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行業應用層現狀:荒蕪的鏈上空間與擁擠的基建



如果用戶對應用程式的需求沒有提高几個數量級,那麼所有這些可擴展性都將毫無意義。

撰寫:polynya

編譯:深潮 TechFlow

在 2022 年初,我在這個階段專注於討論應用層創新。在此之前,在 2021 年末,我的主要關注點是可擴展性,因此很容易做出判斷並指出:

如果用戶對應用程式的需求沒有提高几個數量級,那麼所有這些可擴展性都將毫無意義。

讓人遺憾的是,近幾年後情況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現在有過多的 L2 和 L1 幾乎沒有使用塊空間,但人們仍然痴迷於基礎設施(很容易理解,大量的 L1/L2 在投資人的投資組合裡)。

在加密領域,我最不能忍受的是這種不斷的“權利心態”和盲目樂觀,這些都是基於不相關的類比而錯誤引導的。

(譯註:“這種權利心態”可能指的是加密領域內某些人的一種心態,他們認為僅僅因為他們創造了某種技術或區塊鏈空間,就自然而然應該有人使用它)

不,僅僅因為你建造了區塊空間,並不意味著它就會被使用——只有當有意義的應用程式提供比現有產品10倍的改進,並且有顯著的用戶需求時,這個空間才會被充分利用。

現在已經有幾十個智慧合約區塊鏈運行了5-7年——在數字時代,這簡直是一個世紀——幾乎所有這些都幾乎沒有非垃圾郵件活動。我們已經有了多個第一階段的去中心化應用特定的以太坊L2,甚至是智慧合約(Arbitrum One)已經超過3年了——同樣,離飽和還遠著呢。

至此,有壓倒性的證據表明,盲目的權利心態和樂觀主義不會導致區塊空間飽和。

我總是願意發展我的“區塊鏈應用程式有意義”的理論框架,但目前,所有證據都指向一個現實,即使用區塊鏈的窗口非常狹窄。具體來說,它必須滿足以下所有條件:

  1. 點對點操作:這包括 P2P 軟體,如 IPFS、BitTorrent、多人遊戲、消息傳遞應用程式,是的,還有區塊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只是想消除一個中心化的實體並分散一個應用程式,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可以簡單地進行P2P而不使用區塊鏈。

  2. 嚴格的全球共識:這是區塊鏈帶來的獨特屬性——嚴格的全球共識,因此世界上每個同行都同意完全相同的輸出。

  3. 客觀性:然而,區塊鏈的一個侷限性是它只能解析客觀結果。

我進一步推測,這意味著區塊鏈有兩個主要類別是有意義的——客觀貨幣和客觀身分。現在,當然,您可以構建各種不同的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原本不是區塊鏈,但區塊鏈僅用於客觀貨幣和/或客觀身分或者混合應用程式。您還可以使用治理來添加主觀性。

Farcaster 是混合應用程式的一個很好的最新示例。它使用區塊鏈來實現客觀身分(身分)和客觀貨幣(費用)——而其他一切(據我所知)都是在區塊鏈之外協調的。正如我之前所討論的,有一個範圍,我們可能會看到大多數集中式應用程式,但只有一個區塊鏈元素。

審視當今的應用層,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如Farcaster),它幾乎沒有進步。與此同時,現有的應用程式正在確立自己的地位。我們知道,替代性的價值存儲仍然是第一大應用。穩定幣已經作為第二大用例鞏固自己的地位,在熊市中每天有超過250億美元的交易量。

現在已經很明顯,這兩個是加密貨幣的兩個主要用例,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佔據超過90%的經濟價值。一個非常遙遠的第三位是賭博和投機,儘管第一位也包含了這個元素。

幾年前,我在改進已驗證的產品市場適應性和繼續推動應用層創新方面持50/50的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看來我們實際上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資本在像改進穩定幣、DeFi、價值存儲等已證實的事物上。

例如,除了位元幣和以太坊之外,Tron上的USDT是主導應用。我寫過一篇文章,討論了我們如何改進這一用例。簡而言之,我今天的建議是放棄大多數基礎設施專案,只追求那些真正有意義的新應用,同時將大部分投資引向擴大穩定幣、價值存儲等的使用。

要明確的是,應用層創新將會發生,但同時也要認識到一個現實:大多數合理使用區塊鏈的應用程式已經被構建出來了。

我將以一個例外——分形擴展(fractal scaling) 來結束這篇文章。更快的鏈——不管是L1還是L2——能處理每秒幾百到幾千筆交易(取決於每筆交易的複雜性)。

然而,對於某些應用程式,你需要成百上千條這樣的鏈。想想傳統應用程式分佈在成千上萬的服務器上。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完全鏈上的多人遊戲。如果一個遊戲達到了數百萬用戶的規模,你將需要成千上萬條當今最快的鏈並行運行。

目前,這樣的基礎設施還不存在,但已有多個團隊在開發中。

我們知道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方式——使用聚合證明的zk rollups/validiums。不論這些應用是否會找到產品市場契合點,我不知道,但這肯定值得一試。

其他只是大肆宣揚可擴展性的基礎設施專案——我們已經在(相對)空蕩蕩的鏈上浪費了數十億/數百億美元。現在已經太晚了,是時候繼續前進了。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