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的 Fintech 行業,因 AI 湧現了哪些有趣變化?



當下的 Fintech 行業有點像石油鑽探。隨著最初供應量的減少,從現有油井獲取資源的技術不再稀缺。

撰文: RockFlow

劃重點

  • 2018-2022 年,AI 公司平均吸引了風險資本的 12%,佔比不到 2023 年的一半(25%)。雖然今年早期投資的蛋糕變小,但 AI 所佔份額卻不容小覷。

  • 大多數頭部 AI 產品都是由創業公司構建的。「贏家」遠未出現,大多數類別仍競爭激烈。和上一世代產品相比,AI 產品的增長十分健康,消費者付費意願和能力很強。

  • AI 對互聯網的革新將是漸進但堅決的。它會首先沖擊「用戶莫耳擦高」(手動完成很痛苦)且「判斷力要求低」(實現自動化夠簡單)的產品類別。

  • 當下的 Fintech 行業有點像石油鑽探。隨著最初供應量的減少,從現有油井獲取資源的技術不再稀缺。AI 加持下各項金融類產品會產生更多新變化,甚至有望實現廣泛且極低成本的定製和個性化。

Crunchbase 數據顯示,今年所有拿到 VC 投資的美國創業公司裡,超過四分之一是 AI 公司。

乍一看,並不太令人震驚。AI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引起了更多關注,尤其是年初這個領域的頭部公司(OpenAI、Anthropic 等)接連獲得巨額融資。

然而,對比 2023 年和 2022 年,一個引人注目的結論是,AI 對 VC 的吸引力已經增長兩倍不止。

下圖展示了過去六年風投基金對 AI 的態度如何變化。從 2018 年到 2022 年,AI 公司平均吸引了風險投資總資本的 12%,不到 2023 年的一半(25%)。

023

2023 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上述轉變?有幾件事是最明顯的。

首先,整體投資規模大幅下降,2023 上半年北美風投規模同比下降 50% 。多數行業陷入低迷,幾乎所有行業的融資數(從房地產到金融科技、Web3 等各細分賽道)同比大幅下降。

然而在這之中,AI 獨樹一幟。這一類別公司頗受青睞,且融資數逐年上漲。換句話說,雖然早期投資的蛋糕變小了,但 AI 所佔份額卻越來越大。

023

AI 頗受早期投資青睞的另一個有趣之處在於,它並不是一個特定行業,很多垂類公司都可以應用 AI 技術:AI+ 房地產、AI+ 金融科技、AI+ 生物科技等等。

在某些方面,今天的 AI 融資熱潮讓人想起 25 年前,當時一家創業公司可能會特意亮明自己「互聯網公司」的身分。但現在,沒有人會強調這一點,因為大家默認互聯網是幾乎所有創業公司商業模式的存在基礎。

同樣的,AI 也有不再拘泥於某一類別的趨勢。不是因為它無關緊要,而是因為它對任何人來說都太過重要。

1. AI 產品現狀:新品類層出不窮、賽道格局遠未固化

ChatGPT 發佈已一年,它僅用時 2 個月就成為最快月活破億的互聯網產品,順帶開啟了 AI 產品的新時代。

但除了 ChatGPT 之外,新老 AI 產品競爭格局如何?誰可能成為下一個「大贏家」?A16Z 曾專門通過流量數據對前 50 名 GenAI Web 產品進行細緻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其一,大多數頭部 AI 產品都是新公司構建的。

與 ChatGPT 一樣,今天廣受歡迎的大多數 AI 產品一年前還不存在。這表明,雖然許多傳統巨頭正在藉助 AI 增強其產品功能,但許多最引人注目的體驗都是全新的。

在上榜的 50 個產品中,只有 5 家屬於現有科技巨頭(或被它們收購):Bard(Google)、Poe(Quora)、QuillBot(Course Hero)、Pixlr(123RF)和 Clipchamp(Microsoft)。

上榜產品可以分為 3 個方向:1)訓練自己的專有模型,2)微調現有模型,3)在現有模型之上構建全新體驗。前 10 名中,有一半是自有模型,4 款是微調產品。

如果排除 OpenAI(融資 113 億美元,屬於異常數據),擁有自有模型的公司平均融資 9800 萬美元。相比之下,微調開源模型的公司融資 2000 萬美元,第三類公司則平均融資 900 萬美元。

其二,「贏家」遠未出現,大多數類別仍競爭激烈。

這對中小公司而言無疑是好消息:儘管人們對 AI 產品的興趣激增,但在許多類別中,「贏」並未出現。

從每個細分類別中頭部兩名玩家的流量差異來看,對於大多數類別來說,差距都小於 2 倍,這意味著賽道格局遠未固化。鑑於這些 AI 產品在過去 6 個月中平均每月增速超過 50%,頭部產品的先發優勢非常脆弱。

其三,AI 產品的增長十分健康——消費者付費意願和能力很強。

過去 5 年,由於沒有大的平臺級機遇出現(例如,PC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們對新產品普遍興趣了了。而伴隨同質化競爭加劇,互聯網產品的獲客成本不斷上升,用戶終身價值也頗受懷疑。

AI 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遊戲規則。當前頭部 AI 產品大多都在獲取大量免費流量,而且消費者已被驗證願意買單。絕大多數 AI 產品正通過訂閱模式實現正向盈利,且 21 美元 / 月的平均收入遠高於近年火熱的互聯網產品(如 Calm、Headspace、Duolingo)每年 70 美元的費用。憑藉解鎖新的價值,AI 產品提高了消費者的支付意願。

2. Fintech 領域,誰更需要 AI?

AI 的諸多特性正迅速向各個行業泛化,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 Fintech。早在上一波 AI 技術(機器學習等)興起的階段,Fintech 公司就嗅到了機遇,開始著力於行業變革。至少在四個類別,疊加 AI 的 Fintech 公司有了新的可能:

023

安全領域。以銀行為例,每年因欺詐損失數十甚至上百億美元。而藉助 AI,Fintech 公司能更好地檢測可疑活動並提高網路安全性能。

投資領域。據 PwC《2023 資產及財富管理革命調查報告》,全球資管規模在 2022 年達到 115.1 萬億美元之巨。超過 90% 的資管公司已引入 AI,由機器人理財(Robo-advisers,即自動化投顧)所管理的資產總額預期於 2027 年可達 5.9 萬億美元,相較 2022 年的 2.5 萬億美元,增長 136%。其中,Betterment、Wealthfront 是佼佼者。

生產力應用。基於 AI 的產品可以改進數據處理或接管文書任務(發票等),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客戶服務。由 AI 驅動的聊天機器人既可以幫助客戶,又可以顯著降低企業成本。

簡而言之,在金融領域,AI 可以改善決策質量、優化用戶體驗,並節省資金。

而據 A16Z 推測,AI 對互聯網產品的革新將會是漸進性但堅決的。它首先會沖擊「用戶莫耳擦高」(手動完成很痛苦)且「判斷力要求低」(實現自動化夠簡單)的產品類別。前者意味著消費者將更有動力嘗試新產品,而後者則更能保證為用戶帶來良好的體驗。

023

3. AI 給 Fintech 帶來的新變化

曾經風光無限的 Fintech 行業在 2022 年春遭遇急轉直下。隨著利率上升,看似無處不在的資本開始枯竭,許多幸存者此後一直苦苦掙扎。

但好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黯淡光景之後,Fintech 行業計程車氣開始好轉。眼下,新常態正在出現。優質 Fintech 公司開始再次籌集資金,一些早期公司也紛紛獲得 VC 青睞。

當然,並非所有公司都能獲得資金。風投機構正在尋找那些能夠滿足他們關鍵期望的 Fintech 公司,即單位經濟效益良好、商業模式清晰、產品找到明確 PMF、潛在市場足夠大,並且團隊足夠優秀的公司。

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眾多 Fintech 行業機遇都被老牌和新秀公司緊緊抓住:

David Velez 創立 Nubank 的理由可能是與早期貝佐斯產生的共鳴(巴西最大的行業是什麼?銀行業。這個行業最重要的是什麼?盈利嗎?——這與貝佐斯最早選擇讓亞馬遜賣書的原因非常相似);

Affirm 的 Levchin 非常關注客戶問題(他深刻理解信用卡對消費者的弊端);

還有支付服務底層提供商 Stripe、旨在重新設計企業支出的 Ramp,我們已經看到了足夠多的 Fintech 公司成功史。

一些人認為,Fintech 創新熱潮走到了下半場,例如,美國不會再出現另一個 Robinhood。但是,新銳創業公司如果可以針對看似固化的傳統金融業務提出更新奇的想法,或是瞄準新的人群、新的渠道,最終是否可能誕生新巨頭,結果也未可知。

畢竟,歷史上無數次的顛覆式創新告訴我們,即使在不利於快速增長的年代,也總會有新品牌和小公司崛起。雖然需要承認,它們的確面臨著更有難度的遊戲。

更不必說,全球尚有如此之多的利基和新興市場。以印度、拉美、東南亞等地為例,這些發展中市場幾乎已經完全具備過去發達市場 Fintech 發展所需的增長潛力,存在大量支付、匯款、保險、財富管理和投資管理領域的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下的 Fintech 行業有點像石油鑽探。隨著最初供應量的減少,從現有油井獲取資源的技術變得不再稀缺。但別忘了,一定還有很多類別的機會此前沒有得到太多關注,因為它們曾經確實很難甚至幾乎無法做到。

但是,得益於 AI 的加持,像 ChatGPT 這樣的大語言模型會對 Fintech 產生怎樣的影響?很難預測。未來,基於 AI 的各項金融類產品有望實現廣泛的定製和個性化。AI 能在多大程度上優化現有體驗、甚至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習慣,結果可能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而眼下,這種變革還遠未開始。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