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越有钱就越幸福吗?



今天这一讲,我们从积极心理学里最热门的话题开始,就是幸福。

越有钱越幸福吗

如何收获幸福,可真是一个千古难题,哲学家们讨论了几千年,还是很难争出个结论来。不过近几十年,心理学家用科学的方法,逐渐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提到幸福,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当然是越有钱越幸福!”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答案是,是又不是。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和他的合作者在2010年,利用45万人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收入和幸福的关系,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人的幸福程度确实和收入多少有关。具体来说:

如果你属于收入比较低的1/3的人,那么钱越多,痛苦和压力越少,快乐就越多,也就是越幸福。
如果你属于收入中等的1/3的人,大致可以理解成中产阶级,那么钱越多,幸福感依然越强,但是幸福感的提升幅度明显变小了。
如果你进入了前1/3的高收入群体,那么钱和幸福就没有关系了,拥有更多的钱,也不一定获得更多的幸福。

这就应了王朔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那你可能要说,多赚钱总是没错吧。其实也不一定。刚才这个研究是一个相关研究,相关不等于因果,不仅仅是更多的钱可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更多的幸福也可能让人赚更多的钱。

比如,“幸福博士”迪纳做过研究,他追踪了一些大学毕业生长达19年的数据,结果发现:那些在大学里就比较快乐的人,在19年后收入更高、工作更稳定、对生活也更满意。

迪纳还统计了当年那些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发现:

那些来自比较贫穷家庭的大学生,如果比较快乐的话,19年后的平均年收入是53000美元,而比较不快乐的是43000美元;
如果来自普通家庭,快乐的大学生,后来的收入是65000美元,不快乐的是50000美元;
如果来自有钱家庭,快乐的收入是77000美元,不快乐的是56000美元。

 

一方面,阶层的区别确实存在,无论快乐还是不快乐,如果父母比较有钱,孩子总的来说就会挣钱更多。

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同一阶层中,越快乐挣钱就越多,甚至可以比得上阶层的间隔。在这个研究里,每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一万多美元,而每个阶层内部快乐和不快乐的人未来的收入差距也是一万多美元,以至于快乐的穷大学生的收入和不快乐的富大学生差不多。

这说明什么?与其对过去、对已经无法改变的出身耿耿于怀,不如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积极心理,这可以实实在在改变自己的未来。

把钱花给别人比花给自己更幸福

不过,这些研究还是没有能回答一个问题:对于中产阶级,尤其是高收入者,为什么幸福没有跟着收入快速增长呢?

更多的研究发现,答案就在他们使用钱的方式里。

2008年,著名的《科学》杂志发表了来自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给一群哈佛大学生发钱,一半人发5美元,另外一半人发20美元,要求他们当天就把这笔钱花掉。

但是,怎么个花法,又不一样。无论是拿到5美元还是20美元的,都有一半人是要求花在自己身上,比如给自己买咖啡、看电影,另外一半人要求是花在别人身上,比如请别人吃饭、给别人买礼物,或者捐给慈善机构。

这样就形成了四组人:为自己花5美元,为别人花5美元,为自己花20美元,为别人花20美元。

你猜猜看,这四组人最后哪一组更幸福?研究者后来也问了另外一批哈佛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回答:“当然是为自己花20美元的人最幸福啊!”

实验结果却跟他们猜的完全不同:把钱花在别人身上的人更幸福,而且这个幸福跟你花的是5美元还是20美元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在这个实验里,钱多钱少跟你的幸福关系不大,而怎么花钱跟幸福关系很大。

当然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5美元、20美元这么一点钱,无所谓啊。要是钱多的话,花给别人,恐怕心疼感就超过幸福感吧。”

为此,研究者随后又在加拿大、南非、印度、乌干达这四个从富到穷都有的国家,重复了这个实验,其中在乌干达给的钱达到了当地人一天工作的收入,这笔钱已经不能算少了。结果一模一样,四个国家的人都是把钱花给别人,比花给自己更幸福。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研究者还做了一个大规模的调查,问人们年终奖是怎么花的?结果发现,如果花在自己身上,幸福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如果花在别人身上,就是花得越多,越幸福了。这就是用钱买幸福的第一个秘诀。

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其实就在我上一讲提到的“人天生就有助人之心”里。既然助人有助于基因传播,那我们必然会进化出帮助别人就开心的心理。

《科学》杂志在2007年发表过一个研究,科学家让人躺在大脑扫描仪器里,观察他们自己得到钱,和把钱捐给慈善机构时的反应,结果发现,这两个过程激活的脑区非常接近,有大量重合。

我们常说“助人为乐”,好像助人本来不乐,我们要以它为乐。但英文里有个说法叫Helper’s high,翻译过来就是“助人之乐”。这个说法其实更科学,助人本来就是乐的,你去助就是了,人类进化出来的天性自然会让你感到快乐的。

花钱买体验而不是物品

除了帮助别人之外,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了用钱买幸福的第二个秘诀,就是买经历,而不是买物品。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瑞恩·哈维尔(Ryan Howell)等人做过一个研究,比较了大学生用不同方式花钱之后的感受,结果发现,把钱花在经历上,比如说去旅行、参观博物馆、跟朋友吃饭,比买东西让人觉得钱花得更值,更幸福,而且也会更喜欢花钱的过程。

为什么呢?康奈尔大学的托马斯·基洛维奇(Thomas Gilovich)教授总结了三点原因:

第一,物品容易攀比,而经历很难攀比。买了6000元的手机,就很容易看不起人家3000元的手机,但是遇到一个拿着10000元手机的又自惭形秽。攀比是幸福的大敌,这样整天患得患失的心态,怎么可能幸福呢?而经历就很难攀比,因为经历提供的是内在价值。你去听摇滚乐,他去听爵士乐,我去看博物馆,它们更多提供的是内在价值,是我们内心的满足,这怎么比较?

第二,经历经常是跟别人在一起的。哪怕是出去旅游、听音乐会、看电影,我们也经常有个伴儿。这就可以促进人际连接,而人际连接是幸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经历跟人的自我认同相关。你去看人的墓志铭,从来不会写“这个人生前拥有某某豪华跑车、某某名牌包”,而一定是说“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做过什么事情”。

基洛维奇教授的另一项研究也发现,人更喜欢谈论自己花钱去做了一件事情的经历,而不是花钱买了什么东西,我们也更加喜欢有共同经历的人,而不是共同都有某样东西的人。

这就是花钱买幸福的另一个诀窍:花钱买经历,而不是物品。

这个诀窍还有个奇妙的用法,就是把挣钱的时间省出来,花在经历上。就像我刚才说的,有些人生最重要的经历,其实根本不花钱,比如陪伴家人、看一本好书、享受冬日的太阳。那么,与其把时间都花在赚钱上,不如腾出时间来做自己享受的事情,这会比你辛苦赚钱、然后再买东西更幸福。

当然,最后我还是要强调,刚才这些都建立在你已经摆脱贫困的基础上。毕竟这一讲最开头的实验说明,在收入较低的群体中,钱越多,痛苦和压力越少,人就越幸福。

假如目前的物质生活还比较窘迫,那没什么可说的,还是先赚钱吧,因为没有钱带来的不方便,会极大地伤害幸福感。我不同意有些心灵鸡汤的说法,什么“幸福无关贫富,只与内心有关”。

但是,如果已经解决温饱、衣食无忧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更多精力用在挣钱之外的幸福方法上,比如刚才说的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把钱花在经历上。

很多人觉得:我只要有钱就幸福了,我只要婚姻美满就幸福了,我只要晋升高管就幸福了。但最后,他们都会大失所望,因为幸福其实不是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它存在于行动之中,而不是东西之中。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拿你拥有的东西去做什么。这才是幸福的秘诀。

今日行动

为自己策划一段经历

比如跟朋友聊天、带孩子去爬山、去看一个美术展览,不一定需要花钱,也不一定要以前没做过的新鲜经历,只要是你喜欢又觉得有意义的都行。投入到这个经历之中,不用想它花了多少钱、浪费了多少时间,好好享受这段经历。

赵昱鲲老师亲历:

带孩子回老家,他们有点无聊,于是我就查了一下老家好玩的地方(因为我离开老家太久,对情况已经不熟悉了),决定带他们去水上乐园玩。

本来以为老家小地方,不会太好玩,没想到这个水上乐园很不错,项目很多,仅仅滑梯就有很多种,漂流、造浪这些标准操作当然也都有,而且都做得相当高质量。

两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小女儿,要么在水里,要么就在奔跑向下一个项目的路上,有几个滑梯百玩不厌。她身高不足以玩那几个最刺激的项目,于是我和儿子去玩了,确实从上往下冲时,特别刺激,儿子也给了特别高的评价。从早上到下午,除了中间吃饭,就一刻不停地在玩,极为开心。

回家后,他们一致评价这是整个老家之旅的最高光时刻。我自己也很享受,一是我也比较喜欢玩这些东西,二是跟孩子一起玩,本身就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三来不停地寻找精彩时刻,拍了视频分享给家人,也很有意思。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做完的感受。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