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人形機器人!工信部重磅發佈:到2025年突破一批關鍵技術



11月2日,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元件安全有效供給。

事關人形機器人!工信部重磅發佈:到2025年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插图1

開發基於人工智慧大模型的人形機器人“大腦”,增強環境感知、行為控制、人機交互能力,推動雲端和邊緣端智慧協同部署。建設大模型訓練資料庫,創新數據自動化標注、清洗、使用等方法,擴充高質量的多模態數據。科學佈局人形機器人算力,加速大模型訓練迭代和產品應用。開發控制人形機器人運動的“小腦”,搭建運動控制算法庫,建立網路控制系統架構。面向特定應用場景,構建仿真系統和訓練環境,加快技術迭代速度,降低創新成本。

聚焦人形機器人專用感測器,突破視、聽、力、嗅等高精度傳感關鍵技術,提升環境綜合感知能力。發展高功率密度執行器,滿足本體高爆發移動和高精度作業需求。開發面向人形機器人的專用晶片,提升運動控制、認知決策等計算效能。結合新能源產品發展趨勢,研發適用於人形機器人特點的高能效專用動力元件。

《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解讀

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指導意見》),為更好地理解和執行《指導意見》,現就相關內容進行解讀:

一、《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未來產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慧、高端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電腦、智慧手機、新能源汽車後的顛覆性產品,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是未來產業的新賽道。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前期已有一定基礎,但在關鍵基礎部件、作業系統、整機產品、領軍企業和產業生態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項,需要加強政策引導,集聚資源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為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有力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工業和資訊化部印發《指導意見》。

二、《指導意見》的工作目標是什麼?

《指導意見》按照謀劃三年、展望五年的時間安排做了戰略部署。

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元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並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製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範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孕育開拓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產業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三、《指導意見》主要內容是什麼?

《指導意見》部署了5方面任務:在關鍵技術突破方面,打造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突破“肢體”關鍵技術、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在產品培育方面,打造整機產品、夯實基礎部元件、推動軟體創新。在場景拓展方面,服務特種領域需求、打造製造業典型場景、加快民生及重點行業推廣。在生態營造方面,培育優質企業、完善創新載體和開源環境、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在支撐能力方面,健全產業標準體系、提升檢驗檢測和中試驗證能力、加強安全治理能力。

《指導意見》還結合任務安排,設立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產品和部元件攻關、拓展場景應用等3個專欄,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四、重點突破哪些關鍵技術?

《指導意見》提出以大模型等人工智慧技術突破為引領,在機器人已有成熟技術基礎上,重點在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肢體”關鍵技術、技術創新體系等領域取得突破。一是開發基於人工智慧大模型的人形機器人“大腦”,增強環境感知、行為控制、人機交互能力,開發控制人形機器人運動的“小腦”,搭建運動控制算法庫,建立網路控制系統架構。二是系統部署“機器肢”關鍵技術群,打造仿人機械臂、靈巧手和腿足,攻關“機器體”關鍵技術群,突破輕量化骨骼、高強度本體結構、高精度傳感等技術。三是構建完善人形機器人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支持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產學研用組成創新聯合體,加快人形機器人與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融合,探索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模式。

五、在培育重點產品方面,有哪些具體工作部署?

《指導意見》將打造整機產品、夯實基礎部元件、推動軟體創新作為主要發力方向。在整機產品方面,打造基礎版整機,構築人形機器人通用整機平臺,開發低成本交互型、高精度型以及極端環境下高可靠型等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強化人形機器人整機的批量化生產制造能力;在基礎部元件方面,開發人形機器人專用感測器、高功率密度執行器、專用晶片,以及高能效專用動力元件;在軟體創新方面,構建人形機器人高即時、高可靠、高智慧的專用作業系統,開發面向各類場景的應用軟體,建設完善人形機器人應用開發平臺和工具包。

六、《指導意見》提出圍繞哪些場景拓展應用?

《指導意見》從特種領域、製造業典型場景、民生及重點行業三類方向提出意見措施。一是加快人形機器人在特種環境應用,面向惡劣條件、危險場景作業等需求,強化複雜環境下本體控制、快速移動、精確感知等能力。二是聚焦3C、汽車等製造業重點領域,提升人形機器人工具操作與任務執行能力,打造人形機器人示範產線和工廠,在典型製造場景實現深度應用。三是拓展人形機器人在醫療、家政等民生領域服務應用,滿足生命健康、陪伴護理等高品質生活需求,推動人形機器人在農業、物流等重點行業應用落地,提升人機交互、靈巧抓取、分揀搬運、智慧配送等作業能力。

七、為順利推進《指導意見》的落地實施,有哪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統籌協同。加強部門協同,統籌推進技術攻關、產業發展、融合應用、安全治理等工作。二是完善產業政策。推動實施人形機器人創新工程,圍繞專用軟體、核心部元件、整機及應用示範等重點任務加大投入。三是加快人才引育。加強人形機器人相關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加強高端人才海外交流引進,健全人才服務體系。四是深化交流合作。拓展人形機器人國際合作空間,推動產業國際化發展。深度參與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為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

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慧、高端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電腦、智慧手機、新能源汽車後的顛覆性產品,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加速演進,已成為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為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有力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制定本指導意見。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大模型等人工智慧技術突破為引領,在機器人已有成熟技術基礎上,堅持應用牽引、整機帶動、軟硬協同、生態培育的路徑,採取技術分級、產品分代、任務分期的方式,發揮製造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市場規模龐大以及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快推動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為建設製造強國、網路強國和數字中國提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元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並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製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範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孕育開拓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產業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二、突破關鍵技術

(一)打造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

開發基於人工智慧大模型的人形機器人“大腦”,增強環境感知、行為控制、人機交互能力,推動雲端和邊緣端智慧協同部署。建設大模型訓練資料庫,創新數據自動化標注、清洗、使用等方法,擴充高質量的多模態數據。科學佈局人形機器人算力,加速大模型訓練迭代和產品應用。開發控制人形機器人運動的“小腦”,搭建運動控制算法庫,建立網路控制系統架構。面向特定應用場景,構建仿真系統和訓練環境,加快技術迭代速度,降低創新成本。

(二)突破“肢體”關鍵技術

用好現有機器人技術基礎,系統部署“機器肢”關鍵技術群,創新人體運動力學基礎理論,打造仿人機械臂、靈巧手和腿足,突破輕量化與剛柔耦合設計、全身協調運動控制、手臂動態抓取靈巧作業等技術。攻關“機器體”關鍵技術群,突破輕量化骨骼、高強度本體結構、高精度傳感等技術,研發高集成、長續航的人形機器人動力單元與能源管理技術。

(三)健全技術創新體系

構建完善人形機器人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凝練關鍵技術、物料、企業、製造裝備、質量、標準、關鍵軟體等清單,精準推進“補短鍛長”。支持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產學研用組成創新聯合體,加強關鍵技術和產品攻關,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創新進程。加快人形機器人與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融合,探索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模式。

事關人形機器人!工信部重磅發佈:到2025年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插图3

三、培育重點產品

(一)打造整機產品

打造基礎版整機,構築人形機器人通用整機平臺,支持後續個性化功能開發。面向不同應用場景需求,開發低成本交互型、高精度型以及極端環境下高可靠型等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針對不同動力需求,推出電驅動、液壓驅動或混合驅動人形機器人。強化人形機器人整機的批量化生產制造能力,持續提升整機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

(二)夯實基礎部元件

聚焦人形機器人專用感測器,突破視、聽、力、嗅等高精度傳感關鍵技術,提升環境綜合感知能力。發展高功率密度執行器,滿足本體高爆發移動和高精度作業需求。開發面向人形機器人的專用晶片,提升運動控制、認知決策等計算效能。結合新能源產品發展趨勢,研發適用於人形機器人特點的高能效專用動力元件。

(三)推動軟體創新

構建人形機器人高即時、高可靠、高智慧的專用作業系統,推動與通用大模型等技術深度融合,提供安全、穩定、易用的系統平臺。開發面向各類場景的應用軟體,建設完善人形機器人應用開發平臺和工具包,構建豐富的軟體賦能應用生態。探索“機器人即服務”的新模式,加速人形機器人低成本、靈活部署應用。

事關人形機器人!工信部重磅發佈:到2025年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插图5

事關人形機器人!工信部重磅發佈:到2025年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插图7

四、拓展場景應用

(一)服務特種領域需求

加快人形機器人在特種環境應用,面向惡劣條件、危險場景作業等需求,強化複雜環境下本體控制、快速移動、精確感知等能力,打造特種應用場景下高可靠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面向要地警戒守衛場景,強化人形機器人在複雜地形高機動魯棒行走能力、態勢感知與智慧決策能力。面向民爆、救援等特殊環境,強化人形機器人本體安全防護能力、複雜任務智慧生成與高精度操作能力,降低作業人員危險性。

(二)打造製造業典型場景

聚焦3C、汽車等製造業重點領域,提升人形機器人工具操作與任務執行能力,打造人形機器人示範產線和工廠,在典型製造場景實現深度應用。面向結構化生產制造環節,推動人形機器人在裝配、轉運、檢測、維護等工序的應用和推廣。面向非結構化生產制造環節,加強人形機器人與設備、人員、環境協作交互能力,支撐柔性化、定製化生產制造。

(三)加快民生及重點行業推廣

拓展人形機器人在醫療、家政等民生領域服務應用,重點提升人機交互可靠性和安全性,開發具有複雜區域引導、靈活操作、魯棒行走、多模態人機交互的解決方案,滿足生命健康、陪伴護理等高品質生活需求。推動人形機器人在農業、物流等重點行業應用落地,提升人機交互、靈巧抓取、分揀搬運、智慧配送等作業能力。

事關人形機器人!工信部重磅發佈:到2025年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插图9

五、營造產業生態

(一)培育優質企業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具有生態主導力和全球競爭力的人形機器人“鏈主”企業,帶動產業創新資源集聚。針對人形機器人的部元件配套、特色化集成及場景化應用等,加大對優質企業的培育力度,激發湧現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協同發展,營造有利於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打造安全可靠的產業生態。

(二)完善創新載體和開源環境

支持建設人形機器人重點實驗室、製造業創新中心,凝聚產學研各界優勢力量,提升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成立人形機器人百人會等行業組織,促進技術交流、供需對接、國際合作,深化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建設人形機器人開源社區,推進開源基金會能力建設,加強對重點企業開源專案的支持力度,匯聚全球開發者協同創新。

(三)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引導人形機器人創新要素向基礎好、潛力大的地區匯聚,立足各地特色和產業優勢建設孵化器和產業園等,打造創新能力強、應用場景佳的優勢集聚區,推動產業鏈上下遊集聚發展。構建產業協同生態,推動機器人、人工智慧、新材料等企業跨領域合作,開展技術應用聯合攻關,增強軟硬協同適配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六、強化支撐能力

(一)健全產業標準體系

開展人形機器人標準化路線圖研究,全面梳理產業鏈標準化需求,建立健全人形機器人產業標準體系,分級分類推動標準制定。圍繞基礎共性、系統評測、安全可信、行業應用等重點方向,加快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研製。深入開展標準宣貫推廣,促進標準落地實施。大力推動我國標準“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二)提升檢驗檢測和中試驗證能力

制定人形機器人產品檢驗檢測方法,建立智能化、可靠性、安全性等關鍵指標體系,構建可實施、可度量、可擴展的評測基準。打造權威檢驗檢測機構,完善評測配套工具,滿足企業和用戶的檢測認證需求。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等建設人形機器人中試驗證平臺,加強軟硬耦合適配,提供中試熟化、工程開發、工藝改進、軟體升級等服務,加速相關技術成果的工程化落地和產業化應用,推動產品質量提升。

(三)加強安全治理能力

提升人形機器人功能安全性能,確保相關技術產品對人和環境友好。強化網路安全防護,提高資訊獲取、數據交互、數據安全等技術保障能力。強化整機、關鍵部元件、核心軟體、算法等重點環節安全風險評估,促進安全能力提升。深化科技倫理風險研判,加快推進相關倫理標準規範研究制訂,促進技術創新與科技倫理協調發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同

加強部門協同,統籌推進技術攻關、產業發展、融合應用、安全治理等工作,促進人形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領域融合發展。深化央地協作,優化產業佈局,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制定針對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二)完善產業政策

推動實施人形機器人創新工程,圍繞專用軟體、核心部元件、整機及應用示範等重點任務加大投入。發揮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帶動作用,引導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積極參與。用好國家產融合作平臺,支持領軍企業上市融資,推動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組織人形機器人大賽、展會等活動,激發各界創新活力。

(三)加快人才引育

加強人形機器人相關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鼓勵人形機器人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創新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共同培養跨學科的交叉復合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增強高水平人才供給。加強職業教育、技術再培訓等,大力培育產業應用型人才。加強高端人才海外交流引進,健全人才服務體系,確保人才引得來、留得住。

(四)深化交流合作

拓展人形機器人國際合作空間,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加強產業發展交流,鼓勵國外企業和機構在國內設立研發中心和製造基地等,推動產業國際化發展。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推動新技術、新產品邁向國際市場,拓展跨國業務。深度參與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為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事關人形機器人!工信部重磅發佈:到2025年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插图11

文章來源:格隆匯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