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

举个例子:“链主”企业对产业链有什么价值

中国正在打的两场硬仗是互相呼应的,一场叫“产业升级”,另一场叫“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十四五规划和二十大报告里都在强调说,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靠相当重要。

为了打这两场硬仗,2020年以来,中国的各个省市都出现了两种角色创新:一种叫“链长”,一种叫“链主”。链长的担任者一般是地方政府官员,一位官员负责本地某一条产业链的布局规划,同时解决产业链上的企业需求。比如我们讲过的芜湖市,芜湖市的数字创意产业链的链长就是芜湖市的政协主席张峰。

那链主呢?链主的担任者更多是企业,尤其是那些在市场当中自发涌现的,对产业链有号召力的龙头企业。

拿你所熟悉的公司来举例子,美的、格力是家电产业的链主企业;宝洁、沃尔玛是快消品产业的链主企业;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链主;苹果、华为、小米是手机产业链上的链主;保利、万科是房地产业的链主;中粮集团,粮食产业的链主。

链主型的企业为什么能够影响产业链的生态呢?通常是因为它们最接近下游终端市场,充分掌握需求数据,在上游也有数量众多的供应商。链主企业们通过给供应商发订单、提要求,就能够影响产业链上的价值分配,也就能够影响产业的水平和方向。

最后这句话再直接一点说:链主企业最清楚整条产业链哪里强、哪里弱,也最有能力去拉动整条产业链的升级。

 

 

我想了想,觉得中国有一家公司特别适合用来解释链主企业的角色和影响力:联想集团。对,就是这些年,被市场认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会组装电脑和服务器的联想。

2021年,联想集团的收入是716亿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下来接近4600亿元人民币,全年的净利润是130亿人民币,净利率不到3%。看上去技术溢价确实不高。

那它的优势在哪里呢?就在于规模。你要知道,在它这4600亿元的收入里,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它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卖出的8000多万台个人电脑。IDC有一个统计数据说,联想是2021年全球出货量最大的PC(个人电脑)公司,占到了23.5%的全球市场份额,排在惠普和戴尔的前面。

联想的这个规模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规模的第一个价值,是能够给上游企业带去巨量的需求,让某一个区域有机会形成生态,让小企业能够长出强悍的技术能力。

有个炒股App叫“富途牛牛”,你可能也用过,你在富途牛牛上可以搜到一个板块名叫“联想概念股”,里面有30支A股的上市公司,其中既有联想的供应商,比如亿晶光电、京东方、蓝思科技、欧菲光、欣旺达、立讯精密、顺捷科技等等;也有联想的业务合作方,比如完美世界、科大讯飞、寒武纪,等等。

这30家公司加起来,在A股跌破了3000点的10月下旬,总市值仍然超过了3.5万亿,是联想自身的49倍。

一台联想的笔记本电脑,可能是在日本研发,然后在中国组装的。它可以拆出1600多个零部件,主板、硬盘、CPU、线材、螺丝、芯片模组,这些零部件来自全世界的100多家工厂,有韩国的内存,马来西亚的CPU,法国和越南的元器件,也有美国的操作系统。

这些给联想供货的工厂,又都还有自己的供应商。比方说,笔记本电脑不是可以指纹解锁吗,给联想供应指纹识别模组的公司叫“建皇科技”。而建皇科技为了造这个指纹识别模组,又需要另外找一家名叫“新思”的公司来采购感应芯片。新思的背后,还有它自己的供应商。

在当下,联想光是笔记本就有120种机型配置,这些产品在全球各地的一级供应商加起来接近1000家。而要是放大到整个集团所有产品的一二三级供应商都算上,那就是5000多家的体量了。

也就是说,联想是一个妥妥的链主型企业。它攒起了一个每年700多亿美元的饭局,这个饭局,有5000多个企业都会来吃几口。

联想是今天的全球PC行业的老大,也就意味着它能够张罗起来的饭局最大。

而它是中国公司,就意味着中国供应商进饭局的机会要更大一些。

我给你讲个故事。

《商业参考》在第一季讲过中国最牛的风投城市合肥。合肥在2005年确定要“工业立市”,之后就招揽了很多厉害的公司来落户本地:京东方、蔚来、零跑等等。但过去十多年里,合肥招到本地的最大企业其实不是前面这些公司,而是一家名叫“联宝科技”的企业。联宝科技在2021年年产值有1227亿元,它一家就给合肥贡献了工业总产值的1/10 。

联宝科技是一家什么公司呢?它是联想在合肥的PC制造基地。合肥当时之所以相中联想,就是因为看中了它的链长属性。

联宝科技2011年进的合肥,又给合肥带来了70多家上下游的合作企业。10年之后,联宝成了全球最大的PC生产基地,合肥现在一座城市的PC电脑产能就占到了全世界的1/10 。

《商业参考》在第一季讲过合肥引进京东方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还有一个后续:京东方这条合肥生产线刚刚可以量产的时候,国内的液晶面板行业正处于低谷时期,当时的京东方非常担心找不到需求,让产能空转,企业运营不下去。

而正好这个时候,联宝科技落户了合肥,联想的PC业务一下就吃掉了当时合肥京东方40%的面板产量。京东方有了这笔订单保底,此后就得以安心发展,长成了现在年产值2000亿的大公司。它跟联想每年的合作金额也从早年的几百万增长到了2021年的140亿元。

所以你看,规模有什么用?链主企业的规模对上游来说,意味着能够创造需求,创造生态,给生态里的企业们提供吃饭的机会。

第二个价值是,规模能够用来给别人提要求,倒逼上游产业的升级。

前面我们说中国供应商进联想饭局的机会要大一些,这还不只是说能多吃两口,而是有机会借着吃饭长高、长大。

我们接着讲联想和合肥的故事。

联宝科技去了合肥,带动合肥下属的庐江县变成了一个“笔记本电脑配套县”,在庐江县聚集了一批生产笔记本电脑组件的企业。其中有两家公司是亲兄弟,一家叫“经纬电子”,一家叫“博大精密”。这俩都是苏州上市公司春秋电子的子公司,它俩分别给联想供应电脑的塑胶部件和金属部件。

春秋电子这家公司,就是借着联宝的大订单起家的。它早年刚开始接联宝订单的时候,两个子公司年销售额加起来不到8亿元。合作十年下来,春秋电子上了市,年销售额超过了38亿元,它现在只有一半的产能在服务联想,另一半产能已经去接其他业务了。

前面提到那两家春秋电子的子公司,经纬电子和博大精密,也都成了安徽省的专精特新企业。

联想集图自己有一个数据说,在它的全国供应链企业里,“专精特新”企业总共有35家,单项冠军企业15家,单项产品冠军也有7家。这些企业里还有一家叫“立讯精密”,你肯定听过,“苹果供应链”上的知名供应商,立讯精密2004年在广东成立时,独立接单的第一家客户也是联想。

你看,帮着产业链上的企业变厉害,这是规模的第二个价值。

规模的第三个价值:用产业耦合来巩固全球化。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联想的产品要卖到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它在海外的收入占比达到74%,是远远高于它在中国市场收入的。而在海外这些市场上,联想说,有20%的供应额是跟当地供应商合作生产的。

比方说,联想在欧洲是直到2020年四季度才第一次战胜了惠普,成为了个人电脑销售老大。它有了这个成绩保底,2021年马上在匈牙利开了一条生产线,在本地生产服务器和台式机。这样一座落在欧洲的工厂,需要跟亚洲的几百座工厂配合起来才能够完成价值产出,才能够给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这就是俗话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规模的第四个价值放在联想这个例子身上,是贡献给联想自己的:因为要管理、对接的供应商足够多,版图足够大、足够复杂,这又逼着联想自己长出了复杂供应链的管理能力。

我们还说联宝科技和春秋电子的协同。联宝的生产逻辑跟服装行业的快反工厂是一样的,没有成品库存,有订单来了才组装电脑。它每天从全球各地接到的订单能有8000多笔。八成都是小订单,每份不会超过五台电脑。

这要是放在传统生产线上,首先得靠工人手动安排生产流程,其次每换一次订单,生产线就得拉停,换上新订单的工艺和配置,然后再启动,非常浪费时间。这就逼着联想去研发了自己的智能排产系统,把人工需要6个小时来排产的工作量,用算法2分钟给解决了。联想做出了这套排产系统,又当作自己的2B业务,卖给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你发现没有,我们换一个视角看联想这家公司的话,它更像是电子信息产业里的优衣库,或者一个实验班里的班主任。它自己发育出来的核心能力未必是在高端硬件上,而是在供应链管理上。

它光是守住“全球最大PC制造商”这个身份,对本土的产业生态就有价值。早年有一句鸡汤不是叫“一鲸落万物生”吗,但在另一些场景里,鲸鱼活着所创造的需求,反而能够帮助身旁的鱼虾、海豚们发育成猛兽。

这也是我想请你留意的,中国升级产业链的思路:借用链主企业的需求和数据,来觉察重点产业链的堵点和断点,然后该修补的修补,该升级的升级。链主企业们在中国这座世界工厂里,承担的是组织者和价值分配者的角色。

我们经常听到人说,中国的产业链越长、越完整,就越不容易被替代,原因也就在这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