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红柿不如以前好吃了?手机厂商扎堆发布新机型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中国航天公布航天育种清单,二是手机厂商扎堆发布新机型。

5月1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公布了一份清单,这是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育种的实验项目清单。就在上个月,神舟十三号飞船顺利返回了地球,当时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还有一批同样在太空“出差”了半年的作物种子。

根据官方公布的这份清单,这些种子覆盖了上千种作物,包括小麦、高粱等粮食种子,黄瓜、番茄等蔬菜种子,甜瓜、樱桃等水果种子,还有各种花卉、林木种子,以及微生物菌种。这些经历了“上天”的种子,下一步还需要“入地”,在地球上进行培育、杂交和筛选。第一批种子预计会在7月份开始种植。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你知道,航天育种是现代人工育种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航天育种的原理是,种子在太空中经过宇宙射线的辐射,会产生基因突变。上过太空的种子再经过地面选育,筛选出那些有利的突变,就有可能形成新的品种。从1987年到现在,我国已经进行了30多次这样的实验,成功培育出了200多个新品种。

一方面,是越来越先进的育种技术;而另一方面,很多人却在感叹,说现在的蔬菜水果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不如原来好吃了。比如很多人说,以前的西红柿外皮柔软,里面是沙瓤,味道很甜,咬一口汁水四溢。做西红柿炒蛋,还要讲究把西红柿炒出汁。但现在,你去超市买的西红柿,吃起来味道很淡,酸不酸甜不甜,而且果肉很硬,也没什么汁水。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更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了更不好吃的品种?有一种解释是,这是大家的一种错觉。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口味也越来越挑剔,小时候觉得很好吃的东西现在感觉不好吃了,很正常。一句话:不是西红柿变了,而是你变了。

不过,这种解释现在被推翻了。上海市农科院专门对几十种西红柿品种做了测定,发现与传统品种相比,现在大量种植的品种可溶解性含糖量降低了10%以上,糖酸比降低了20%以上,而且让西红柿闻起来更香的香叶醛含量也更低了。换句话说,西红柿不如以前好吃了,不是人们的错觉,而是客观事实。

不过,这口锅不能甩给育种技术。事实上,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市场选择问题。

你知道,传统品种的西红柿确实口味更好,但是,作为一种商品,传统品种具有一些明显的缺陷。首先,它不好储藏,采摘下来几天就变软变烂了;第二,它皮很软,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磕碰;第三,传统品种的颜值也不高,个头小、形状不规则;第四,它的抗病性比较差,一旦遇到病害,很可能一下子全部感染,导致绝收。

现代育种技术对传统品种的这些缺陷做了改良,但这些改良会多多少少牺牲一些口感。比如,为了在运输过程中少磕碰,种植者会直接选择硬度高的品种,现代品种的硬度大概是传统品种的2倍。再比如,西红柿有一个基因位点能促进叶绿体形成,转化出更多的糖,但它会让西红柿表面呈现不均匀的青绿色。想要追求那种通体粉红的外观,就只能去掉这个基因位点,西红柿也就没那么甜了。再比如,影响果实大小和含糖量的基因位点,位于染色体的同一个区域,这也意味着,要想果子大,也得牺牲含糖量。

除了选种,运输环节也多少影响了西红柿口感。由于需要长途运输,西红柿五六成熟的时候就要采收。虽然运输过程中颜色会慢慢变红,但糖分的转化达不到自然生长的水平,好多风味物质也没有形成,味道自然会变差。除了提前采摘,运输中的低温贮藏同样会影响西红柿的口感。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说:种植者和商家为了图自己方便,牺牲了西红柿的口感,这是对消费者的不公平。不过我要说,消费者也不是全然置身事外的。事实上,消费者也参与了品种选择。道理很简单:虽然传统品种运输不便、损耗率高,但如果消费者就是追求味道好,愿意为之付出高溢价,比如传统品种能卖出现代品种几倍的价钱,那么,种植者肯定愿意种传统品种,因为收益高啊。

但事实上,大部分消费者不愿意单纯为了追求西红柿“小时候的味道”而支付高价。咱们都听过那个老笑话,西红柿究竟算蔬菜还是水果?作为蔬菜,西红柿是西餐中最重要的蔬菜品种,不过,它在中餐里的地位却没那么高,更像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配料。作为水果,它在一众网红水果面前也显得比较普通。总之,在目前的消费者偏好下,口感更好的传统品种很难获得高溢价。

你发现没有,以前,是自然选择在决定一个物种的演进方向,而现在,市场选择同样决定着物种的演进方向。在消费者、种植者、商家的多方博弈下,市场最终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现代品种,而不是口感更好的传统品种。

不过,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合理预见,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更好吃的西红柿买单时,传统品种又会回来,就像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更健康的有机蔬菜买单一样。正如科普作家史军说的,“人的口味和市场是一个互相驯化的过程”。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在过去的三四月份,手机厂商们扎堆儿发布了一波高端旗舰机,突出先进的处理器和自家的前沿技术。不过,进入5月份之后,厂商开始集中发布1000-3000元价位的中端机型。这大概是因为,临近上半年最重要的大促节点618,各家品牌都希望通过中端机来提高出货量,抢占市场份额。

如果说高端机型的主打卖点是先进技术,那么中端机型的主打卖点是什么呢?我发现,各品牌不约而同突出的一个卖点,不是性价比,而是颜值。或者更具体点说,是颜色。比如,最近OPPO发布的中端旗舰机型Reno 8,一口气出了6款不同的颜色,起名也非常讲究,三款纯色系分别叫漫游灰、逍遥青、暗涌黑,三款渐变色的名字就更玄乎了,很意识流,蓝黑渐变叫“夜游黑”,粉蓝渐变叫“邂逅蓝”,还有一个混合了黄色、粉色和绿色的渐变款,被命名为“微醺”。也是在这两天,vivo也发布了一款新机型,用渐变色模仿了水波纹,颜色取名“盛夏”,听起来十分应景。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据统计,国内十大品牌当前在售的手机,足足有270多款配色。有人说,这是因为目前手机在技术上没什么重大突破,只能从颜色上开始卷了。但是你知道吗,手机厂商之所以能够在颜色上卷起来,这也是由技术推动的。事实上,手机可以拥有多少种颜色,主要还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当时的手机制造工艺决定的。

你可能还记得,最早的功能机是清一水的黑色,没得选。就像亨利•福特的那句名言:“顾客可以选择他想要的任何一种颜色,只要它是黑色。”一直到1998年,诺基亚推出了换壳工艺,这才有了第一款彩壳手机5110,配备7种颜色的外壳,前后壳可以同时更换。这也是诺基亚第一款销量超过一亿台的手机。从那之后,“随心换”成了诺基亚的特色功能。直到智能机时代,诺基亚还在坚持彩壳配方,2011年时购买诺基亚500智能机,还送两个彩色外壳。

那么,那一波彩色手机潮是怎么结束的?答案是,一体机全面取代了可拆卸手机。这时候,手机外壳你不能自己拆下来了,“随心换”的福利也就没有了。同时,一体机时代的手机机身材质,从塑料变成了玻璃面板和铝合金。当时对这些材料的着色工艺远远不如塑料成熟,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失去了“颜色”,从五颜六色变回了只有黑白两种配色。

直到2013年,苹果第一次推出了新配色“香槟金”,当时金色是最容易电镀的颜色,这才让手机重新开启了彩色化的过程。这需要相当高的工艺水平。比如彩色的铝合金背板,是用阳极氧化工艺来上色的,而不锈钢边框的上色,用了物理气相沉积这种镀膜工艺。这些年苹果每次发布新颜色,不仅引发抢购潮,也会吸引一大帮人来分析它又用了什么新工艺。

再后来,国内手机厂商接过了色彩研发的接力棒,而且玩出了更多花样。特别是从2018年开始,国内厂商走出了纯色的限制,开始推出渐变色的手机。渐变色工艺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用复合板材做后盖,在工艺上模仿玻璃质感。复合板材本质上是一种塑胶材料,染色工艺很成熟。另一条路线,就是在玻璃后盖上着色,比如渐变镀膜、渐变喷涂、渐变印刷、渐变浸染等等。现在,渐变色成为国内手机的主流。

不过,仅仅是给手机染上渐变色,还属于“被动技能”。现在,国内手机厂商又用了一种黑科技,可以让手机外观主动变色。比如,努比亚曾经出过一款手机,按一下侧按键,黑色背板就会变透明,露出里面的芯片结构,科技感爆棚。华为也用过这种工艺,闹钟响起时,手机外壳会跟随声音出现律动的波纹。

主动变色的背后,用的是“电致变色工艺”。也就是,在材料中加上导电薄膜,薄膜在电力作用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对光的反射率发生变化,从而产生颜色的变化。这种工艺,以前常用在飞机舷窗上,用来调节遮阳效果,现在被用在了手机上。

说到这儿,我想起在彩壳时代,诺基亚的广告语“科技以人为本”,曾经被调侃为“科技以换壳为本”,其实,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换壳以科技为本。”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