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Wormhole Foundation COO:Uniswap 的跨鏈選擇、無創始人組織和 9 億消息里程碑



將每個人集中到同一個專案管理工具中,並始終如一地使用它,對於保持專案的正常進行至關重要。

採訪:Sunny,深潮 TechFlow

嘉賓:Dan Reecer,Wormhole Foundation COO

"我們的歷史深深植根於加密原生和黑客鬆文化,我們通過優先考慮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開源原則來保持這種精神。"

—— Dan Reecer,蟲洞基金會首席運營官

對話 Wormhole Foundation COO:Uniswap 的跨鏈選擇、無創始人組織和 9 億消息里程碑插图1

Uniswap在去年發佈了一項重大的跨鏈橋測試報告,其中蟲洞(Wormhole)和Axeler Network在全網六大跨鏈橋榜首中脫穎而出,成為值得Uniswap信任的治理底層設施。而其他的跨鏈設施提供商都有誰 – LayerZero, Celer, Debridge和Multichain, 都是行業內的翹楚跨鏈提供商。

為什麼Wormhole和Axeler會成為Uniswap認可的去中心化的跨鏈專家?

Uniswap的治理資訊如何橋接於各個區塊鏈網路?

LayerZero是一家Web2性質的公司嗎?

深潮 TechFlow 邀請到了蟲洞基金會的首席運營官Dan Reecer來為我們解答以上問題。更有趣的事,蟲洞與其他的Web3專案不同,是一個沒有創始人領投的“無頭組織”,那麼在這樣一個組織下:

蟲洞的組織分佈是怎麼樣的?是類似於Web3三件套:DAO, 基金會和以工程師為營的實驗室(Labs)嗎?

在如此的組織架構之下,Dan是怎麼制定運營策略,並把蟲洞運營成今天如此成功的一個專案?

Dan在傳統醫藥行業有著豐富的運營和營銷經歷,在他眼中一個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組織在運營方向上和工具使用上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蟲洞專為Cosmos生態設置gateway?Dan對Polkadot和Cosmos生態見解如何?

同時感謝蟲洞中文社區的小夥伴就當下蟲洞所遇到的一些用戶體驗問題給出了一些提問:

蟲洞的ZK工程團隊進展?

使用蟲洞傳輸到L2的低流動性問題,以及如何解決?

使用蟲洞的跨鏈交易的速度決定因素

以下是與Dan完整的對話內容,希望能為您解決一些困惑。

*注:蟲洞和Wormhole會在文章中交替使用。

歷史: 從 Solana 黑客鬆、Jump Crypto 到 Wormhole

TechFlow:今天是我第一次採訪像 Wormhole 這樣的深度基礎設施專案。我聽取了其他人的建議,將問題具體化。對於我最初的問題,你能簡要介紹一下 Wormhole 基金會的歷史嗎?

Dan Reecer:

蟲洞專案的起源很有意思,它是在大約三年前的一次黑客鬆中產生的。我們最初是在 Solana 黑客鬆中構思的,主要目標是彌合 Solana 和以太坊之間的差距。

該專案最初只是黑客鬆中的一個小團隊,後來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關注,並逐漸發展成為一項重要的事業。Jump Crypto 發揮了關鍵作用,將 Wormhole 納入其框架並孵化該專案。

隨著時間的推移,蟲洞的跨鏈範圍不斷擴大,涵蓋了約 30 種不同的區塊鏈網路。目前,最初與 Jump Crypto 和 Wormhole 相關的人員已經轉型,該專案現在完全由 Jump 團隊以外的人員團隊管理。近年來,出現了多個實體為 Wormhole 的發展做出貢獻。

  • 蟲洞基金會成立於開曼群島,擁有約 15 名員工,為支持蟲洞的各種組織提供資助。

  • xLabs在阿根廷運營,負責管理中繼器基礎設施,是網路的守護者和驗證者之一。

  • Wormhole Labs,是第三個核心貢獻機構,負責推動許多工程、產品和業務開發計劃。

此外,我們最近還資助了兩個零知識(ZK)工程團隊,但合作細節尚未正式公佈。這些團隊的工作重點是開發蟲洞 ZK,包括輕客戶端和橋接器。此外,包括安全團隊、社區團隊和 Cosmos 生態系統內的團隊在內的多個團隊也為該專案做出了貢獻。

我們的歷史深深植根於加密原生和黑客鬆文化,我們通過優先考慮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開源原則來保持這種精神。

這種對去中心化和開源的承諾使我們有別於一些選擇中心化和閉源方法的競爭對手。

儘管挑戰重重,但我們堅信,作為基礎架構層,適當的去中心化和開放性對於確保我們持續發展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至關重要。

無頭去中心化組織的運作

TechFlow:你能分享一下 Wormhole 的組織架構(即通常分為 DAO、基金會、實驗室)嗎?

Dan Reecer:

DAO還沒有啟動。我們計劃同時實施 DAO 和鏈上金庫。這個專案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在傳統意義上,我們缺乏傳統意義上的創始人。雖然一個叫Hendrick的人很早就參與進來了,但他現在已經不再是這個專案的一部分了。現在這是一個無創始人的專案。大約有 12 個人分佈在不同團隊的領導小組中,他們廣泛合作,領導著產品開發、工程設計和業務拓展方面的工作。實體設置明顯分散。

TechFlow:考慮到 Wormhole 面臨的競爭,以及它在擁有眾多消息傳輸協定和持續黑客鬆的領域中的領導地位,我對 Wormhole 的運營策略很感興趣。

鑑於你的企業管理背景以及在 Web2 營銷戰略和運營方面的明顯專長,你是如何在蟲洞這樣一個分散、無領導的組織中開展運營工作的?

您能否分享一下您的個人方法,並強調一下Web2和 Web3 運營之間的區別?

Dan Reecer: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目前的工作動態非常不同。如前所述,我們定期與大約五六個團隊合作,形成了一個動態的環境,不同於由固定層級的經理分配任務的傳統結構。協調方式類似於工作組,通常是來自不同團隊的個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特定的專案或啟動工作。這涉及到通過電話、Slack 頻道和類似平臺的積極參與。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目標設定的重要性,與傳統公司相比,目標設定在加密貨幣領域並不普遍。根據我在禮來公司(Eli Lilly)的工作經驗,公司非常重視確定年度和季度目標以及個人目標。我的企業背景讓我對運營了 200 多年的老牌公司有了深入的瞭解,因此,將這些做法整合到分散的生態系統中會帶來挑戰。

然而,利用 OKRs(目標和關鍵成果)等系統,讓每個人都有相同的季度目標,既具有挑戰性,又能帶來回報

事實證明,企業的經驗對於實施協調戰略非常寶貴。這包括與來自不同團隊的領導者合作,確定戰略、制定目標、激勵團隊成員並慶祝取得的成就。

這與企業中的特定等級制度形成鮮明對比,強調個人協調和去中心化結構是主要區別。

TechFlow:我理解同時處理用戶事件運營、跟蹤不斷發展的技術堆棧以及緊跟市場趨勢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在快速發展的加密貨幣領域。考慮到最近的發展,如 BTCETF和加密貨幣法規,你們是如何在 Wormhole Foundation 內部平衡這些運營方面的?

Dan Reecer:

是的,你說的是我們公司內部技術棧使用的各種專案管理工具,如 Notion 和 Slack 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了最有效的溝通工具,其中 Slack 是不二之選。儘管不是去中心化的,但它的效率卻超過了去中心化的其他工具。雖然有些團隊(如 Polkadot)優先考慮去中心化並選擇去中心化工具,但這種方法的效率可能較低,尤其是在移動功能方面。鑑於 Slack 的卓越性能,我們依靠它來滿足我們的溝通需求。

確保每個人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至關重要。在跟蹤產品文檔和戰略檔案方面,我們使用 Notion,以易於訪問和跟蹤的方式組織資訊。

專案管理是另一個關鍵方面,我們為此使用了 ClickUp。

將每個人集中到同一個專案管理工具中,並始終如一地使用它,對於保持專案的正常進行至關重要。為此,我們配備了一名專職專案經理,負責監督所有專案,每週對專案狀態進行檢查,並確保專案啟動和其他里程碑如期完成。

這種方法構成了我們運營戰略的基礎。

Wormhole 的四種產品

TechFlow:Wormhole包含多種產品線路。您能否簡要介紹一下每種產品並解釋其功能?

Dan Reecer:

Wormhole Messaging是我們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產品,業內通常將其歸類為橋接器,但它其實是一種消息傳輸協定,在此基礎上可以構建AllBridge、Mayan和Portal等橋接器。

資訊協定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Wormhole 的功能是一種消息傳遞協定。目前,大約有 10 個網橋是基於 Wormhole 協定建立的。其下是一個消息層,可以在區塊鏈之間傳輸各種數據形式。這些數據可以是與代幣相關的資訊,也可以是非代幣數據。

Uniswap 的治理就是非代幣橋接的一個例證。Uniswap 在五個實例中使用 Wormhole,利用該協定跨鏈廣播治理決策。他們以以太坊為母鏈,在其他鏈上部署了大約 15 到 20 個單元。當以太坊上做出治理決策時,Wormhole 消息傳遞就會將這一決策傳播到所有連接的鏈上。

另一個案例涉及 Pyth,它是僅次於 Chainlink 的第二大預言機。Pyth 的整個預言機網路都依賴於 Wormhole 消息傳遞,從其 Solana Fork 基地向大約 40 個不同的鏈傳播價格饋送。

在更高層次上,蟲洞資訊傳輸是各種應用的基礎平臺。

深入研究這項技術,資訊會通過守護者網路(Guardian Network)進行驗證–該網路由 19 個驗證者組成,負責驗證每條資訊的真實性和質量。

經過驗證後,19 個驗證者中必須有 13 個驗證者同意資訊的有效性,然後才能將資訊轉發給目的地鏈。這為我們提供了有關蟲洞資訊傳輸的更多技術資訊,使其成為構建各種應用的基礎架構。

蟲洞Gateway

您提到的 Wormhole Gateway 是我們出於雙重目的開發的區塊鏈。

首先,它增強了整個蟲洞網路的安全功能。

其次,它的主要功能是作為進出 Cosmos 生態系統的Gateway

由於需要 19 位守護者中的一位每晚運行一個完整的區塊鏈節點,因此將新區塊鏈整合到蟲洞中具有挑戰性。

Wormhole Gateway 允許任何新的宇宙鏈通過 IBC 連接無縫連接到 Wormhole 網路,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特別是在宇宙生態系統內實現了良好的擴展。

蟲洞Gateway是更廣泛的蟲洞網路中的一個元件,有別於整個蟲洞的動力。

另一個顯著區別是與 Axelar Network 相比,他們的整個橋接網路都建立在基於 Cosmos 的鏈上。

蟲洞連接

關於 Wormhole Connect,它被稱為應用程式內的小工具,解決了 AAVE 等應用程式面臨的歷史性挑戰。傳統上,用戶的橋接資金被轉到外部橋接,導致用戶流失,收益減少。為了克服這一問題,Wormhole 使開發人員只需三行代碼就能在應用程式中嵌入橋接器。用戶可以在應用程式內無縫橋接資金,無需離開應用程式。

蟲洞查詢

最後,Wormhole Queries 最近於三週前推出。這款創新產品的功能類似於預言機,但針對的是鏈上數據。Chainlink 和 Pyth 是將鏈外數據引入區塊鏈的預言機,而 Wormhole Queries 則為 DeFi 引入了一種新的基元。它允許其他區塊鏈高效、低成本地查詢不同區塊鏈上的數據。該產品已獲得大量需求,在最初幾周內就有一百多個應用程式表示有興趣。

多重生態:Cosmos, 以太坊、Solana

TechFlow:我猜你們需要與以太坊、Cosmos、Solana 和 Polkadot 等各種網路打交道。您以前在 Polkadot 生態系統工作過,現在又看到了 Wormhole 與 Cosmos 的聯繫,您能分享一下 Cosmos 和 Polkadot 之間的區別嗎?據我所知,在2024年的預測中,有一種看好Cosmos的情緒。您能解釋一下其中的原因嗎?或者更貼切地說,您能解釋一下 Wormhole 為什麼要專門為 Cosmos 建立Gateway嗎?

Dan Reecer:

是的,我們為Cosmos開發WormholeGateway,是因為Cosmos生態系統非常活躍。Osmosis等值得關注的團隊最近已經啟動,展示了重大的發展,如WBTC鏈的團隊。推出蟲洞Gateway使我們能夠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無縫擴展,而不會在添加新鏈時產生額外的基礎設施成本–這是一個類似於路由器鏈的概念。

類似的概念在 Polkadot 生態系統中也得到了實施,Moonbeam 和 Acala 團隊獨立建立了路由器,促進資訊進出他們的鏈,並與 Polkadot 生態系統中的任何其他鏈連接。這種方法對雙方都有利,既增加了雙方的網路流量,又提高了我們在 Polkadot 生態系統中的可擴展性。

回顧我在 Polkadot 生態系統中四年左右的經歷,業務開發和市場營銷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對工程的重視掩蓋了對有效營銷和銷售工作的需求。

另一方面,Cosmos 在這些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推出時間更長,領導層也發生了變化,從而實現了近期的增長。

作為 Wormhole 團隊的一員,我發現處於中心和中立位置的優勢,使我們能夠觀察和參與各種生態系統。目前,Solana 和以太坊最為活躍,其中以太坊是二級解決方案,Cosmos 緊隨其後,位居第三。生態系統最近的發展在 Wormhole Scan 上顯而易見,它提供了網路間代幣流的深入可視化。

對話 Wormhole Foundation COO:Uniswap 的跨鏈選擇、無創始人組織和 9 億消息里程碑插图3

Wormhole Scan's Snapshot of Cross Chain Volume

蟲洞的獨特位置讓我們能夠親眼見證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轉賬主要流向 Solana 和 Sui。從 Solana 開始,我們最初的目標是連接 Solana 和以太坊,這一基礎為我們在業內最活躍的生態系統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競爭對手: LayerZero 是 Web3 領域的 Web2 公司

TechFlow:關於行業中的橋樑競爭對手,我記得在你與Crypto Coin Show的播客中,你簡要地提到了 LayerZero,強調他們的中心化類似於Web2公司,而不是 Web3 公司。你能詳細說明這一觀點背後的原因嗎?

Dan Reecer:

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 Uniswap Bridge 評估報告。Uniswap 基金會認識到社區對橋樑選擇進行投票的複雜性,因此委託了一批公正的、具有深厚技術專長的第三方研究人員。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對 Wormhole、Axeler Network、LayerZero 等六種不同的跨鏈協定進行了研究。報告主要關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其中 Wormhole 因其通過 19 個守護者的運作和開源代碼實現的去中心化而成為最受好評的協定。

另一個協定 Axeler Network 也被 Uniswap 批准使用,這表明了它的開源性和去中心化。

然而,其他四座橋被剝奪了與 Uniswap 治理合作的機會,除非做出實質性改變。

LayerZero 被拒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運營結構:它由一個集中式的二對二多簽控制,存在潛在的交易審查和資金竊盜等風險。

相比之下,Wormhole 和 Axeler Network 都優先考慮去中心化和開源原則。報告還強調了LayerZero的一個重大缺陷–其封閉源代碼,與Twitter、谷歌和蘋果等大公司類似。

在一個去中心化和開源至關重要的行業中,依賴閉源方法會引發對透明度和安全性的擔憂。

因此,Uniswap Bridge 評估委員會對 LayerZero 持保留意見,認為由於其缺乏透明度和去中心化操作,對用戶來說是一個危險的選擇。

來自蟲洞中文社區的三個問題

TechFlow:根據目前的資訊,蟲洞將在2024年集成ZK技術,實現主要網路之間的完全無信任傳輸。目前這方面的進展如何?

Dan Reecer:我們即將很快發佈這些公告,我今天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幾個工程團隊已經獲得資金,專注於零知識(ZK)。我們將公佈一個重要的硬體合作夥伴,他們將與我們合作,增強支持 ZK 技術的硬體。此外,我們正在推進一項計劃,ZK 橋將利用輕型客戶端。我們的以太坊輕客戶端即將完成,隨後將宣佈其他各種鏈的輕客戶端。

這一髮展將使我們能夠在鏈之間推出幾條完全無信任的走廊。

我們正在積極開發萬通、Sui 和其他幾個鏈的輕客戶端,目標是實現具有挑戰性但重大的行業影響。這些都是目前正在進行的計劃,在未來兩周內,將有大量有關 ZK 的新資訊發佈。

TechFlow:Wormhole資產在不同的第二層解決方案上缺乏流動性,導致用戶體驗不佳。Wormhole打算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流動性層是否會改善這一狀況?

Dan Reecer: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的回答實際上是要強調流動性層。我們目前正在構建這一產品,並努力盡快發佈。

從歷史上看,Wormhole 橋接器使用包裝資產促進橋接。新的流動性層旨在為用戶提供本地到本地的轉賬體驗。我們最近推出了這項技術,並將於本週三正式公佈。它可以在六種頂級以太坊主網和第二層鏈(包括 Optimism 和 Arbitrum)之間實現原生以太幣轉賬和原生封裝以太幣轉賬。

對於在這些鏈之間傳輸資產的人來說,這一開發標誌著用戶體驗的重大改進。展望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擴展流動性層,使其基本上包括任何在雙方都具有原生流動性的資產。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減少對代幣包裝的依賴。

雖然某些資產(如以太坊和 Solana)具有不可變合約,可以防止燒錢,但我們計劃推出涉及燒錢和鑄幣的產品。對於 WBTC 或 USDC 等資產,可以使用燒幣和鑄幣。但是,對於以太坊來說,始終需要進行封裝才能將其轉移到另一條鏈上。儘管如此,我們的總體策略是優先考慮原生轉移,並在可行的情況下納入燒幣和鑄幣轉移。

TechFlow:在你關於交易和跨鏈區域的討論中,哪些因素會影響此類交易的時間或持續時間?

Dan Reecer:

交易速度取決於原始鏈的終結性。例如,第二層解決方案 Polygon 可能會遇到交易時間延長的問題。即使在以太坊主網上,區塊時間也可能長達 20 分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流動性層解決方案包括開發 "快速轉賬 "產品。該功能旨在通過讓交易對手承擔最終風險,為用戶提供近乎即時的轉賬,從而加快資金轉賬速度。選擇快速轉賬的用戶將為快速服務支付小額費用。

最後,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Wormhole 消息活動的最新情況。如果您訪問 wormhole.com/stats,向下滾動到第二張圖表,您會發現今天我們突破了 9 億條資訊的里程碑,這是一個顯著的行業記錄。我們預計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將達到 10 億條資訊。這一統計數字是對我們平臺廣泛使用情況的深刻評估。對於對更多統計數據感興趣的社區成員和讀者,蟲洞掃描頁面提供了更多有說服力的數據。

對話 Wormhole Foundation COO:Uniswap 的跨鏈選擇、無創始人組織和 9 億消息里程碑插图5

Over 900M messages were transmitted by Wormhole messaging protocol

更多閱讀:

  1. Epicenter Podcast with an early Wormhole developer

  2.  Wormhole's technical evolution and stack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