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電商花加發佈停業整頓信鮮花生意有多難做?



財聯社9月28日訊(實習記者韓哲熙)
曾經的藝員鮮花電商被巨頭夾擊,花加陷入停業危機。

在被爆出配送延遲、客服失聯、拖欠工資、退款無門等多起負面消息的2天后,鮮花電商Flowerplus花加官方給出了最新回應。

9月25日下午,花加人事部門發佈內部全員信。

垂直電商花加發佈停業整頓信鮮花生意有多難做?插图1

花加小程式截圖

花加在信中稱,公司自2022年以來便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並表示“過去幾個月,淡季、歷史訂單履約以及銀行還款壓力,導致公司一直入不敷出”。 花加决定進入停業整頓階段。

此外,花加還宣佈公司9月社保公積金和薪水將無法按時支付,公司全體員工將於9月26日起休假,恢復坐班時間另行通知。 在信件結尾,花加表示公司將“全力自救”,整頓現在的局面、縮減成本,積極調整人力架構和供應鏈架構、融資融債。

不過,針對此前消費者投訴的花材腐爛、退款無門等問題,花加在信中並未提到後續補償及解决的意向和具體措施。

據悉,此次延期配送的通知並未經過消費者同意,而延期配送的花送到消費者手中時存在腐爛現象,由此引發了消費者對於花加在社交媒體上的第一波討伐。

9月26日下午,有記者走訪位於上海嘉定區的花加總部發現,公司現時只有少數員工在維持秩序,工位區一片狼藉。

昔日的鮮花獨角獸

信件發出後,花加創始人王柯在接受《中國企業家》致電時表示,要先處理完公司內部事情後,再接受採訪,團隊面臨的問題非常多,要”竭盡全力去改變現狀”。 同時,王柯強調:“花加做了快十年,是我們團隊的心血,不能因為現在暫時的困難就放弃。”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15年的花加曾經是鮮花電商賽道中的藝員獨角獸,自成立後共計獲得過6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3億元,投資方不乏包括真格基金、璀璨資本等藝員機构。

資料顯示,花加最大金額的一筆融資發生在2017年,融資金額達數億元,最後一次融資則停留在2019年3500萬元的B+輪融資。 同年,“鮮花電商第一股”愛尚鮮花因連年虧損,在新三板被強制退市。

不同於鮮花電商1.0時期依託轉單模式運營的早期鮮花品牌,花加在創立之初就喊出口號,要讓鮮花變成一種日常消費,“成為中國新中產生活的一部分”。

商業模式上,花加採取的是日常鮮花訂閱制,消費者通過小程式線上預購99元包月套餐,可以每週1次、每月4次收到由線下專人配送的已經搭配裝束好的鮮花。

在鮮花的裝束審美、運營模式上,花加也試圖和既往認知中節日送的大束鮮花產品做出區分,例如通過與花藝師合作設計小而美的系列花束,組織線下社群插花課程等管道提升消費體驗和用戶黏性。

此外,花加還將產業鏈延伸至對鮮花品質而言至關重要的上游環節,試圖自建供應鏈,在雲南建有2萬畝鮮花種植基地,在全國建成7大倉儲基地和3.5萬平方米的鮮花工廠。

資料顯示,巔峰時期的花加付費用戶數累計超過1500萬人,單月銷售額最高過億,2019年獲得最後一輪融資時,創始人王柯一度展望要在未來三年開業200家自營花店和1000家合作花店。

鮮花電商門檻低競爭激烈

事實上,花加業績增長的背後與鮮花賽道整體的火熱不無關係。 如今市面上知名的高端鮮花品牌野獸派、roseonly等均和花加為同期跑出的鮮花品牌。

統計資訊顯示,2013年到2019年間,鮮花電商賽道共有56起融資。 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6年鮮花電商市場規模僅達168.8億,到了2022年已突破千億大關,預計2025年將達到1500億元。 2022年,我國鮮花電商規模達占比約54.7%,首次超過實體花店。

然而,迅速增長的鮮花賽道,同樣也是電商巨頭和生鮮平臺們眼中的“香餑餑”。

2020年前後,京東、天猫紛紛下場佈局鮮花品類,盒馬生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鮮的入局更是憑藉平臺優勢把鮮花價格打到了“白菜價”。 在“9.9元包郵”的價格服務和品類齊全的大廠面前,花加們99元包月四束的定價就有點尷尬了。

垂直電商花加發佈停業整頓信鮮花生意有多難做?插图3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不僅如此,加入這場價格大戰的還有以抖音為代表的直播電商,在花農和鮮花零售批發市場的直播間中,9.9元20枝玫瑰、20元一紮混和花束的價格已經不新鮮,加上農貨直播間獨有的產品介紹和一線產地信任優勢,疫不少網友將鮮花直播間轉發到社交媒體平臺,配文稱發現低價買鮮花的寶藏途徑。

抖音資料顯示,2022年,抖音直播間裏以雲南/昆明為主產區的鮮花園藝行業的主播/創作者數量增長近6倍。 今年七夕期間,抖音電商裏的鮮花銷售額同比增長258%。

鮮花電商們在這場價格戰面前被打得毫無還擊之力。

和花加同期、曾被藝員高圓圓、鹿晗投資的鮮花電商“花點時間”就曾在2020年的520期間試水羅永浩直播間,然而卻因消費者迴響收到大量爛花而迅速翻車,暴露出了鮮花電商彼時整體產品品質不穩定、物流運輸效率低的問題。

花加面臨的危機更早,2017年花加曾因在混合花束中加入的一種存在毒性且沒有做好預處理的花材——馬利筋而深陷毒花風波。 創始人王柯將2019年前的虧損歸為早期培育市場的戰略性虧損,2019年上半年花加的淨利額在1000萬元左右。

此外,公開資訊顯示,今年以來花加陷入多起法律糾紛,甚至被列入被執行人。

花加母公司上海分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今年9月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上海市長寧區法院強制執行,執行標的額是約179.30萬元。 此外,上海分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被告身份捲入26件官司、案件總額達352.19萬元。

聯系郵箱:0xniumao@gmail.com