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课·数字产业10讲》07 数字化转型:谁是真赚到钱的人?



《前沿课·数字产业10讲》07 数字化转型:谁是真赚到钱的人?插图1

这一讲,我想以银行业为例,来讲讲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数字产业带来了哪些新机会。

这两年,“数字化”是一个很热的产业关键词。对传统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的升级,二是业务模式的转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由技术、业务两条线组成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模型,技术是支点,业务是内核。有了信息技术的驱动,才有可能有业务模式的深度变革。

我是TMT领域的分析师,看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关注技术的部分。因为传统产业对信息技术升级的需求,意味着数字产业将会迎来巨大机会。我会着重去看,数字化浪潮中,那些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的公司,哪些会跑出来,吃到最大红利。就像淘金热当中,最后赚到钱的往往不是淘金子的人,而是卖铲子的人。

下面,我就以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例,来具体说明。

为什么选择银行业?目前很多传统企业,说是在做数字化转型,其实做的是信息化的升级。信息化,只是让业务数据互联互通;而数字化,是以数据为核心去驱动业务。而银行天生和数字打交道,有通过信息化来提升效率的天然需求和场景。在所有传统行业中,银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是最高的,也是可以率先开启数字化转型的行业。

数字化带来巨大的数据量和吞吐量,需要银行业的IT架构由集中式转向分布式。也就是,把一台集中式服务器替换为多台x86服务器。每台服务器不负责全部功能,而是只负责一个模块,多台服务器联合起来,总体支撑整个系统。

一方面是需求摆在这里,另一方面,分布式架构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互联网巨头的推动下,分布式架构在一些互联网银行上经过了验证,比如百信银行、微众银行等等。这样一来,传统银行业的架构转型也有了实现基础。

银行IT架构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带来了两个产业机会:一是上层的各个业务系统,比如,核心交易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甚至OA系统,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造。二是底层软硬件国产替代的机会。

 

我们先来说银行业务系统。

为什么业务系统需要改造?系统架构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数据结构、算力分配、资源调度的方式都要改,这就相当于代码的底层逻辑变了。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业务场景,转账。在集中式架构中,账户、转账、账单等模块都在同一个系统后台,全程数据也都存在同一个数据库里,但在分布式架构中,一个系统被拆分为多个后台系统,数据库也被拆分为多个数据库,同样的业务要调用更多的模块,就需要通过更改底层代码逻辑来实现。

这带来了一个很大的技术升级的需求,直接带动了银行IT服务行业,也就是为银行做信息技术服务的厂商的发展。国际数据公司预测,中国银行IT服务行业2019年至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20.8%,2023年,市场规模会达到1070亿元。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有六大行IT投入的增速是34.54%,远远超过4.4 %的收入增速。

这看起来,是一个景气度很高的行业。不过,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去看,这个行业又存在一个长期问题,就是IT服务商的估值严重偏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与银行IT服务业的商业模式有关。

大多数IT服务商与银行的合作方式,是人力外包模式。也就是,IT服务商派工程师进驻银行,提供定制化的IT服务,银行按每人每月多少钱的方式,和IT服务商结算。这种模式下,IT服务商需要维持庞大的人员规模,头部厂商基本都超过5000人。但是,人效却不高,也没有更多的技术含量,厂商的规模效应也很难体现出来。

比这个好一点的,是项目制。人力外包,做什么、怎么做,都由银行说了算;项目制,则是由服务商的技术团队来主导产品的开发、测试,厂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也能沉淀出自己的产品能力。不过,维护的方式还是不断地派人力维护,这种模式也没有规模效应。

更好的模式,是厂商向银行提供自己的成熟产品,然后收取产品维护费用,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但是,国内现在基本还没有太多能做出通用产品的厂商。

这就是银行IT服务行业的矛盾所在:一方面,业绩不用担心,银行的改革越来越普及,不愁没有生意做,只要派人去工作,业绩就会不错。另一方面,商业模式上,对银行的依赖性太高,做不出自己的标准化产品,整个行业的估值长期偏低。

有没有改变的方法呢?一条可能的路径是,在为大行做定制服务的过程中,把流程和know-how(专业技能)沉淀下来,做成通用产品提供给小行。大行的架构,总是更复杂的,所以完成一项大行的项目,沉淀下来的整套能力,就可以做成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IT预算不会太高,自主改造能力有限,它们也很愿意采购市场上的成熟产品来直接部署。通过这种模式,银行IT服务商就有机会从输出人头,到输出产品,进而获得规模效应。

 

我们再来看银行IT架构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的第二个机会,底层软硬件的国产替代。

银行IT系统使用的集中式架构,是由服务器、数据库、存储,这三大结构件构成,它们支撑着上层的系统和应用。但是,底层的三大件基本都被国外厂商占据。比如,银行的服务器主机,基本上是IBM的。早年IBM的大小型机,有百分之六七十都卖给了中国国有大行。数据库,基本是甲骨文的,甲骨文一度占据中国银行业90%的数据库份额。存储,基本是EMC的。

这几年,随着外部竞争环境的恶化,这样的底层架构具有很大的风险,甚至会威胁到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在这个背景下,一个新赛道——“信创产业”出现了。它的全称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核心就是实现国家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可控”。

针对信创产业,国家提出了“2+8+n”体系,按照这个顺序逐步实现自主可控。

其中,“2”是指党、政。目前,党政的自主可控已经基本完成。“8”是指关于国计民生的八大行业: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航天。“n”是指,把信创产品全面应用到消费市场,这将是一个万亿级大市场。

2020年,国家宣布了第一批国产化试点金融机构,包括主要的国有大行、头部券商、交易所等等,一共47家,要求当年新增IT采购的5%实现国产化,第二年实现15%。之后,又有两批机构进入试点,一共接近150家。

实施的效果如何呢?截至2021年年底,试点机构的国产化采购比例都超过了政策的要求。

首先,硬件层面,最开始进行国产替代的是服务器。分布式架构,对服务器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可以把IBM的高性能服务器,替换成小型服务器,这为国内厂商的入局打开了一个窗口。

服务器的核心是CPU,目前,这条赛道上国内有三家比较好的厂商,分别是华为鲲鹏、中国电子旗下的飞腾,以及中科曙光旗下的海光。当然,这三家也面临各自的问题:华为受到制裁,供货短时间受到影响;飞腾没有被制裁,但芯片性能不够好;海光的产品不错,但用的是基于英特尔的x86架构,未来不排除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第二,在软件层,最重要,难度也最高的,是数据库。数据库大多是开源,不涉及版权问题,国内现在很多厂商在做。国内的头部厂商,基本上是互联网大厂。不过,互联网大厂更注重To C业务,To B端其实做得不够好。短期内,国产的数据库在技术上很难赶超甲骨文。

好在,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标志性的应用案例。比如,华为高斯的数据库,已经应用在了工行的系统上;腾讯自研的分布式数据库,也已经落地张家港农商银行。我判断,出现了这么多标杆案例以后,后续会有更多银行加入使用国产数据库的阵营。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带你观察了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可能出现的新机会。

第一,在数字化转型中,要关注那些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也就是“卖铲子”的公司。

第二,银行系统改革的需求,有机会让原本存在感不那么强的IT服务商,发展出自己的产品,获得规模效应。

第三,底层软硬件的替代需求,给国内厂商的入局打开了一个新窗口,国产CPU、数据库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好,以上就是我对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观察。我是武超则,我们下一讲再见。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