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佈最新金融數據,從三個視角看積極信號



中國央行13日公佈了最新的金融數據,其中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9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社會融資規模存量376.39萬億元,同比增長9.4%;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09萬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稱,此次發佈的數據顯示,金融對實體經濟顯示出有力支撐,貸款保持平穩增長勢頭,M2、社融增速處在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並高一些的水準。“在新發展階段分析金融總量指標要有更多元視角。”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此次金融數據釋放的積極信號?

當月貸款超萬億元,水準不低

11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36.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8%,當月新增貸款1.09萬億元,同比接近持平,基本符合業內人士普遍預期。

有觀點提到,考慮到11月是傳統的信貸小月,且上年同期基數較高,這個增量已經不低。

儘管從單個月份的數據來看,1.09萬億元確實比去年同期略有少增。但也應注意到,當前所處環境是,房地產市場重大轉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中小銀行改革化險等重點領域防風險進程深入推進,而央行專欄此前也提到,信貸結構中“增”的一面和“減”的一面在時間上可能不同步,在階段性“減”的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信貸保持仍平穩增長實屬不易。

央行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信貸增速本身需要適配經濟增長逐步提質換擋,“增減”不同步有時會導致信貸增長出現一些波動,要避免對單月增量等高頻數據的過度解讀。

前11個月貸款增量,超去年全年

把時間軸拉長看,前11個月貸款增量已超去年全年,這意味著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保持穩固

數據顯示,從1至11月累計看,新增貸款21.58萬億元,同比多增1.55萬億元。11月末貸款餘額增速為10.8%,仍明顯高於名義經濟增速。客觀全面分析信貸支持經濟的力度,需要綜合累計增量、餘額增速等指標科學研判。

貸款走勢平穩反映出經濟延續回穩向好態勢,政策出臺及時有力。10月下旬,官方宣佈年內調增1萬億元按專案管理國債,赤字率調增至3.8%,市場信心得到很大提振,伴隨著政府債券發行加快,基建專案配套貸款的需求也相應增多。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近期宏觀數據顯示,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民營企業投資信心逐步修復,消費增速明顯回升。

他進一步稱,考慮到人民幣匯率、其他主要經濟體加息空間與節奏的不確定性等制約因素,應統籌考慮今年年末和明年開年的信貸投放,主要通過保持信貸合理投放、優化信貸投放結構、盤活存量金融資源、繼續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力度等方式,發揮好金融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作用。

社融規模繼續多增,支持力度強

數據顯示,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376.39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高0.1個百分點。11月份增量為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億元。1至11月增量累計為33.6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9萬億元,說明金融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的力度保持較高水平。

在中國信貸信貸存量已經很大的情況下,應更多關注資金使用效率,通過盤活存量資金迴圈、優化增量信貸,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單位信貸可以支持更多的經濟增長。據相關人士透露,央行將運用好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必要時還會創設新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位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提到,中國貨幣政策兼顧“總量+結構”的調控模式。近期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仍是未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重點支持的領域和方向,這些領域事關中國經濟增長長期動能的形成,事關人民群眾的福祉,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所以還需要結構性工具更好地支持這些行業的發展,更好滿足民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