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什麼岔子”英思特將創業板上市



“如果不出什麼岔子”英思特將創業板上市插图1

“飆升的通脹、廉價資金的終結和股市的暴跌讓IPO慶典戛然而止。”

文/晨風

編輯/程璋

鮮有公司上市。

近期,對IPO的監管審核變得嚴厲起來。在剛剛過去的9月,A股IPO共審核31家,同比下降5成。進入10月,也僅3家上會。可見,“IPO審核把關嚴格”已進入實質階化段。

風聲正緊的當下,被輿論聲討壓倒的“浙江國祥”,也許是這一從嚴趨勢的最好例證。

慶幸地是,包頭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英思特”)日前IPO過會,“如果不出什麼岔子”,英思特近期將在創業板上市。

英思特產品包括單磁體應用器件和磁元件應用器件,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領域。

實際上,剛剛過會的英思特,並不能完全安然,在兩輪問詢中,暴露出的核心要害,除了“果鏈”屬性,還有營收利潤大幅下滑、核心技術迭代緩慢、股東出資來源不明、外協供應商選取不嚴謹等重大經營管理問題。

01 蘋果情緣“將盡”?

成本和地緣政治正促使iPhone製造商將生產和銷售轉往別處。

蘋果在過去20年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收入增長70倍,股價飆升600倍,市值達到2.4萬億美元-部分原因是它在中國押下重注:蘋果依賴位於中國的工廠,它們目前生產了超過90%的蘋果產品;它還爭取到了中國的消費者,貢獻了高達四分之一的營收。

現在,事情正在發生變化。蘋果一直在轉移自己的產業鏈,其中印度和越南是主要目標。今年2月,華爾街爆出庫克打算將30%產能轉移至印度,因為庫克的表態,要想繼續與蘋果合作,供應商不得不進行工廠轉移,富士康相繼完成了在越南和印度的佈局,藍思科技等果鏈企業也都陸續前往周邊國家建立新工廠。

對於“果鏈”企業來說,蘋果有多重要?2021年的歌爾股份,砍單消息傳出,歌爾股份應聲跌倒、丟失千億市值。歌爾股份340億收入,均源自蘋果。

對於英思特而言,2023年7月18日發佈的意見落實函、問詢回復、以及第二輪三次問詢回復中,監管層針對“終端應用於蘋果產品的依賴程度”進行了三次問詢。

申報資料顯示,報告期內(2020-2022年),英思特最終應用於蘋果終端產品的銷售收入產品最終應用於蘋果公司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2,608.37萬元、41,748.93萬元、71,815.10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3.93%、64.51%、73.61%,產生的毛利額佔主營業務毛利額的比重分別為76.45%、66.47%、79.51%,所以公司自己也坦承:公司業務對蘋果公司存在重大依賴。

根據意見落實函,蘋果2022年、2023年第一季度產品出貨量同比都是減少的。

“如果不出什麼岔子”英思特將創業板上市插图3

而在第二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顯示,英思特2023年1-3月營業收入增長2.28%,但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下降38.12%。這與蘋果有直接關係,預計2023年iPhone出貨量將下降 0.7%;2022年iPad 出貨量下降3%,預計2023年下降10%-15%。營收利潤的大幅下滑,也引來監管對其“收入利潤大幅下滑、可持續及穩定性”的詢問。

在問詢中還顯示,英思特的產品似乎在工藝技術方面與蘋果的要求有所出入。申報資料顯示,2020-2022年退換貨金額分別為30.27萬元、 439.57萬元、 1,597.95萬元,退換貨的增速驚人!在監管問詢中,似乎對該問題也有所關注,並要求其詳細說明“蘋果公司及其代工廠對發行人的歷次審廠情況”、“退換貨原因”,並要求英思特結合產品與主要競爭對手在產品性能參數、具體應用的差異,說明發行人與蘋果公司業務合作的可持續性、穩定性。

與蘋果產業鏈的深度綁定,風險絕不是僅限於“營收”、“利潤”等層面這麼簡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形勢下,雙邊多邊政治、經濟等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陡然劇增。自2018年以來,美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全面對華遏制與打壓。蘋果產業鏈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仍不明朗。

稀土作為重要的戰略性不可再生礦產資源,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點管控範疇,今年7月,我國宣佈對稀有金屬鎵和鍺實行出口管制。雖然英思特稀土原材料產成品未向美國直接出口,但面對這樣的風險因素,是投資活動中的大忌。

02 專利全數繼受所得 自主研發能力被監管問詢

截至問詢意見回復日,英思特母公司及子公司17項發明專利,15項繼受取得、僅有2項原始取得。

“如果不出什麼岔子”英思特將創業板上市插图5

“如果不出什麼岔子”英思特將創業板上市插图7

在這些專利中,有12項為材料製造環節的發明專利,2項為廢料回收相關的發明專利,1項為表面處理環節的發明專利.從繼受取得時間看,一種稀土永磁磁環的製備方法為2016年,剩下的均為2020年和2021年取得。英思特主營業務產品是單磁體應用器件、磁元件應用器件,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實際大部分在2020年和2021年才繼受取得。是否可以等同於:形成產品收入的一整套技術,並非自研而來?

簡單明瞭的猜想推論,隨之而來的,是監管問詢發出的“說明發行人是否具備獨立自主研發能力,核心技術未形成完整發明專利保護原因”靈魂一問!

03 採銷雙方資訊矛盾、數據對不上

大地熊(包頭)永磁科技有限公司,是英思特2020、2022年第一大供應商、也是2021年第二大供應商,但是這家公司同時也是競爭對手。競爭對手作為自身數一數二的供應商,出於何種商業佈局、還是無奈之舉,我們不得而知。大地熊在2020年、2022年報中,雖未披露前五大客戶名稱,但根據相應資訊排除對比後,除2022客戶B與英思特身分最相近外,其他客戶均無法對應。即便如此,大地熊披露的2022對客戶B銷售額16575.88萬元,也無法與英思特上會稿採購額16822.84萬元相對應。

這多出來的246.96萬元,去哪兒了?是大地熊的披露有誤、還是英思特數據造假,不得而知。

04 勞務派遣佔比超10% 經營管理亂象叢生

英思特披露,2019年存在勞務派遣用工比例超過用工總量10%的事實。 2020年,經過整改,截至2020年至2022年各期末勞務派遣總人數分別為154人、65人、33人,佔總用工數比例分別為9.42%、4.35%、1.51%。在上市法律意見中,明確英思特“2020年12月31日起,發行人不存在勞務派遣用工比例超過10%的情形”。顯而易見的是:報告期內,2020年英思特仍存在違規勞務派遣超10%比例的情況。

其實,現階段的英思特問題不少。這些問題集中在一家企業身上,英思特存在的經營管理漏洞是顯而易見的。對於投資者來講,投資對象風險種類多且混合疊加,是投資風險的放大,這才是致命所在。

在報告期內,英思特與多名外協供應商進行合作時,通過第三方簽訂合同、結算收款、開具發票。例如包頭市富明科技有限公司,由譚致富實際控制,成立當年便成為外協供應商,動作銜接之快令人乍舌,似乎專門為成為供應商而設立,這樣的情況不止富明科技,內蒙古星志科技有限公司的情況同樣如此。而匪夷所思的事:英思特實際控制人、多名關鍵人員,曾為客戶、供應商相關人員提供借款。如客戶包頭市子午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12月,劉福榮向周保平借款20萬元,周保平通過個人卡向其轉賬;2021年7月,劉福榮向周保平歸還借款20萬元。為供應商提供借款資金,反向形成企業間交易,令人啼笑皆非、又有些摸不著頭腦。

再如,大族電機至2022年底逾期未支付發行人貨款901.41萬元,這其中的55萬元已於期後收回,剩餘部分、由發行人與大族電機及其母公司大族雷射簽訂三方抵賬協定,與發行人對大族激光彩購設備產生的債務進行抵銷……

文章來源:格隆匯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