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



“統一賬本”(Unified Ledger),使得代幣化的全部優勢得到體現,以改善舊的製度,構建新的體係。

撰文:

Diane Cheung,雪梨大學會計碩士及北京大學MEM,十年FinTech 產品經理,專注於支付與代幣化

Will 阿望,美國國際商法碩士,十年法律經驗,科技業連續創業者,投融資律師

菠菜菠菜,RMIT區塊鏈碩士,Web3 Researcher,SFTLabs & Ample FinTech Buidler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1

如今,全球貨幣體係正站在一個歷史性重大飛躍的風口浪尖。在數位化之後,代幣化(在可程式平台上資產數位方式的權益表達)是邁向飛躍的關鍵。代幣化透過改變中介機構在服務用戶的方式;打通訊息傳遞、對帳和結算的隔閡,大大增強貨幣和金融體係的能力。代幣化將建構出新的經濟活動,這些活動在目前固有的貨幣體係中都難以實現。

加密貨幣或去中心化金融(如最近看到DeFi 正在貪婪地吞噬著RWA 資產)僅僅為我們揭開了代幣化的其中一個側面。它們依然存在局限,不僅是因為難以與現實世界產生連接,而且缺乏由中央銀行提供的貨幣信任背書,即使那些穩定幣也不穩定。

在我們先前編譯的花旗RWA 研報:金錢、代幣與遊戲(區塊鏈的下一個十億用戶和十兆價值),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十兆美元代幣化市場。那麼在開啟波瀾壯闊的大航海之前,我們依然要回到原點,從區塊鏈的第一原理來看代幣化、RWA、甚至是代幣支付,就像當初細心研讀比特幣白皮書一樣。

由此,我們整理了國際清算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2023 年度經濟報告中關於代幣化的篇幅,供業內人士提供參考,以進一步了解代幣化運作的底層邏輯。

BIS 從貨幣體係和銀行體係的角度來解構代幣化,展示了全球貨幣體係的未來藍圖。建構未來藍圖的關鍵要素是CBDC、代幣化存款以及其他對金融和實體資產的代幣化權益,藍圖設想將這些要素整合到一種新型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中—「統一帳本」(Unified Ledger),使得代幣化的全部優勢得到體現,以改善舊的製度,建構新的體係。

核心觀點

  • 代幣以及資產的代幣化具有巨大的潛力,但是中央銀行貨幣的信任背書及其連接金融係統的能力是代幣化成功的關鍵;
  • 「統一帳本」這種新型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可以將CBDC、代幣化存款和代幣化資產合併在一個可編程平台上,從而發揮代幣化的最大優勢;
  • CBDC、代幣化存款在維持貨幣單一性、結算終局性、提供流動性、風險規避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 代幣化與統一帳本中的應用,不僅能透過無縫整合多個係統來改善現有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還能利用可程式平台創造出全新的經濟安排,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
  • 多個特定用例的帳本可以同時共存,透過應用程式介面相互連接,以確保互通性,同時促進金融普惠和公平競爭;
  • 治理安排是推動統一帳本和代幣化新技術應用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激勵是吸引參與者加入新引用並最終形成網路效應的關鍵。

名詞解釋

Token– 代幣,指在區塊鏈或分散式統一帳本上表示某種權利或資產的數位化識別。

Tokenisation – 代幣化,指將存在於傳統帳簿上的對實物或金融資產的權利記錄到可程式平台的過程。

Private Tokenised Monies– 私有化代幣,指私部門(非中央銀行)所發行的代幣。

Singleness of Money– 貨幣單一性,指在一個特定的貨幣體係中,隻有一種主要的貨幣,而不同形式的貨幣或資產都可以等值兌換成這種主要貨幣,即貨幣價值不受貨幣不同形式的影響,無論它們是私營部門發行的貨幣(如存款)還是公共發行的貨幣(如現金)。

Settlement Finality– 結算終局性,指資金從一個帳戶轉移到另一個帳戶後正式成為接收方的合法財產,不可撤銷。

Unified Ledger– 分散式統一帳本,一種新型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FMI),指整合了多個資料來源、平台或係統資訊的係統(金融交易、資料記錄、合約、數位資產等),用於記錄所有交易和數據,而不需要中心化機構的乾預。

Programmable Platform– 可程式平台,指一種不受特定技術限製的平台,包括具有執行環境、帳簿和治理規則的圖靈機。

Ramp – Ramp智能合約,指將非可編程平台與可編程平台連接的合約,Ramps將資產鎖定在它們的原始平台上,作為在可編程平台上發行的代幣的抵押物。

Atomic Settlement– 原子結算,指把兩項資產的轉移連結起來,確保隻有在另一資產同時轉移的情況下,資產才可轉移,即結算是有條件的,因此結算的結果隻有兩種,雙方成功交易資產或沒有任何資產轉移發生。原子結算使T+0結算成為可能。

Payment-versus-payment (PvP)– 外匯交易同步交收,一種結算機製,確保一種貨幣必須有另一種(或多種)貨幣同步轉撥,作最終及不可撤回的結算,即交易的兩種(或多種)貨幣均於同一時間完成交割。

Delivery-versus-payment (DvP)– 貨銀對付(即一手付錢一手交貨),一種結算機製,透過將資產轉讓與資金轉讓關聯在一起,以確保隻有在相應的支付發生時才會進行交貨。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3

一、代幣與代幣化

1.1 代幣及代幣化的定義

代幣是指記錄在可程式平台上可供交易的所有權憑證(Claims)[1]。代幣不僅僅是單一的數位憑證,代幣通常將管理傳統帳本中底層資產轉移的規則和邏輯集合在一起(見下圖)。因此,代幣是可編程的,是可自訂的,以滿足個性化場景以及監管合規的要求。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5

代幣化(Tokenisation)是指將存在於傳統帳本上的金融或實際資產的所有權(claims on financial or real assets)記錄到可程式平台上的過程[2]。代幣化過程是透過Ramp合約完成的(見下圖),Ramp合約將傳統資料庫中的資產(如金融證券,大宗商品或房地產等)映射為可編程平台上的資產代幣形式。傳統資料庫中的資產被凍結或「鎖定」以充當支援在可編程平台上發行的代幣的抵押物。資產的鎖定確保了在其映射的代幣在轉讓時底層資產得以同時轉讓,即所有權同步變化。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7

代幣化引入了兩個重要的特性,去中心化操作執行和智能合約的附條件執行。

去中心化操作執行–不同於傳統係統需要有中介帳戶管理人來更新和維護資產所有權記錄,在代幣化環境中,代幣或資產變成了在可編程平台上被維護的「可執行對象”,平台參與者透過發出程式指示來轉移資產,無需中介帳戶管理人記帳。這種方式使得可組合性的範圍更大,可以將若乾個操作放入一個執行包中執行。這樣的代幣化交易不必然消除中介的角色,但中介角色的性質從“更新和維護資產所有權記錄”變為“可編程平台規則的管理者”,從而消除了對專人更新賬本的依賴。

智能合約的附條件執行(Contingent Performance of actions)–可程式平台可以透過智慧合約中邏輯語句的運用實作條件執行,如「if, then, or else」等。

透過代幣化操作可組合性和附條件執行這兩種特性的共同運用,能夠使得需複雜附條件執行的交易得以簡化實現。

1.2 CBDC與私有化代幣

代幣化需要計價交易的貨幣記帳單位(Unit of Account)及其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才能充分應用。相較於在去中心化金融場景中利用穩定幣充當支付手段來實現代幣化的應用,CBDC因具有結算終局性和中央銀行背書而具有更好的基礎,可編程平台可以直接利用嵌入法幣結算作為代幣化安排的必要組成部分,是代幣化應用的最優選擇。

批髮型CBDC 的開發是代幣化應用的關鍵。作為代幣化的結算手段,批髮型CBDC 一方面可以充當類似於目前貨幣體係中準備金的功能,另一方面則可以被代幣化賦予新的功能,例如利用批髮型CBDC 所進行的交易可以嵌入上述的可組合性和附條件執行等所有特性。這種CBDC 的增強代幣也可以成為一種零售變體,供居民和企業所使用,透過向公眾提供與數位形式的主權計價單位建立直接聯繫的數位現金,央行能夠進一步支持貨幣的單一性。

CBDC 在代幣化環境中的作用已經較為清晰,但作為與CBDC 相輔相成的私有化代幣如何以恰當形式仍存在仍有討論空間。目前有兩類主流的代幣化形式,代幣化存款和資產支持穩定幣。兩者都代表了發行人的負債,發行人承諾客戶可以以主權計價單位的面額兌現其權益。兩者的差異則表現在轉移方式及其在金融體係中的角色上,這影響了兩者作為與CBDC 相輔相成的私有化代幣的屬性。

代幣化存款(Tokenised Deposit)

代幣化存款可以按照類似現有體係中銀行常規存款的運作方式來設計,銀行能夠發行代幣化存款以代表發行人的負債,與常規存款一樣,代幣化存款不可以直接轉讓,中央銀行提供的清算流動性仍將保障支付功能正常運作。

下例可以透過比較來說明代幣化存款和傳統存款的相似之處,範例中John 和Paul 的帳戶分屬於兩個不同的銀行,且都通過了KYC。

在傳統係統中,當John 向Paul 支付100 英鎊時,Paul 並不會在約翰的銀行獲得100 英鎊的存款。相反,John 所在銀行的銀行帳戶餘額中減少100 英鎊,而Paul 所在銀行的銀行帳戶餘額增加了相同金額。同時,兩家銀行個人帳戶的調整透過兩家銀行之間的中央銀行儲備轉移來實現。

在代幣化環境中,可以透過減少John 持有其所在銀行的代幣化存款並增加Paul 持有所在銀行的代幣化存款來實現相同的支付結果,同時透過並發轉移批髮型CBDC 來結算支付。 Paul 仍然隻對他的銀行擁有債權所有權,他是銀行驗證過的客戶,對John 的銀行和John 都沒有債權所有權。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9

代幣化存款能夠保留並強化目前兩級貨幣體係的一些關鍵優勢。

首先,代幣化存款將有助於維持貨幣單一性。現有的係統由中央銀行營運結算基礎設施,從而保證了以主權貨幣計價數額的支付實現最終轉移,實現了商業銀行存款支付的單一性。代幣化存款保留了這個機製,同時由於批髮型CBDC 的結算透過智能合約完成,改善了時效性,縮小收付款時間差,能夠降低風險。

其次,以批髮型CBDC 結算的代幣化存款能夠確保結算終局性。中央銀行從付款人的帳戶中扣除相應金額並將其記入收款人的帳戶,透過更新資產負債表的方式達成最終結算,確認支付是最終的且不可撤銷的。在上例中,結算終局性確保Paul 對John(或John 的銀行)沒有債權所有權,而隻對他自己的銀行擁有債權所有權。

最後,代幣化存款將確保銀行仍然可以靈活地提供信貸和流動性。在現有的雙層貨幣體係中,銀行向居民和企業提供貸款以及按需流動性支援(如信用額度),現有貨幣體係中流通的大部分貨幣都是透過這種方式創造的,因為借款人在銀行同時持有存款帳戶,銀行所發放貸款直接在藉款人帳戶內形成存款,實現了貨幣創造。有別於狹義銀行[3]這種靈活的方式使銀行可以根據經濟或金融狀況的變化來滿足居民和企業的資金需求,但這種模式同時也需要充分的監管來防止信貸過度增長和高風險行為。

穩定幣(Stablecoin)

穩定幣是私有化代幣的另一種形式,其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代幣化存款相比,穩定幣代表了發行人所發行的可轉讓債權,近似於數位化不記名債券,使用穩定幣支付則相當於在用戶間轉讓發行人的負債。

仍以John 和Paul 轉帳為例,John 持有由穩定幣發行人發行的一單位穩定幣(即一單位的發行人債權),當John 向Paul 支付一單位穩定幣時,John 所持有的債權被轉移給了Paul,Paul 在轉帳之前不持有任何對發行人的債權,在這種情況下,Paul 可能被動持有了他並不信任的發行人的債權。那麼問題是Paul 是否信任穩定幣發行人?

這是因為穩定幣具有不記名債券的屬性,穩定幣發行人在這一轉帳發生時並不需要更新自己的資產負債表,而由於其是私有化代幣,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也並不對該交易進行結算,穩定幣本身即是對發行人債權的憑證,轉讓該票據憑證不需要發行人的同意或參與。

相較於代幣化存款,穩定幣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劣勢:

首先是穩定幣可能破壞貨幣單一性,也就是貨幣價值不一致的情況。這是因為穩定幣是可交易的,在穩定幣之間的流動性存在差異或發行人的信譽度存在差異的情況下,其價格可能偏離面值,甚至出現更嚴重的不確定性。例如矽穀銀行事件中,由於用戶擔心矽穀銀行的流動性影響穩定幣價格,用戶大量拋售穩定幣導致穩定幣價格暴跌,破壞了單一性。缺少明確的監管和中央銀行的信用背書是導致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

其次,與代幣化存款可以靈活提供流動性不同,資產支持穩定幣的運作更類似狹義銀行。這是因為原則上穩定幣發行所對應的所有美元都應投資於安全性高的流動資產,這就導致穩定幣減少了可用於其他目的的流動資產供應,因此也無法彈性供給流動性。

此外,相較代幣化存款,穩定幣缺乏KYC、AML 和CFT 等方面的監管,存在一定的風險。如上例中John 將穩定幣轉給Paul,但發行人沒有對Paul 的身份進行驗證或合規​​檢查,無法確認Paul 的真實身份,從而導致欺詐風險。相較於需要進行重大的監管改革以確保穩定幣的KYC、AML 以及CFT 合規,代幣化存款可以透過仿效傳統存款的轉移過程使其在現有的監管框架內運作。

二、代幣化與統一帳本

代幣化能夠充分應用取決於在可編程平台上將貨幣和一係列資產的交易和操作結合在一起的能力。代幣化提供了一種能夠映射底層資產交易的必要支付手段,其核心是代幣化形式的中央銀行貨幣,以促進結算終局性。統一帳本是將這些功能統一起來的一個“公共場所“,將CBDC、私有化代幣以及其他代幣化資產置於同一可編程平台上,以無縫集成的形式最終實現全新經濟安排。

2.1 統一帳本的建立方式

統一帳本的概念並不意味著「一本帳本統治所有」的唯一的帳本,採用何種形式主要取決於對短期和長期利益的平衡,這主要是因為統一帳本的建立需要引入新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FMI),也需要考慮各司法轄區的具體需求。

利用API將多個分類帳本以及現有的係統連結起來形成統一帳本的形式[4],短期來看前期成本更低,協調利害關係人也更為容易,也能滿足不同司法轄區的需要。透過API將現有係統連接起來,可以實現類似於在代幣化環境中進行操作的某些自動資料交換過程,多個分類帳本可以共存,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功能可以不斷合併進來,統一帳本的範圍將決定每個帳本的治理安排中涉及參與者。但這種漸進性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搭建時受到前瞻性和與已有係統兼容性的共同約束,在不斷擴張的條件下,約束將愈加嚴格,最終阻礙創新。

直接引入統一帳本新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方式,雖然短期產生的投入成本和切換到新標準所帶來的成本較高,但可以全面評估新技術應用所能夠帶來的收益。代幣化帶來了這樣一個破舊立新的契機,可程式平台在未來產生的價值,將遠大於短期的投入。

需要明確的是,兩種實施方式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具體的實施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技術基礎和司法轄區的具體需求。

2.2 統一帳本的構成

統一帳本能夠使通用平台上的代幣充分發揮其優勢,在這種加密儲存和共享資料的安全環境下,可以創造出新型交易,優化合約的執行效果。統一帳本的設計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交易所需的所有組件需存放在同一平台上,二是代幣或代幣化資產是可執行對象,這樣在不依賴外部消息和身份驗證的情況下,它們仍可安全地進行轉移。

下圖展示了統一帳本的簡化結構,包含資料環境和執行環境兩大模組,統一帳本作為整體受到共同治理框架的約束。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11

數據環境。資料環境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私有化代幣和代幣資產,帳本運作的必要資訊(如安全合法地轉移資金和資產所需的資料),以及或有操作所需的所有現實世界資訊(既可以是帳本內交易結果,也可以是從外部環境獲得)。私有化代幣和代幣資產是獨立分區由相應的合格營運實體擁有和營運。

執行環境。用於執行各種操作,可以由使用者或智慧合約直接執行,根據特定應用程序,隻組合業務需要的機構及其資產。例如兩個個體透過智能合約進行轉帳時,支付將用戶的銀行(代幣化存款的供應方)和中央銀行(CBDC 的供應方)匯集在一起,執行中如需外部條件資訊也會被一同納入。

共同治理框架。用於規定不同組件在執行環境中應如何互動和適用的隱私規則,以確保嚴格的保密。資料分割區和資料加密是實現保密性和資料控製的主要方式。資料分區隔離了不同區域,隻有授權的實體可以存取各自區域內的資料;而資料加密則保證了資料在傳輸和儲存過程中是加密的,隻有授權方可以解密和存取資料。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保障金融交易和操作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三、應用案例

如上文所述,代幣化和統一帳本能夠為現有的金融業務提供新的經濟安排,從而達到改善現有業務模式以及創新業務模式的效果。

3.1 改善現有業務模式

代幣化的應用可以改善現有的支付結算和證券結算業務。

3.1.1 支付結算

目前的支付體係能夠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但支付流程仍有成本高、速度慢以及透明度低的問題,這主要是由於數位貨幣目前位於通訊網路的邊緣,必須由外部訊息係統連接銀行及非銀行營運的專有資料庫實現協作。訊息傳遞、對帳和結算的分離會導致延遲,而參與者也無法完整地了解進度,在出錯時,會導致高糾錯成本和營運風險[5]。

下圖為簡單的國內電匯通知流程,資金從付款人Alice 到收款人Bob 的轉移涉及大量的消息通知、內部核對以及賬戶調整,十分繁復,參與者難於追蹤付款進度,收款人和付款人隻能被動獲知支付狀態[6]。而在實際業務中,跨國交易支付流程則更為複雜,涉及跨國訊息傳遞、時差及假期差異、外匯結算等一係列因素,進一步阻礙了時效性也增加了支付的風險。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13

統一帳本能夠使支付中的這些問題得到改善,同一可編程平台上的私有化代幣和CBDC 不再需要各個專有資料庫之間按順序發送訊息。統一帳本採用了原子結算的方式(即兩種資產同時交換),在一種資產轉移時另一種資產也發生了轉移,這使得在支付過程中,從一家銀行到另一家銀行的批發支付結算,並發批發批發CBDC 結算,從而使訊息傳遞和支付流結合在一起,消除了延遲並降低了風險。同時,由於統一帳本資料分區和設定存取權限,在為參與者同時提供資料隱私和交易透明的同時,也為交易方提供更好的支付體驗。

3.1.2 證券結算

證券結算[7]也是統一帳本為現有業務賦能的典型場景。

現有的證券結算流程涉及諸多參與方,如經紀人、託管人、中央證券存管機構、結算所和登記機構等等,交易結算中所涉及到的消息指令、資金流動以及對賬程序繁複,使得整體流程長、成本高,導致了重置成本風險和本金風險。

傳統證券結算業務中,中央證券存管機構(Central Securities Depositories)直接或間接為證券的受益人管理證券。證券買方或賣方透過向其經紀人或託管人發出指令來啟動交易流程,而最終結算最多可能需要2 個工作天才能完成(請參閱下圖中香港交易所的證券結算流程),這使得交易各方面臨重置成本風險(即交易未能結算而造成的必須以更不利的價格再次進行交易的風險)。同時,由於資金交付和證券交割的不同步,也存在賣方無法取得資金或買方無法取得證券的本金風險。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15 (圖片來源:https://sc.hkex.com.hk/TuniS/www.HKEX.com.hk/Services/Clearing/Securities/Overview/Clearing-Services?sc_lang=zh-CN)

統一帳本和代幣化能夠改善證券結算業務。如下圖所示,透過在可程式平台上將代幣化貨幣和證券集合在一起,可以縮短結算延遲並免除訊息傳遞和對帳的需求,從而降低重置成本風險。而資金交付和證券交割的同步進行,可以擴大貨銀對付(DvP)所涵蓋的證券範圍,進一步降低本金風險。實施這種新型的證券結算方式需要相應的流動性節約機製[8],因為在係統中進行原子結算對流動性的要求更高,這類似於從延遲淨額結算(DNS)向實時全額結算(RTGS)的過渡。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17

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於2022 年開展的Evergreen 專案就是統一帳本賦能證券結算業務的典型應用,詳情請見下文綠色金融部分。

3.1.3 外匯結算

統一帳本和代幣化也能夠有效降低兆美元外匯市場的結算風險。

現有的外匯交易同步交收(PvP)機製有助於降低結算風險,但風險仍然存在,而且該PvP 製度對於某些交易不可用或不適用,市場參與者也認為其成本過高。

全天候24 小時的原子結算可以消除結算延遲,進一步降低風險。將外匯和授權外匯供應商結合的智慧合約可以擴大PvP 的交收範圍,降低交易成本。

3.2 創造全新業務場景

統一帳本不僅能改善現有的業務,還能透過智慧合約、安全且保密的資訊儲存和共享環境,以及代幣化執行交易的共同運用,擴展了協作範圍,創造全新類型的業務安排和交易模式。

3.2.1 緩解銀行擠兌風險

智能合約的應用能夠有效拓寬集體協同的範圍,從而克服個別個體「搭便車」[9]的行為,從而有效降低銀行的擠兌風險。

定期存款合約是銀行與儲戶之間的雙邊協議,而存款的價值在銀行或銀行業面臨流動性壓力時可能會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存款價值將取決於所有儲戶的集體決策。由於銀行將儲戶資金主要投資於非流動性資產,銀行在面臨短期流動性壓力時,在先到先得的原則下,率先提取存款的儲戶存款價值能夠得到保障,這就造成銀行擠兌。

應用智慧合約存款合約能夠使這種風險得到緩解,智能合約透過強製執行其或有條件使全體儲戶實現了集體協同(即儲戶的存款價值並不因取款順序產生差異),消除了儲戶因擔心其他人先提取存款而及早提款的動機。雖然這種方式不會避免所有擠兌的發生,但可以緩解典型情況下的先發優勢和協同失敗。

3.2.2 新型供應鏈金融

透過將即時資訊納入智慧合約,供應鏈金融可以利用統一帳本來實現改進。

下圖是一個簡單的供應鏈。買家(通常是大公司)從供應商1(通常是中小企業SME)處購買商品,而該供應商則需要從供應商2 處採購原材料進行生產。買家通常在商品到貨後向供應商1 付款,而供應商1 需要在收到貨款前支付工資和原材料費用,在這種情況下,供應商1 就需要進行融資,並在收到貨款後還款。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19

出於買方存在交付後不付款的可能,供應商的融資形式主要是抵(質)押貿易貸款。例如,某個義大利SME 向印度供應商採購半成品,半成品在一個月後透過貨輪交付,為啟動生產,SME 將這些在途商品作為抵押品,從銀行或供應商處獲得貸款,如果SME 違約,債權人則有權收回抵押品。由於抵押品受損貶值(如遭遇海盜或遭遇暴風)的風險,債權人可能僅提供不足額信貸或提高借款成本。此外,SME 也可能存在詐欺行為,例如將抵押品同時質押給多個貸款方等。這些常見的融資問題使得供應商隻能依靠自有資金來滿足營運需求。

統一帳本可以透過將供應鏈關係的不同組成部分和融資流程的不同步驟整合到一個地方來緩解貿易融資問題。在買方和供應商之間使用智能合約,規定在貨物交付時買方自動支付貨款,或在達到某一中間步驟時部分付款,這樣就降低了買方在貨到後不履行付款義務的風險。銀行與供應商之間使用智慧合約貸款,根據物聯網設備提供的貨運即時數據,自動執行在運輸途中不同階段貸款的條款,如船隻通過某一高風險地區後,利率自動降低或追加額外信貸等。透過這樣的方式,供應商在早期的營運資本可以得到滿足,而且由於抵押品已被記入統一帳本,不能被重複抵押,降低了資金方的風險,也將進一步提高資金方的信貸提供意願。

3.2.3 貸款服務優化

透過其安全和保密的資訊儲存和共享環境,統一帳本還能夠利用資料的優勢來降低信貸成本和信貸獲取難度。

首先,統一帳本整合的數據能夠使貸款方將更多元化的數據納入借款人信用風險評估體係,從而降低借款成本和對抵押品的依賴。

其次,資料加密技術的應用使統一帳本上的使用者保留了對其資料的控製權,這改善了網路效應所造成的高借款成本。網路效應雖然聚集了大量的用戶數據,為借款人提供了便利的借款管道,但隨著這些服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用戶,數據量增大則帶來了更多用戶創造數據,形成DNA (Data-Network-Activities)循環。由此造成的市場集中度變高,超額利潤或獨佔性利潤滋生了高借款成本。統一帳本保留了用戶對其數據保有控製權的安排,用戶可以自行決定貸款方是否可以共享或使用其數據,從而削減貸款方因市場集中而產生的利潤,最終降低借款成本,使居民和企業受益。

此外,統一帳本還可以透過改善數據共享安排提升金融包容性,使少數族裔和低收入家庭等弱勢群體的數據納入信貸體係,這些「信用記錄較少」的申請人將從非傳統數據篩選中獲益,因為銀行的傳統信用評分對他們的違約風險指標的乾擾比其他人群更大,統一賬本中所提供的更全面的數據提高了信用評估的質量,從而降低了這些人群的借款成本。

3.2.4 反洗錢

透過使用加密技術,統一帳本也可以引入強化AML(反洗錢)和CFT(打擊恐怖主義融資)的新方法。

金融機構需要根據法律保護高敏感和專有數據,無法在不暴露保密資訊的條件下共享這些敏感數據阻礙了AML 和CFT 的實施。統一帳本能夠提供交易、轉帳以及所有權變更的透明、可審計記錄,而加密方法則允許金融機構將這些資訊在保密的情況下跨境分享給彼此,在符合當地境內資料法規的條件下偵測欺詐和洗錢行為。

透過利用代幣化以及代幣包含識別資訊和規定轉帳規則的雙重屬性,其優點可以進一步凸顯。舉例來說,在支付業務中,交易各方、交易各方的地理屬性以及轉帳類型這類監管合規要求資訊可以直接嵌入到代幣中。 BIS 創新中心的Aurora 計畫正在探索如何利用增強隱私技術和先進的分析方法來打擊跨金融機構和跨境洗錢活動。

3.2.5 資產支持證券

統一帳本將智慧合約、資訊以及代幣化結合也能夠改善資產證券化和債券的發行和投資流程。

以抵押貸款擔保證券(MBS)為例,MBS 是將抵押貸款入池並分層為不同等級債券,進而出售給投資者的投資品。即便在美國這樣MBS 流動性高達12 兆美元的市場,證券化的過程也需要十幾個中介機構的參與,流程十分繁複。

透過應用自動化智慧合約,可以消除資訊流和資金流的延遲,簡化證券化的過程。代幣可以整合借款人還款和還款歸集方式以及投資者分配的即時數據,進一步減少了對中介機構的依賴。

3.2.6 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是統一帳本和代幣化應用程式實現創新的另一個典型用例。

透過創建一個數位化平台,使投資者可以在該平台上下載一個應用程序,並透過該程式投資任意金額到代幣化政府債券以資助綠色投資。投資者在債券期限內不僅可以查看應計利息,還可以即時追蹤由於此投資所產生的清潔能源量和碳排放減少量等資訊。該債券還允許投資者在透明的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

在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BIS Innovation Hub)的Genesis 專案中,BIS 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在該領域持續進行探索,於2022 年開展了Evergreen 項目,利用代幣化和統一帳本發行綠色債券。此專案的架構和一級發行流程如下圖所示。該專案充分利用了分散式統一帳本將債券發行所涉及的參與人整合在同一數據平台上,支援多方工作流程並提供特定參與者授權、即時驗證和簽字功能,提高了交易的處理效率,而債券交收實現了DvP 交收,降低了交收延遲和交收風險,平台對參與者的即時數據更新也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雖然該專案仍採用API 整合傳統係統與統一帳本平台的形式,但在交易效率和降低風險上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

  • Evergreen專案的整體架構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21 (圖片來源:https://www.hkma.gov.hk/media/chi/doc/key-information/press-release/2023/20230824c3a1.pdf)
  • 以DvP方式交收的Evergreen專案一級發行的工作流程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23 (圖片來源:https://www.hkma.gov.hk/media/chi/doc/key-information/press-release/2023/20230824c3a1.pdf)

四、統一帳本應用的基本原則

在應用統一帳本及其代幣時,需要遵循一些整體的指導原則。其中首要原則是任何應用都應與貨幣體係的雙層結構保持一致,基於此,中央銀行可以透過結算批髮型CBDC來繼續維持貨幣的單一性,而私營部門則可以繼續得以創新,使居民和企業受益。

除此之外,應用範圍和治理相關的原則也至關重要,這些原則能夠明確如何能以最好的方式保障公平競爭環境並促進競爭,也能夠保障資料隱私和營運彈性(Operational Resilience)。這些原則的實施最終取決於每個司法轄區的需求和偏好,同時也取決於其特定應用的細節。

4.1 範圍,治理與競爭

4.1.1 統一帳本的範圍

如前所述,統一帳本可以包含多個分類帳本,且每個分類帳本都有特定的用例,因此統一帳本的應用可以先從特定場景開始,其效果更為明顯。下圖展示了代幣化應用的範圍和特點,在代幣化實施時,應全面權衡實施效果,因為代幣化相對容易的應用,其單位收益可能並不顯著,但代幣化相對困難的應用,則實施後收益可能龐大。因此在短期內,代幣化可以專注於識別適合代幣化且能大規模交易的資產。從特定用例出發,統一帳本的應用範圍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大,但其最終應用範圍將取決於每個司法轄區的特定需求和限製。

從數位化到代幣化,統一帳本正建構未來貨幣宏偉藍圖插图25

統一帳本其實是一種新型的FMI(或多個FMI的組合),正如《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原則》[10]中所述,FMI最基本的原則是其應在可行且可用的條件下提供清晰且明確的中央銀行貨幣最終結算,此原則適用於支付係統、中央證券存管機構、證券結算係統、中央對手方清算以及交易資料庫等各種基礎設施。

4.1.2 治理和競爭

統一帳本的範圍直接影響了其治理安排、競爭格局和參與激勵。

統一帳本的治理可以遵循現有的安排,即中央銀行和受監管的私有部門參與者根據既定規則參與治理。以支付結算為例,當統一帳本涉及貨幣和支付時,中央銀行仍然會負責資產的最終結算,而為了確保誠信,受監管和監督的私部門參與者繼續向用戶提供服務,他們也應遵守現有的KYC、AML 和CFT 法規,並進行不間斷的盡職調查,以確保隱私合規。

隨著帳本範圍的擴大,治理安排的要求也會隨之增加。例如跨國支付的統一帳本需要在私人支付服務提供者(Private Payment Service Providers, PSP)和位於具有不同監管框架的不同司法轄區的中央銀行之間實現無縫互通,因此需要大量跨司法轄區的共同協作,而相較之下,針對境內證券結算的統一帳本對協調工作的要求則相對較少。

對於競爭和金融包容性來說,開放且公平的環境至關重要。從監管政策角度來看,重點是要考慮引入通用平台將如何影響貨幣和支付產業組織,以及最終對整個金融體係的影響。開放平台可以促進私部門參與者之間的良性競爭和創新,從而透過削減高額利潤來降低終端用戶的成本。監管當局在設計平台和相應規則時需以此為目標,確保網路效應服務於消費者利益,防止出現壟斷性參與者。

為潛在參與者提供適當的經濟誘因是促進競爭的關鍵,缺乏適當的激勵,私人支付服務提供者可能選擇不參與。若新科技的應用影響了既有經濟誘因分配,降低了既得利益者的影響力或利益,則可能阻礙參與者實施新技術。強製參與的同時提供允許私人參與者創新的基礎設施將可能成為實施的關鍵,參與者都能夠從中獲得經濟激勵,隨著參與者增加,網絡效應凸顯,則形成聚集效應。

4.2 資料隱私與網路韌性

統一帳本將貨幣、資產以及資訊聚合在同一平台上,這使得資料隱私和營運韌性顯得尤為重要。

4.2.1 隱私保護

不同類型的資料匯集在一處可能引發了資料被竊取或濫用的擔憂。為保護使用者的隱私,需要採取足夠的保障措施,統一帳本上的資料應採用保守的方法來進行管理達到隱私保護的目的。商業機密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隻有在其機密資訊得到充分保護的條件下,企業才有意願成為統一帳本的參與者。

在統一帳本的資料環境中建立分區是保護隱私的重要途徑,這使得每個參與者隻能看到和有權限存取自己分區上的相關資料。私鑰的應用則進一步加強了資料保護,分區中資料的更新、交易的身份認證和授權都透過私鑰完成,確保了隻有授權帳戶才能管理分區資料。

加密技術是保護隱私的另一個有效途徑。當不同參與者在交易中互動時,來自不同分區的資訊需要在執行環境中共享和解析,安全的資料共享技術允許在加密或匿名資料上直接執行數學計算,而不會暴露敏感資訊。這不僅滿足了金融機構和用戶希望以保護隱私的形式分享數據,同時也因為去中心化而促進了競爭和創新。商業機密則可以透過加密單獨智慧合約的方式來保護,因為隻有代碼所有者或其指定的參與者才能存取合約的詳細資訊。

能夠在統一帳本中實現資訊保密和隱私保護的技術多種多樣,而每種都因其用途存在優勢和劣勢,在隱私保護度、計算負擔和實施難度等方面也存在差異。

此外,作為服務公共利益且對個人資料沒有商業利益的機構,中央銀行可以在設計統一帳本時從源頭保障隱私保護的實施,如將隱私法直接嵌入到統一帳本的代幣中。資料隱私法賦予了消費者授權或拒絕第三方使用其資料的權利,如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條例》要求企業刪除消費者個人數據,美國加州的《消費者隱私權保護法》賦予消費者了解企業收集資訊的細節等。透過利用統一帳本,將禁止出售個人資料或刪除個人資料的選項直接嵌入到代幣和交易的智慧合約中,可以加強資料隱私法的有效實施。

4.2.2 網路攻擊

除了隱私保護外,網路韌性也十分關鍵,近年來,網路攻擊所造成的損失大幅上升,從機構層級和法律層面都需要強大的網路韌性保護。當FMI或統一帳本遭受網路攻擊時,相比造成的巨額財務和聲譽損失,其導致的金融係統大面積癱瘓和最終的社會損失不可估量。統一帳本範圍越廣,其單一故障點的風險越大,而其可能造成的損失也越大。基於上述原因,在網路韌性和安全性方面足夠的投資至關重要,需要對統一帳本資料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實施多層次的安全措施。

五、結論

為了充分發揮貨幣、支付和更廣泛金融服務領域的創新潛力,建立一個能夠適應現實需求以及創新發展的未來貨幣體係,中央銀行的角色至關重要。

本文描繪了未來貨幣體係的藍圖,該體係利用代幣化的變革潛力來改善現有結構並開闢新的可能性。這張藍圖提出了統一帳本這種新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它將CBDC、代幣化存款和其他金融和實體資產的代幣化權益整合到一個平台上。其優勢在於,首先,它允許無縫整合和自動執行更廣泛的金融交易,實現同步和即時結算;其次,它將所有資訊資料內容集中在同一平台上,利用智能合約克服資訊和激勵問題,服務公共利益。

代幣化和統一帳本的概念揭示了未來貨幣體係的發展脈絡,但在實際應用中,各個司法轄區的具體需求和限製決定了其應用範圍和次序。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多個帳本可以共存,並透過API互聯以實現互通性。

此外,為實現這一願景,需要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的共同努力推動研發技術解決方案、建立通用數位平台,並確保適當的監管和監督。透過合作、創新和不斷整合,相信能夠建立一個基於互信的貨幣體係,實現新的經濟安排,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可及性,以及滿足居民和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

尾註

[1] 見原文88頁

[2] 見原文89頁

[3] 狹義銀行是指實現完全準備金製度,要求商業銀行存款(銀行的負債)有100%的存款準備金(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支持。在這種模式下,商業銀行將其所有存款轉存入央行,而不能發放貸款以實現信用擴張。商業銀行隻是央行進行貨幣投放的管道。所有的信用擴張,都依賴央行擴表來實現。在狹義銀行體係下,全部貨幣都是央行供應的基礎貨幣,沒有商業銀行透過貸款實現的貨幣乘數效應

[4] 具體架構參考原文圖B1

[5] 詳見原文99頁框C

[6] 當客戶向商家進行卡片支付時,需要額外的授權和驗證流程,這些流程涉及商家、買家的所在銀行,收單行等,很多時候還包括存取控製服務,用於驗證支付工具(流入借記卡或貸記卡)

[7] 詳見原文100頁框D

[8] 流動性節約機製(LSM)是一種支付係統的附加功能,用於幫助銀行管理其流動性和減少流動性風險。它通常與實時總額清算(RTGS)係統一起使用。 LSM的作用是在支付排隊過程中,根據已收到的相抵消或部分相抵消的支付,來控製排隊支付的釋放。這意味著銀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其支付流動性,而不必等待所有支付都到達後在進行清算。這有助於提高支付係統的效率,減少了支付延誤的可能性。 LSM有助於確保支付係統的平穩運行,減少了支付係統的流動性風險

[9] 搭便車行為是指個體或組織在享受某項資源或服務的好處時,卻不承擔相應的成本或義務,這種行為既發生在公共物品上,也發生在共有財產上。銀行擠兌中發生搭便車行為,是因為並不是所有儲戶都具有識別銀行風險的能力,在一部分具有風險識別能力的儲戶洞察到銀行風險時,他們會率先取出存款,但其他沒有識別能力的儲戶會跟風提款,最終導致擠兌發生

[10] 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Market Infrastructures)是由BIS在2012年發布的一組原則,旨在指導和規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FMI)的運作。內容詳見https://www.bis.org/cpmi/publ/d101a.pdf

參考文獻

https://www.bis.org/publ/arpdf/ar2023e3.ht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58395

https://www.ccvalue.cn/article/1273028.html

http://www.thfr.com.cn/post.php?id=46333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