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怎样收割“多巴胺红利”?



我们从一个最近很火的电影说起,这就是《芭比》。它火到什么程度?在北美市场,它已经几周蝉联票房榜首。而芭比的所属公司,美国的玩具业巨头美泰公司,股价更是从今年3月份的低点上涨了33%。再看咱们国内,引进初期,《芭比》并不是特别被看好。在上映当天,《芭比》的排片率只有2.4%。而就在一周后,排片就增加到了10.2%,是之前的四倍。

但是,话说回来,你要说芭比在海外能火,咱多少能理解。毕竟,芭比在国外,是个超级大IP。同时,在这一轮上映前,《芭比》就花了大力气做宣发。比如,在纽约时代广场上,铺设超大幅的芭比海报,放眼望去,时代广场上一片芭比粉。再比如,搞联名,除了耐克这样的运动品牌,芭比还跟Airbnb联名,推出了芭比主题别墅。再比如,扮演芭比的女演员玛格特·罗比,满世界跑宣传。

你看,这个宣发力度,电影怎么可能不火?但问题是,在咱们国内,《芭比》一开始,好像没什么大动静。而且要知道,当年芭比玩具进入中国时,那是相当不顺利。比如,2009年,芭比的缔造者美泰公司,耗资2000万美元,在上海打造了一个芭比旗舰店,整整6层楼,清一色的芭比粉。结果,不到三年,就关门了。原因咱们先放一边。这至少说明,芭比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大火过。这也是为什么,这回《芭比》的电影引进时,影院排片那么少。

那么,就在短短一周之内,《芭比》为什么突然又火了呢?它的走红,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呢?

今天,咱们主要就说说,从芭比的走红里,获得的两个启发。

第一个启发是,做生意,需要一点冒险精神。因为好多厉害的商业成功,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赌出来的。假如回顾芭比的发展,你会发现,它获得的几乎所有成功,都像赌博一样,在看到趋势之前,提前下注。

首先,芭比的诞生,就带有一点赌的成分。芭比是1959年诞生的。她的设计者叫露丝·汉德勒,同时也是玩具业巨头美泰公司的创办者。在过去的60多年里,美泰的收入,有三分之一来自芭比。按照通常的想象,这么成功的IP,肯定是切中了用户的普遍需求。但是,事实正好相反。芭比在诞生之初,就带着一点叛逆。

当时,所有的娃娃,主要用途是给女孩子玩过家家。乍一听,这好像没什么不对,玩具娃娃当然是用来玩过家家的。但是,你再仔细琢磨琢磨。这个定位,其实伴随着一句潜台词,就是,过家家,让小女孩哄娃娃,其实是在让她们扮演妈妈的角色。注意,到这就出问题了。当时美国的女权主义正盛行。有人甚至说,所有的娃娃都是阴谋,就是教女孩子从小学习怎么当妈妈,难道女性就只能当妈妈吗?这不是看不起我们吗?

就在这个当口,芭比出现了。芭比的定位就是,其他的娃娃都是教女孩怎么当妈妈。而芭比要告诉女孩子,你们还可以成为妈妈之外的任何人。这从芭比的造型上就能看出来。芭比是成年人,而不是小娃娃。这个定位在当时是剑走偏锋的。但是,恰好迎合了新的社会心态,于是,芭比就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后来,芭比的每一次破圈,其实都有点赌社会话题的成分。也就是,猜什么话题会火,然后就针对这个话题推产品。比如,1980年,芭比推出了第一批黑人和西班牙裔娃娃。再比如,1992年,在芭比的故事里,芭比第一次参加总统竞选,成为女性候选人。

其次,芭比的宣传,也有赌的成分。芭比是世界上,最早做电视广告的玩具。早到什么程度?芭比做广告的时候,电视广告还不太普及。当年有一个电视节目制作人找到美泰公司,希望他们赞助一个电视节目。但问题是,当时大家对电视广告根本没概念,也不知道它能带来多大的效益。而且当时的赞助费,就相当于美泰一年的营收。假如赌错了,整个美泰都跟着完蛋。但是,他们愣是赌了一把。后来,芭比也正是凭着电视广告,成为全美知名度最高的玩具品牌之一。

最后,直到今天,你依然能从芭比身上,看到一点赌的成分。比如,一般的IP公司,都是先拍电影,后卖玩具。像迪士尼,它的商业路径是,从银幕到货架。好处是,风险低。就算玩具卖不好,电影的钱也已经赚到了。但是,芭比的商业路径正好相反,是在玩具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去拍了电影。这就意味着,假如电影口碑崩了,玩具也会卖不出去,整个业务跟着一起死。再比如,请演员,这回《芭比》的女主角,找的是玛格特·罗比,片酬是1250万美元。这是好莱坞给女演员开出的最高片酬,破了历史纪录。你从中还是能隐隐嗅到一种,拼一把的味道。

你看,从芭比玩具的起家、走红,再到推出真人电影,每一步,都有一点赌一把的成分。这也是芭比带来的第一个启发。厉害的商业成功,多少得有点冒险精神。

那么,《芭比》这回在中国,又是怎么火的呢?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启发。这就是,永远不要忽视,小变量的力量。因为《芭比》这回的火爆,就是小变量积累的结果。

这个小变量,就是今年夏天经常说的,多巴胺色系,也就是,嫩粉色之类的,一看就让人高兴的色系。咱也说不清它是怎么流行起来的。但总之,它就是出现了。在2023年的夏天,你好像总能在各种场合,看到一些零星的粉色。

比如,优衣库、ZARA、H&M,都推出了多巴胺色系,结果无一例外,全火了。再比如,今年有一个新晋的快时尚品牌,叫 BASEMENT FG,简称BF。你知道他们最出圈的产品是什么?不是衣服,而是店里那个多巴胺粉的购物袋。据说现在去北京的三里屯,走几步就能看到有人拎着这个袋子。还有人为了这个袋子,专门去店里买东西。

我们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些零星的现象。而是,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一个趋势,就是,带有多巴胺色系的东西,今年很流行。它可能是多巴胺色系的食品,可能是衣服,也可能是一个袋子。但是,唯独没有一部多巴胺色系的电影。直到《芭比》出现。

粉色不是流行吗?《芭比》就特别粉。粉到什么程度?据说电影在拍摄时,为了布景买光了附近市面上所有的粉色颜料。当时还有个说法,说《芭比》用光了世界上所有的粉色。

换句话说,很多人看《芭比》,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体验一把流行的多巴胺色系。至于口碑传播,那是后话。说到这,你发现没有,这回《芭比》在咱们中国走红,跟很多年前在美国的走红有点像,都是正好押中了一个即将出现的社会话题。与其说它创造了红利,不如说,它收割了红利,一次性提取出了2023年整个夏天储存下来的,人们对多巴胺的兴致。

最后,借用芭比的一句台词,是这么说的。可能有奇迹在等待,它们可能比我们预想得更近。大胆去尝试吧,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