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帳戶抽象」為何過於分裂,如何走向統一的「用戶本位」抽象?



鏈本位抽象來抽象去,門檻越來越高,要真做到全方位的“用戶本位”抽象,全鏈賬戶抽象隻是個開始。

作者:Haotian

看到Particle Network 新發布了全鏈帳戶抽象,感覺是要在已有ERC4337 標準的基礎上疊加一個“中間層”,為啥非要這樣做?感到費解同時又表示理解,倘若熟悉當下帳戶抽象現狀的話,就不難得出答案:

  • 目前各個EVM 等效鏈,包括Layer1 和Layer2 以及Layer3 應用鏈都有全然不同的方式,這類抽象屬於鏈本位,並非使用者本位;
  • 要真正實現使用者本位,例如允許一個使用者基於一個入口一個位址就能串聯所有關聯鏈,進而實現更連貫,更全局的互動體驗,一個能定義intent 統一規範和執行標準的「中間層」角色就成為必須了;

為什麼當下市場「帳戶抽象」實踐過於分裂? Particle Network 的全鏈帳戶抽象技術上是如何實現的?要實現Intent centric 抽象賽道的Mass Adoption 還有多長的路要走?接下來逐一分析下:

帳戶抽象AA 解決方案統一在「工程」層面,實踐層則千人千面

就技術層簡單而言,帳戶抽象化是使用者把一係列意圖塞給UserOP 記憶體池中,並由Bundler 打包發送給Entrypoint 合約執行,當中可透過Aggregator 進行簽名聚合處理批量交易,並由Paymaster 處理代付Gas費的細節。

這是一套ERC4337 定義的標準,後端實現邏輯也是統一的,但其本質上EVM 鏈本位的抽象,接入用戶的前端並不一定「統一」。

例如,zkSync 採用EOA 位址綁定帳號的方式,使用者看到的隻是一個可轉帳的影子位址,前端幾乎感受不到AA 帳戶的存在;而Starknet 則採用可升級合約帳戶的形式,用戶需要不斷升級合約來更新帳戶功能。此外像Argent 則採用Guardian 守護人機製的社交恢復機製,Unipass 的帳戶抽象方案則傾向在非EVM 環境異質多鏈間應用等等。

Wait,這種入口端的不統一看似是一種個人化,但無疑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門檻。抽象來抽象去,怎麼在「用戶本位」反倒門檻更高了?表現在:一個用戶在多鏈多Layer2 環境下不可能隻互動一個鏈,大凡跨越多個錢包多個鏈就憑空產生了學習成本;一個用戶在不同的EVM 鏈會產生多個不同的合約位址,給統一管理資產帶來挑戰。

這樣割裂的多鏈ERC4337 標準工程實現,怎麼能引領一個用戶本位的Mass Adoption?

統一帳號抽象實踐邏輯難在哪?以全鏈帳戶抽象為例說明

前邊說了,目前的帳戶抽像隻是EVM 鏈本位的,但EOA 位址在同EVM 鏈之間還能保持統一,為啥?

因為EOA 位址由公鑰計算派生,隻要不同鏈演算法一致,私鑰相同則派生的位址也相同。然而合約地址是由Creator 地址以及Nonce 經過計算得到的,由於每個鏈的Nonce 不同,得到的合約地址也不相同。一個看似可行的方式是,採用註冊表的方法,在不同鏈之間映射一個一樣的地址,但這樣存在中心化風險。

反觀Particle Network 的全鏈帳戶抽象結構圖,它在試圖以去中心化鏈原生框架,來承擔起一個“調度中心”的角色,每一個新鏈有新地址產生都會由調度中心的總合約,統一連接子Deploy Contract 進行統一操作,包括部署、升級的各個環節都會由總合約統一調度。

這樣做唯一的困難則在於異構鏈之間的即時通訊流暢度,需要「中間層」充當一個高效的連通媒介,能夠透過分佈於各個鏈輕節點上有合約來實現統一調度,實踐方案類似於LayerZero 的跨鏈解決方案一樣。

這種方式至少突破了EVM 鏈的屬性限製,讓任何支援異構鏈合約interoperability 且支援EIP-4337 方案的多鏈都會被納入多鏈體係內。可以在極大範圍內實現全鏈帳戶抽象化。

不過,像Aptos、Sui 等類似的非EVM 鏈目前還無法做到以類似合約串聯的方式進行聯通,嗯,確認過眼神,到底還是EVM 陣營的疊加solution。這在以太坊生態在Layer、Layer2 以及Layer3 範疇內佔據絕對統治力的當下,市場已經夠大了。

「中間層」的其他模組化抽象服務,可以釋放哪些想像空間?

當然,要真做到全方位的「用戶本位」抽象,全鏈帳戶抽像隻是個開始。除了帳戶本身要被抽象化提升體驗之外,一個「中間層」調度中心,還可以嘗試做其他抽象工作:

1.跨鏈資產的轉移和統一結算層,讓使用者在不同鏈之間可以以去中心化方式實現資產管理和流通,減少跨鏈可能存在的滑點摩擦消耗,dappOS 就採用了類似的中間層抽象方案;

2、跨鏈DID 統一身份和信用的串聯,以中間層為“認證中心”,實現多條鏈之間的身份共享和數據同步,進而衍生出可跨鏈應用的“信用”,減少用戶的跨平台門檻,同時打破鏈間的資料割裂,真正實現「身分」本位的互動體驗;

3.落實一條統一的去中心化Solver 解決方案,最好把這些分散的Solver 都聚合起來,成為一個超級Solver 調度中心,比如,用戶可以在一個平台就能連接到UniswapX 和Cowswap 以及Flashbot 的SUAVE 等多樣Solver 解決方案,並建構一個便於做市商、機構交易者、套利科學家等潛在的Solver 參與者。因為如果沒有中間層做調度,毫無疑問,這些Solver 在鏈之間依然是個碎片式的存在。

Cosmos 鏈為了把各個鏈Hub 串聯起來,抽像出來一個IBC 中間通信層,你可以理解,在EVM 生態裡先天存在各種標準分裂的前提下,ERC4337 定義了通信規則,而通信還是要靠一個充當這“中間層” IBC 出現。

而且千萬別小看這類中間層infra 的價值,因為它很可能是帳戶抽象脫離工程抽象層,走向大規模普及落地的必要補充。

我們在Intent-centric 抽象賽道給予了太多的期待,但這個賽道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非常抽象,如何最大程度發揮ERC4337 標準的價值,如何統一賽道中各類錢包、鍊等builder 的產品與協定標準,如何基於使用者本位真正抹平Web2 使用者體驗與Web3 鏈原生特性之間的Gap,都是一個個需要攻克的課題。

原文鏈接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