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课·数字产业10讲》06 智能硬件:小米怎么做物联网布局?



《前沿课·数字产业10讲》06 智能硬件:小米怎么做物联网布局?插图1

这一讲,我想借着小米,来聊聊我对智能硬件和物联网赛道的观察。

为什么小米可以代表智能硬件赛道呢?来看一个数字:2021年,中国消费级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是5000亿元,而小米的物联网设备收入是856亿元,它一家占据了将近20%的市场。从体量看,小米的智能硬件业务可以一定程度,代表这个行业的基本盘。

我们再从增速来看,业内有一个有意思的观察,如果小米某一年能出现爆品,那么市场增长相应就会更快一点;如果小米表现平平,那么整个市场的增速也就一般。也就是说,小米智能硬件的业务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市场的增速。

2021年,行业的增速是30%到40%。市场预计,智能硬件后续的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应该说,这个增速不算低。但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智能硬件大爆发、所有家电都实现智能化运作,这样的场景,迟迟没有到来。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智能硬件本身就是一个缓慢但持续增长的市场,不太可能一夜之间,所有家电都实现智能化了。比如,2020年,全球物联网硬件,首次超过了不联网的硬件数,但这个变化普通消费者很难感受到。

如果横向比较的话,中国家庭的智能硬件渗透率,和美国比,差了一大截。2021年,美国家庭的智能硬件渗透率达到了43%,而中国仅有16%。这主要是消费者习惯的问题。现在,更接受智能硬件的年轻人,部分“90后”和大部分“00后”,还没有进入到独立生活的阶段。可以预计,等这批年轻人独立成家之后,中国家庭的智能硬件渗透率会有一个加速的过程,未来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那么,在智能硬件这个赛道上,未来谁能分到最大的蛋糕?

想要在这个赛道胜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点,就是要做足够多的品类。

如果只做单一品类或者几款爆品,无法实现全屋智能。这一点,跟过去手机的单体智能,根本逻辑是不同的。所以,有没有爆款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品类一定要多要全。这正是小米的优势之一,小米的布局方式,就是全品类覆盖。小米深耕物联网领域多年,从2013年起,通过对各类企业的“只参股、不控股”的合作方式,打造出了独有的生态链体系,被外界称为“竹林模式”。现在小米生态链上有360多家企业,拥有超过600种硬件商品,大到智能电视,小到一块插线板,都有布局。

说到这儿,可以顺便提一点外界对于小米的质疑。有人说,曾经的小米物联网,动不动就出爆款产品,比如小米电视、小米手环、平衡车等等。现在,为什么很久不见小米出爆款产品了?

其实,智能硬件品类太广,并不是每个品类都有潜力成为爆品。有潜力成为爆款的产品,一定是应用场景非常广的产品。比如耳机,这就是全民级别的消费品,人手一副,而且耳机还经常容易掉,隔段时间就得买新的。智能电视也是,每个家庭都要有电视,很多家庭还不只有一台,这也是天然容易出爆品的产品。

但是,当你的硬件品类做得越来越多之后,你会发现,一些小的智能硬件,面向的市场很窄,只有少部分人用,不是全民级的产品,自然就很难成为爆款。比如你可能想不到,小米推出了智能保管箱、心电监测仪,甚至还有智能鱼缸这样的小众产品。现在的小米,已经过了追求爆款的阶段,主要是在打造全品类。

除了品类要多,还有第二点,就是要有智能系统和统一终端入口。

现在的很多智能硬件,只是做到了能联网,但是它们相互之间不能够互联互通,智能电视不知道智能冰箱在干嘛。而未来要打造真正的全屋智能,一是要有能够让硬件互联互通、稳定运行的智能系统;二是要有一个统一的终端,去实现对其他所有硬件的控制。这个统一终端,目前看来就是手机。

目前,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也就是有足够多的智能硬件品类、能够打造智能系统和统一终端入口,这样的企业并不多,一个手就能数得过来。科技企业当中,有华为、百度、小米,传统家电企业当中,有格力、美的。

你知道,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基因的公司,起家于MIUI系统。在底层,小米能够实现操作系统上的统一;在软件层,小米也有应用多年的米家App;在产品上,小米也能够说服生态链上的企业进入自己的生态。这样看下来,小米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未来,这几家企业竞争的结局,可能最终会形成不同的生态圈。各个生态圈的创造者,会寻求外部的企业加入自己的生态。做单品的企业,可以选择加入某个生态圈。将来的智能硬件,不是单个品类的竞争,而是各自的生态圈的竞争。

说到这儿,你可能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年,大家提小米生态圈提得少了?

我的判断是,不是说生态圈本身前景不好了,而是市场格局已经基本明朗,留给后来者的机会不多,资本市场的风潮过了。生态圈提得最热的时候,是2016年至2018年,那时也是一波投资热潮。最近这两年,投资非常少了。小品类的硬件市场很细分,价格低、利润薄,很难做。小米可以把每一款硬件的净利润做到5%以内,别人就更别想赚钱了,没有新企业愿意加入,所以资本市场不会特别热。但是,留在里面的这几个大玩家,还是会有很好的机会。

小米最大的短板,目前还是在线下销售这块。截至2021年10月底,小米的线下店才开到1万家,对比一下,OPPO和vivo两家企业的线下店面数,都是20万家以上。而且,在小米的这1万家零售店里,还是以卖手机为主,智能硬件的销售比例不高。当前,小米在一、二线省会城市的线下零售店,手机和智能硬件的销售比是6:4;在四、五线城市,手机和智能硬件的销售比是8:2,智能硬件的比例更低。

为什么小米线下店,不走代理商模式呢?小米追求的是极致性价比,它自己的利润都不到5%,能给代理商的不可能太高。这也是为什么,代理商抢着去卖苹果的渠道货、翻新货,也不愿意做小米的生意,利润空间实在太小。

 

在智能硬件很难突然爆发、线下渠道也还存在短板的情况下,小米瞄准了“车”这个新的流量入口。目前,汽车行业正在走一条消费电子走过的路,也就是,正在从“功能机”向“智能机”时代迈进。未来的智能车,可以理解为长着四个轮子的手机,这也是一种智能硬件。所以,小米造车,并没有脱离智能硬件和物联网这个大战略,而且可以说,造车是小米实现物联网大战略的最重要一步。

那么,小米造车,怎么造?现在科技企业入场造车,可选的合作路径有两种:

一种是理想、蔚来这样的新势力所采取的方式,造车由科技企业主导,合作的传统车厂,比如一汽,只承担代工功能,本质是用互联网的思维造车,围绕的是怎么更好地服务客户。

第二种,是百度与吉利、阿里与上汽这样的合作模式,传统车厂主导车的制造,让科技企业来赋能,增加汽车的附加值,核心是怎么造好新能源车。

从2021年年初提出造车这项业务起,雷军用整个上半年的时间,去和各家车厂寻求合作。考察了30多家工厂后,小米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式:自建工厂。小米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对比了两种方案,最终决定自己来全权把控造车环节。自己造车,一方面能把控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技术积累赋能在车上,我认为这是很有想法,也非常正确的路径。很有可能,小米会在造车上复刻当年手机的打法,就是开发一个新品类,把性能发挥到极限,把利润压缩到更低,以此换取后进入市场的机会。

我问过雷军,小米为什么要自己造车?雷军认为,小米的本质是一家“工业综合体”,在手机领域积累的很多能力是可以复制的。举个例子,现在汽车上的雷达和算法是最核心的,而小米手机已经有3000人的AI团队,这个能力完全可以复用。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打造出的成熟团队,可以把通用能力移植到造车上。再加上,小米是一个优秀的供应链整合者,可以在很多产品领域,都整合最高效的供应链,做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无论是手机、智能家居,还是未来的汽车。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们借着小米,观察了当前的物联网智能硬件赛道。

第一,智能硬件本身是一个缓慢但持续增长的市场,未来的空间非常大。

第二,想要在这个赛道胜出,一定要做足够多的品类,要打造自己的生态,这也是小米正在布局的。

第三,小米造车,是瞄准了“车”这个未来最大的流量入口,这也是小米物联网大战略的一部分。

好,以上就是我对智能硬件这个赛道的观察。我是武超则,我们下一讲再见。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