出了一套新作品。这次,他们生成了一组的3D立体像素风格的公仔形象,打算让群众们在元宇宙里用作电子分身,这组新NFT被起名叫「Meebits」。

 

Meebits形像也都是统一大小、统一轮廓的,但肤色、头发和服饰道具又各有不同。这次,Meebits总共发行2万个,比加密朋克多1倍,其中大概1万个留出来,供已经拥有加密朋克头像的人免费申领。另外接近1万个在网上用降价拍卖的机制给派发出去。

这是第一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是,在2017年第一批领取加密朋克头像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名叫埃里克 · 卡尔德隆,这是一个商人兼兼职艺术家。他也被加密朋克头像的玩法给启发了,2020年NFT在全世界大火,到了年底,这个卡尔德隆也创办了一个NFT艺术品发布和交易平台名叫「Art Blocks」。这个平台很快成了又一个创作和收集艺术类NFT的首选平台,在2021年Art Blocks上的总交易额超过了5亿美元。

Art Blocks 平台分成三个板块:策展、游乐场和工厂。策展板块就是Art Blocks官方背书的艺术家作品,游乐场是它合作过的艺术家们可以自由表达去了,工厂就是开放给无名新人们的自由创作场地。你肯定意识到了,这也相当于帮买家们划出了三个价格区间。

不过无论在其中哪个板块里创作,艺术家们都不能完全原创,而是要借助Art Blocks提供的一套类似加密朋克头像的生成算法来生成艺术品。换言之,Art Blocks鼓励艺术家们创作的是一套设计机制,再用这套机制来生成几十个甚至上千个不同的作品。

这句话是不是耳熟?我们翻译成上一讲史中总结的那句话,就是:重复的主体加上叠加的变量。你想,一组作品虽然各有不同,但背后的生成机制是一样的,所以,Art Blocks上的艺术家们,又在信息时代里继续演绎安迪·沃霍尔的波普精神。

 

我贴的这组作品名叫Ringers,图上的第二排第三幅,在2021年拍出了1800 ETH(当时折合580万美元)的高价,当时的买家是一个名叫「三箭资本」的新加坡加密货币对冲基金。

这组画的创作者叫德米特里(Dmitri Cherniak)。德米特里的作品进入了机构投资者的兴趣范围之后,2022年1月,他发明出了一种玩法:整个1月份不是31天嘛,德米特里每天生成一幅作品,但是不卖,而是随机发送到一个以太坊钱包里。他干嘛要做这事呢?他在Twiter上说的理由听起来也很艺术,说是「把它看作是对出生、生命和死亡的庆祝」。

==

这两个故事是不是蕴含着某种异曲同工?

它们的异曲在于:

加密朋克和Meebits头像的创始团队,做NFT的思路是先做有群众基础的数字潮流玩具,再把这些数字潮玩们往艺术品的方向推。

而Art Blocks和艺术家德米特里,思路则是先做数字艺术品,先带上创作者的强烈表达,再去说服大众认可这些艺术品的价值。

那两个故事的同工在哪里呢?至少有两点。

第一,两边的产品策略,都继承了安迪·沃霍尔的艺术精髓:重复的主体,叠加的变量。把这句话再翻译一下的话,其实就是打造共性+打造个性。共性用来塑造群体认同,个性用来塑造鄙视链。我们第一季讲过一类国潮的产品叫「国形+潮形」,也是这个逻辑。

第二,如果你愿意给前面这个方法论更大容错性的话,我们还可以说,这两组NFT玩家的市场策略也是:既打造共识,也说服市场给产品的个性部分高溢价。

怎么打造共识?靠给市场派发产品。Meebits靠的是半卖半送,德米特里靠的是随机派送。实际上,Art Blocks平台的艺术品生成方式里也还有一个魔鬼细节:买家要是在平台上买了一件作品,那这个购买动作就会触发艺术家设置的算法脚本,创作出一件新的随机作品,来送给这个买家。买一赠一,你回头想想,这跟我们讲过的直播操盘手安排的引流品和福利品,是不是思路很像。Art Blocks在送,艺术家本人也在送,加密市场上收到这类艺术品的人就逐渐变多了。

你想,换成你突然获赠了一个新鲜玩意儿,你肯定愿意说服别人相信它有价值。这样一来,NFT项目们就形成了第一个基于共同利益的共识圈。

打造完共识,Meebits还要告诉市场:我这批形象虽然多达2万个,但有些形象很稀有,比如说解剖人只有5个,宇宙人只有18个,猪人虽然多一点,但也只有711个,而且猪人之间互相还长得不一样。所以,你要是觉得哪个形像更能代表你,你可以自己去想办法把它弄到手。你看这就给作品的个性部分赋予了高溢价。

同样的,三箭资本花580万美元买下的那幅数字画作,它们的理由也是,那幅画被数字藏家们认为很像一只鹅,比同组里面别的画更有意思。你看,个性部分,高溢价。

 

 

好,这两个故事除了产品策略和市场策略,其实还提醒了我几件事:

首先,我自己强烈感受到了周期的力量。你想,比特币2009年诞生,NFT 2017年冒头,这期间还经历了比特币分叉、ICO、DeFi、DAO等等各式各样的变种叙事,这个不行再换下一个。在这个过程里,虽然币圈仍然是欺诈和圈钱项目占主导,但一年一年下来,理解和认同加密货币的投资者不断地在变多。到了2021年底,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价值已经突破了3万亿美元。

为什么加密资产的总价值能够不断地扩张?一部分原因当然是说服了部分主流投资者,像摩根大通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它们靠的是在时间长河里熬着,一遍遍重复自己的价值叙事,熬到不信任它的那代人老去,熬到信任它的一代人成为财富主导者。

就像今天的你看到扫地机器人还会疑虑一下买它有没有必要性,但只要这种产品一直坚持刷存在感,等到10后们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们对扫地机器人是从小耳濡目染的,那扫地机器人就会成为他们房子里的必需品。

意识到这件事之后,这让我突然产生了一点点面对时代巨轮的危机感。所以,今天市场上的哪些新奇玩意儿,会在未来成为必需品?这个问题我得经常自问。

其次,我还被提醒了一件事儿,你有没有意识到,比特币们的叙事关键词,已经从前些年的「区块链」和「货币」,变成了「加密」和「资产」。

从货币到资产,这个雄心的退却我们在第一季已经聊过了。而从区块链到加密的核心技术变迁,我隐约觉得,这是大市场给新物种们做出了更可行的价值方向评定。

你肯定知道,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思路是分布式记账,等于是用基础设施的冗余来防范规则的失灵,但它这种价值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覆盖自身带来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在很多场景里是在跟自己的立身之本搞决裂。这种决裂是很难搞的。

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CEO 2021年还发文章说,Coinbase要在加密世界里打造一个苹果商店,去中心化,无比自由。但2022年他就承认说,苹果和谷歌仍然是移动互联网上的秩序中心,Coinbase也得服从苹果和谷歌的规则。

而加密技术没有在跟什么主流技术搞决裂,加密技术的价值在于用密码学来给人们的数字资产确权。这就不是跟中心化思路抢山头了,而是在给既有世界贡献了一种优化手段。

比方说,这种手段可以用来支撑数字艺术品的流转,更还可以用来支撑更广义的创作者经济。

在《商业参考》第一季,我们聊过Bilibili。当时我们说,如果把B站看作一个数字社会的雏形,那么,这个社会里的数字信息,不论是一段视频还是一句弹幕,也许都可以当作数字资产来评估价值。

但这事最大的阻力就是版权问题。二次创作通常是拿版权视频来当素材,也因为这事饱受视频行业的敌意。但要是一段视频素材拥有它独特的、无法冒用的数字身份呢?那么,它被观看和引用的次数越多,它获得的分账也可以越多,这样一来,二创作品的版权争议说不定就能够解决。

 

 

这是受到史中的文章启发,我想要分享给你的一些想法。

另外,关于周期的力量,我还想跟你分享我的一个行动计划。这个春节,我强行拽着自家幼崽去电影院看了《熊出没》。《熊出没》是华强方特集团出的系列动画片和系列电影,电影是每年春节档都会公映一部,今年已经出到第八部了。我还打算以幼崽为幌子,每年继续都去看。

我为什么要针对《熊出没》立个行动Flag呢?也是因为有一次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以年为制作周期的系列电影,能帮我逐级感受中国动画电影工业的进化过程。

《熊出没》和喜羊羊们在10多年前刚出现的时候,我们这些看着《大闹天宫》和《柯南》长大的人类是不以为然的。但它们也默默地在时间长河里,逐渐把自己的少儿用户熬成了主流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当我把它每年新出的电影去跟更早的作品做比较的时候,我能够确切地看到它在剧情设计、特效制作等等方面的进化。

这刚好反映了一个行业的缓慢生长。《商业参考》的价值观之一不就是重要变化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场么。对我来说,每年看一看《熊出没》,也是一种在场方式。

这个思路我也分享给你。你要不要也试试作为用户,周期性地感受一下某个行业的变迁?期待你的记录和分享。

再见。

 

 

参考文献:

NFT精神史:罐头、青蛙和平凡人的15分钟英雄梦想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公司敞开聊,股票别瞎买。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