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三季度拐點初現,2024年A股盈利有望溫和復蘇



2023年中報夯實本輪盈利週期底部,三季報淨利潤增速率先反彈,營收、ROE、淨利率、周轉率等系列名額環比基本持平,結束了連續下滑的趨勢,共同指向盈利週期的底部復蘇。 結構上,三季報盈利向龍頭集中的趨勢依然明顯,大類行業上僅出行鏈維持高景氣。 展望2024年,需求復蘇、價格改善是盈利週期持續向上的主要推動力,但部分行業面臨基數偏高、供給過剩、現金流較差等因素擾動,復蘇節奏需要持續觀察。 我們更新了盈利預測,預計中證800/非金融板塊2023年盈利增速約為+0.5%/+0.1%,2024年增速分別恢復至+6.2% /+10.6%,2024年以溫和復蘇為主基調。


2023年A股中報夯實底部,三季報進入復蘇區間。

實體經濟層面,國家統計局披露的9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和社零增速均顯示政策托底下經濟重回復蘇區間。 上市公司層面,剔除新股的可比口徑下,全部A股/非金融2023Q2淨利潤單季度同比增速分別-7.7%/-11.5%,但2023Q3上升至+1.9%/+4.5%,盈利增速率先築底反彈; 全部A股/非金融營收增速自2023Q2的+1.4% /+2.0%變化至2023Q3的+1.3%/+2.2%,ROE-TTM自2023Q2的8.3%/7.5%略微提升至2023Q3的8.4%/7.7%; 此外,非金融板塊的淨利率、周轉率、杠杆率名額環比中報也基本持平,結束了連續幾個季度的下滑狀態,共同指向A股盈利週期底部已經夯實,當前已經開始進入底部復蘇狀態。


A股盈利復蘇的結構性特徵依然顯著。

1)按上市板劃分
,主機板/創業板/科創板2023Q3單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3.5%/-8.6%/-44.0%,科創板主要受個別新能源、醫藥公司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所拖累。

2)大類行業方面
,2023Q3單季度工業/消費/TMT/醫藥/金融地產盈利同比增速分別為+6.0%/ +17.2%/ +7.6%/ -17.1%/ -3.7%,其中工業上游價格上漲對沖了部分弱需求的影響,消費(尤其出行鏈維持高增速)和TMT業績同比增速相比二季度略微改善,醫藥和金融地產盈利持續築底。

3)寬基指數層面
,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紅利指數、科創50在2023Q3單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5%、-1.0%、7.6%、-11.3%、2.5%、-34.8%,除尾部小盤股和科創指數以外,其他寬基指數業績層面維持穩定。

4)各行業龍頭盈利相對占優,
我們基於行業單季度淨利潤前三的公司占行業整體淨利潤的比重,構建出“行業集中度”名額,105個中信二級行業中共有66個行業實現2023Q3集中度同比提升,今年以來集中度提升的二級行業數量逐季新增,縱向看僅次於2020Q1和2022Q4的提升水准,這也體現出盈利週期底部特徵。

5)從行業和主題ETF的視角出發
,三季報實現穩定增長的主要為出行鏈,包括旅遊(盈利同比+165%,環比+1106%,下同),交運(+73%,+54%); 中報增速較高的高端製造(出口鏈)品種,三季報大都出現盈利的同環比回落,包括家電(+11%
, 
-11%)、光伏(-18%,-14%)、新能源車(-29%,0%); 上游資源品通過價格因素實現盈利同比下滑的缺口收斂,包括鋼鐵(扭虧)、煤炭(-28%,-2%); 醫藥、科技板塊大都延續中報的築底趨勢,三季報同環比增速小幅波動,包括醫藥(+4%,-6%)、創新藥(-6%,-9%)、通信(+12%,+7%)、資訊技術(+13%,+13%)、云計算(-20%,+14%)、電晶體(-39%,-14%)等。


A股大類行業盈利要素折開及2024年展望。

1)上游資源品:三季報覈心驅動在於價格,未來更要關注需求端增長。
上一輪商品牛市在2022年中進入尾聲,商品價格開始持續一年的下跌階段,需求偏弱、基數較高,導致上游資源品成為A股盈利的重要拖累項。 2023Q3內盤定價的商品價格率先修復,南華工業品指數中樞同比/環比分別增長8%/8%,PPI定基指數也從7月低點的107.9回升至9月份的108.6,成為三季報上游資源品盈利同比缺口收斂的最大推動力,但需要客觀認識到,現時下游需求仍然偏弱,在較低的庫存以及經濟增長預期之下,2024年預計商品價格仍有支撐, 但繼續向上的空間不大,上游資源品的盈利更加依賴需求端的實際增長。

2)製造業:需求復蘇抬升營收增速,供給端壓制利潤增速。
2023Q3中游製造客觀上反映出上游成本和下游需求的雙重壓力,2024年終端需求的釋放或成為新一輪製造週期(PPI週期)上行的覈心推動力,其中內需來自於政策對穩增長的密集兜底,外需來自於2024H2潜在的歐美降息週期帶來新一輪補庫週期。 但製造業利潤端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其中利好的因素可能包括中美關係緩和背景下的關稅變化,根據出口企業會計處理管道不同,可能對企業毛利率、淨利率有所增厚; 利空因素除匯兌損益外,還有部分供應鏈供給端過剩對利潤率的壓制,以偏市場化管道緩慢出清供給的化纖行業為例,供需平衡的背景下,產能利用率或成為行業利潤率、虧損企業占比、庫存增速的很好觀測名額。

3)消費:出行鏈業績兌現,明年關注居民消費能力的釋放潜力
。 2023年整個市場最確定的主線是疫後復蘇,消費內部分化顯著,其中出行鏈受疫後放開影響,如期進入盈利逐季兌現的過程,但總體經濟偏弱的背景下,消費降級疊加通路下沉也成為新的關注點。 展望2024年,在較高基數、修復力度偏弱的背景下,居民端如何釋放超額儲蓄形成新的消費能力,是需要持續觀察的方向,經濟預期的變化顯得十分重要。

4)TMT:盈利環比穩步改善,創新與需求是兩大主線
。 科技產業多數行業為疫情的相對受損品種,且在2023年政府、企業端開支不足的背景下,訂單上存在較大壓力。 展望2024年,科技產業的潜在亮點有兩個,科技創新與自主可控,和終端消費需求回暖帶來的補庫週期。 創新方面,AI產業浪潮依然是最大的科技創新主線,自主可控方面,關注電晶體的國產化行程。 需求方面,終端消費需求回暖,重資產的硬體行業補庫週期可以期待; 2024年如果政府、企業開支新增,軟體類公司現金流也有望明顯好轉。

5)醫藥:創新大週期底部,關注創新和出海趨勢。
醫藥板塊受國內外融資、政策環境壓制,盈利整體承壓,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也在過去兩年相對穩定,創新藥研發費用增速有所上升。 2024年伴隨中美關係緩和趨勢和海外需求回暖,醫藥各細分領域出海邏輯有望强化。

6)金融地產:仍處於風險出清階段,弱化對於業績的關注
。 非銀受市場環境影響,從2023Q2開始同環比增速相對承壓,銀行盈利實現低個位數穩定的盈利增長,地產行業仍面臨多重經營困難的現狀。 展望後市,我們認為當前仍處於政策環境轉暖、經濟動能積蓄階段,後續債務風險處置仍是金融地產板塊的覈心關注點,短期可以弱化對於業績的關注。


三季度拐點初現,2024年A股盈利有望溫和復蘇。

A股中報夯實了業績底部,三季報盈利觸底反彈,預計後續托底政策將逐季反映在實體經濟的復蘇上,我們預計伴隨2024年PPI同比增速的觸底回升,A股盈利週期也將迎來底部的溫和復蘇。 我們相應調整了A股盈利預測,預計2023/2024年中證800非金融同比增速約為+0.1%/+10.6%,預計2023/2024年中證800整體同比增速約為+0.5%/+6.2%。


風險因素:

國內經濟復蘇不及預期; 國內消費需求超預期下滑; 歐美經濟超預期衰退; 中美科技貿易和金融領域摩擦加劇。

注:
本文選自中信證券於2023年11月12日發佈的《A股市場|周期底部確認,需求複蘇可期》,證券分析師:楊家驥  裘翔 

文章來源:格隆匯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