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的救贖之路:讓資產的歸資產,平臺的歸平臺



將內容存儲在去中心化的存儲空間,是與平臺脫離關係的第一步。

作者:YUUU

最近幾個月的行情讓許多人都產生了一個觀念,幣圈做好一個賭場就夠了,發Meme和盤子是唯一能行得通的道路,至於之前講的Web3之類的很多概念,是難以實現的。誠然,幣圈非常適合做賭場,也有著旺盛的需求,這毋庸置疑。但與之不衝突的事,Web3的理念並非不可行,而且是越來越明晰的。之前的Web3 Social、內容等領域走了很多彎路,很多專案試圖完全構建一套新的體系來對Web2進行替代,然而區塊鏈改變的是底層,在上層產品形態不變的情況下,這種替代是幾乎不可能的。那麼可行的路線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讓資產的歸資產,讓平臺的歸平臺,將區塊鏈資產化融入到當前的中心化平臺當中,轉變平臺的玩法和盈利模式。那麼該如何做到這一切呢,下文我們詳細展開。

從租房說起

為了更好的解釋這個改變並理解這個改變的意義,我們先來看一個其他領域更容易理解的事例,那就是租房市場。當前租房市場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房源資訊被仲介壟斷,於是仲介在提供租房服務的同時在操縱市場,售賣資訊差。這一現狀帶來的結果便是租金不斷上漲的同時,大家感覺租房所付出的精力越來越高,體驗越來越差。於是就有些人提出了一個想法,實際上這也是一些地方政府在逐步實施的,那便是成立一個政府運營的房源資訊平臺,所有的租房資訊必須在這個平臺發佈,且有指導價。有了政府的房源平臺,並不意味著消滅了仲介。比如說房東不想自己去政府平臺提交各種證件資訊,管理房源,不想親自帶人看房,於是委託仲介代為辦理;房客經驗不足不能快速在平臺篩選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於是仲介可以為房客提供此類服務。在這時,仲介就退化為一個賺勞務費、為房東和房客提供增值服務的機構,而不能向以往一樣通過壟斷資訊操縱市場來獲取更高的利潤。政府房源平臺的作用便是實現了房源資訊和租房仲介的分離,讓房源資訊獨立了出來。

對應到數位化內容與數據

首先應該明確,這裡說到的內容含義很廣泛,可以是社交媒體的發言和關係,可以是一篇部落客平臺的博文,一個Youtube的視頻,創作者售賣的數位繪畫、音樂和寫真作品,也可以是數位化的版權,還可以是數位遊戲等。類比一下租房市場,各類互聯網平臺就像是租房仲介,壟斷了數位內容從發行到分發閱讀的流程,這和前互聯網時代以及非互聯網領域很不一樣。比如說發行一本書,作者自己在紙上或者電腦上創作,然後找出版社出版發行,最後到書店銷售,讀者買到書後拿回自家閱讀,每個環節都是一個獨立的部門或場景。而放到互聯網中則不然,典型的就是社媒平臺,平臺內包含了從內容發表、分發到閱覽的全流程環節,構成了一個創作者和讀者的雙邊市場,平臺在發展的過程就形成了內容越多越吸引讀者、讀者越多越吸引作者的滾雪球過程,最終無可避免的形成平臺壟斷,因而又產生許多問題和矛盾,僵持在一個大家都吐槽抱怨但又不得不用的局面。

但話又說回來,這一切罪不在平臺,之前互聯網平臺無法擺脫這個模式,非不想也,實不能也。數位內容和實體作品有一個不同,那就是其本身沒有載體,而必須依賴一個載體去閱讀與傳播,比如需要電子設備(電腦、手機等)閱覽,需要一個存儲內容的空間(可能是本地硬碟,也可能是平臺的雲服務器)存放,還需要通過網路傳播(網站、p2p等形式);更關鍵的是,數位世界需要一個身分去標明創作者,而這一功能以前只能通過平臺賬號來實現。上述這一切都為當前平臺模式的出現創造了充足的條件,創作者需要一個能夠標明所有權並且便於分發內容的場所,消費者需要一個便於發現內容並閱覽的場所,那作者如果想要通過某個平臺來分發內容的話,就必然在這個平臺發行內容,而消費者就必須到這個平臺來消費閱覽,於是這全部流程非常自然的壟斷在了一個平臺內(實際上也必須如此)。

這其中很關鍵的一點便是,在當前的數位內容機制下,作者想在某平臺分發作品並且能保障自己的創作權益的話,就必須到這個平臺去發行,內容和平臺綁定在了一起,因為必須藉助平臺才能實現內容的確權和分發。那麼這時回想租房市場,如果內容本身可以想像房源資訊一樣,從仲介(也就是互聯網平臺)那裡獨立出來,不依賴特定平臺實現確權和檢索,那麼平臺的壟斷流程就自然被打破了。

因此,和租房類似,內容也需要有一個獨立於平臺的發佈渠道。但是二者也存在區別,房源資訊是以政府管理的形式實現了從仲介剝離,而內容沒法以這樣的方式實現。那麼當前如果想做,要如何實現呢。

“Web3”的救贖之路:讓資產的歸資產,平臺的歸平臺插图1

內容獨立如何實現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內容對平臺的依賴主要來自幾個方面:一是藉助平臺賬戶體系進行確權和創作者身分形象建立;二是內容需要存儲在平臺的服務器;三是需要藉助平臺的流量進行分發,讓更多的消費者看到。而內容獨立則需要在把前兩點剝離出平臺,而只把第三點交給平臺發揮。

內容存儲

在當前的web2平臺中,內容存儲在平臺的服務器,這是限制的根本,因此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存儲空間來存儲內容。在當前比較常見的就是IPFS/Filecoin和Arweave存儲網路。以去中心化內容發行協定Mirror為例,Mirror採用的便是Arweave存儲內容,Arweave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存儲網路,可以實現“一次付費,永久存儲”。將內容存儲在去中心化的存儲空間,是與平臺脫離關係的第一步。

賬戶體系

只是去中心化存儲並不夠,因為如果發佈內容的賬戶體系仍然是採用中心化平臺的賬戶,那仍未能擺脫平臺。因為中心化平臺的賬戶體系是封閉的,其他平臺讀取內容時無法直接與創作者建立聯繫,因此需要一個脫離平臺的去中心化賬戶來發布內容,在當前最合適的就是區塊鏈賬戶(在當前環境中接受度最高的便是以太坊賬戶地址)。將去中心化存儲的內容與區塊鏈地址綁定,再進一步可以在區塊鏈上鑄造NFT,NFT元數據指向去中心化存儲的內容鏈接。這步操作實現了對文章內容的確權,由於賬戶也是去中心化的,平臺在讀取內容時同時可以讀取到作者賬戶資訊,建立進一步的關聯和互動(比如評論和打賞)。

“Web3”的救贖之路:讓資產的歸資產,平臺的歸平臺插图3

內容獨立的其他優點

除了擺脫當前平臺對內容的壟斷之外,獨立內容還有其他的一些優勢,我主要想到了兩點。

第一是內容更容易長久留存,不會隨著中心化平臺的關閉而消失。雖然現在的去中心化存儲尚未成熟,比如Arweave是否真能實現“一次付費永久存儲”還有待時間驗證,但隨著技術逐步成熟,我想去中心化存儲的可靠性肯定是遠大於中心化內容平臺的。

第二點優勢便是改善內容抄襲,但這裡並不是想說通常大家愛提到的區塊鏈確權一類的角度。在當前,內容抄襲、違規搬運等現象頻繁發生,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這些侵權內容可以為平臺吸引用戶、帶來流量,因此平臺缺少監管內容抄襲的動力,反而可以從中獲利。而在獨立內容模式下,平臺可以抓取所有免費開放的獨立內容,不再需要抄襲內容提升平臺內容的吸引力,自然就可緩解這一現象。同時獨立內容經過鏈上確權後也為維權提供了便利,兩相疊加後便有希望改善內容抄襲的現象。

服務型平臺如何構建

服務型平臺是什麼

面對獨立於平臺發佈的內容,內容平臺也需要有一個像上文所講的租房仲介一樣進行“退化”,從當前壟斷了內容全流程的平臺“退化”為給獨立內容提供增值服務的平臺。平臺為獨立內容提供閱讀、訂閱、互動等服務,並通過更優秀的使用體驗吸引讀者用戶。這樣的平臺有點像現在的實體店,比如在書店不會去做圖書的創作與出版發行,只去做分發這一環節,也就是賣書;遊戲光碟店只會去賣遊戲光碟,不會去做遊戲發行和賬戶系統等待。

但是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只靠這些服務如何能讓平臺實現盈利生存呢,現在的平臺大多依靠壟斷內容和創作者後賺流量錢,如果內容獨立後,平臺無法壟斷內容和創作者,流量變現的難度也大為增加。這裡就有了一個和實體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平臺可以開創一項新的增值服務:平臺數據資產化。

數據資產化增值服務

只聽這個概念可能很抽象,但是在Web2領域其實有一個範例,那就是健身APP Keep。Keep是國內健身領域的龍頭APP了,但是盈利之路一直不順,廣告、賣課、賣貨等多種流量變現方式都沒有太亮眼的表現,直到Keep找到了一個突破點:賣獎牌。Keep賣獎牌源於2015年推出的線上馬拉松活動,在Keep記錄的跑步達成馬拉松距離後,便可獲得線上和實體的獎牌,實體獎牌需要付費;而後Keep推出了一系列獎牌,並在社交平臺意外走紅,讓許多人紛紛打卡keep獎牌,並促成了更大範圍的傳播,社交屬性逐漸建立並加強。23年2月,有傳言稱Keep的獎牌營收達5億,雖然Keep官方發文表示否認,但其獎牌收入非常可觀是不容置疑的。

Keep之所以能把獎牌做成社交符號,走通種草經濟的路線,帶來非常可觀的營收,有一個可能較少人關注的角度便是,Keep通過多年的運營建立了品牌聲譽,讓大眾信任Keep認證的數據。表面上Keep賣的是獎牌,但實際上賣的是對數據的認證,獎牌只是對認證的呈現。這正與Web3的理念不謀而合,也為Web3的互聯網平臺運營指引了方向。眾所周知,各平臺的用戶數據是非常有價值的,精準的用戶數據可以帶來更精準的內容推薦、更有效的廣告營銷等等,那這些用戶數據自然也有資產化的價值。但是許多數據單條價值較低,只要大量數據聚集後才能產生價值,如一篇作品的讀者畫像、評論情感傾向等。那麼平臺的一個營收方向便是將這類數據資產化,以讀者畫像為例,可以通過一個資產協定構建一個通用的畫像格式,作者可以像花錢買keep獎牌一樣花錢買走自己某篇作品的讀者畫像,並賣給其他的平臺或者廣告商。

這裡的邏輯是,作者是因為能帶給自己更大的收益才會花錢買平臺的數據,能給作者帶來更大收益的原因是有其他平臺和廣告商認可這個數據,其他平臺和廣告商能認可數據的原因是這個產生數據的平臺用戶多、聲譽好,大家相信這個平臺數據的價值。在這個邏輯鏈條的驅使下,平臺的運營目標就是盡可能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吸引更多的用戶,打造更好的平臺聲譽,讓用戶和平臺利益更一致,平臺可以在實現營收的同時更少的損害用戶利益。

當然,可資產化的數據並不僅限於實際能帶來經濟收益的,像Keep跑步數據這樣能帶來炫耀和社交屬性的數據可能佔有更大的比例,但無論是什麼樣的數據,只要有展示和使用價值,平臺都可以將其資產化並允許用戶購買自己的數據資產。

讓資產的歸資產,平臺的歸平臺

前面我們反覆講到平臺發行資產,而發行資產需要有一個更底層的資產協定,這樣才能讓數據資產在各處通用。毫無疑問,資產發行協定是區塊鏈最擅長的事,讓資產的歸資產便是指用區塊鏈做好資產發行和確權。

而在當前的一些Web3社交專案中,專案企圖把全流程上鏈,包括評論點贊等。這樣並不是不行,然而在實際中,通常單個點讚和評價並沒有上鏈的價值,都不值得為之付出的成本。那麼在早期更好的方式可能是,資產發行之外的環節仍然保留在當前中心化平臺當中,比如內容平臺的關注、評論和點贊等互動行為,而當這些行為數據積累產生價值時,便又可以通過平臺將其資產化。而平臺創造出的新資產同時還可能引導出新的Crypto Native玩法,帶來新的敘事和機會。

對平臺來說,是既保留了Web2傳統機制,又加入了Web3新機制,老的中心化內容發行仍然可以存在,但是獨立內容也會收錄進平臺,且中心化內容一旦產生價值就可以資產化,並依此開創新的盈利模式,實現Web2和Web3的有機融合。

難點是什麼

上面一通分析說得挺好聽,然而想要推行下去面臨兩點困難:

一是基礎設施缺乏,關於區塊鏈操作方面的基礎設施就不展開了,這方面有很多人講過,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展示加密資產。曾經有一個範例是推特可以設置NFT頭像,是經過錢包簽名認證的,點開頭像可以看到持有地址與合約,然而此功能已下線。缺少這種基礎設施,那些有社交價值的數據資產化之後就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法秀出來。

二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現有平臺可能沒動力去做這樣的轉型。對於大平臺來說肯定是如此,現在他們賺著壟斷市場的錢,轉型對他們沒好處。

如何破解難點

上面的兩大難點那麼有什麼破局之法麼?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是有的。

對於第一點基礎設施問題,存在著一個矛盾點,就是加密資產(尤其是NFT)持有人不多,高價值資產少,那麼平臺自然沒動力去接入展示,那麼NFT的展示價值和社交屬性始終沒法發揮,又反過來限制了發展。這個困局的打破,我想可能只有一種路徑,那就是通過一些途徑把越來越多的人拉進幣圈,比如說通過最近火熱的土狗和各種盤子,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幣圈後就有會接觸各種FT和NFT資產,積累到夠多的人數,展示資產的需求變強時,便有可能推動大平臺接入。但是說到這裡我有個很想吐槽的點,那就是這個責任其實應該由業內龍頭們去承擔推動的,然而實際情況是不僅沒有在Web2中推動,甚至在幣圈內都沒能做好,搞那麼多所謂的鏈上聲譽NFT 行為數據NFT等等,結果到現在KOL們還是在靠截圖來分享自己的投資成績,培養出了很多“永賺博主”。自己圈內這點場景都沒搞定,更別說推出去了。

那麼第二點平臺轉型的難題呢,我想可能的切入點在於一些中型平臺或者垂直領域的平臺,這類平臺有一定的規模的內容和用戶,而且可能質量還不錯,但是在當前的互聯網平臺運營模式中就處於天然劣勢,難以盈利。在這種壓力下,這些平臺可能會考慮轉型,來嘗試一種新的平臺模式和盈利模式。

總結

基於去中心化存儲和去中心化的賬戶體系,創作者可將數位內容與平臺脫離獨立存在,以此擺脫內容平臺對內容壟斷的現狀,平臺“退化”為一個給內容提供增值服務的場所,並依託數據資產化創造新的盈利模式,而平臺的數據資產又為新的Crypto Native模式提供了素材。當然這一這套體系本身還不完善,所依賴的部分技術仍需時間驗證,以此產生的服務型平臺商業模式仍需進一步探索。最關鍵的是,這需要圈內那些沉迷於造概念圈錢的龍頭們努力去推廣,對於更多的圈內小勢力來說,能做個好賭場來擴圈,也是為這一進程貢獻自己的力量了。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